奇书网

奇书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 第三节 强迫症(第2页)

第三节 强迫症(第2页)

患者常为一种与当时意愿相反的意向所纠缠,明知不合理和不必要,却无法摆脱。例如,一患者站在车站站台候车,出现火车到来时朝轨道上跳的念头,或一母亲抱着小孩站在阳台上,出现将小孩扔下楼去的想法。这种强迫性意向不伴有相应的行动,但伴随有焦虑和恐惧心理,驱使他们回避此场合或采取其他对策。

2。强迫洗涤

当患者的手或身体接触陌生人或陌生人用过的东西时,不能控制地去洗手、洗涤全身。

3。强迫计数

患者不可克制地计数某些东西,如每当见到电线杆、台阶等,便不由自主地进行计数。不这样计数则心中不安。明知不必要,但无法克服。

4。强迫性仪式动作

患者常重复一套刻板动作,较以上强迫动作复杂。如有的患者进门一定要左足先跨,接着向前走两步向后退一步;或上床睡觉前,按规定的次序脱衣脱鞋,然后绕床转一圈。不这样做,会感到心中不安。

强迫症为慢性病程。每次发病历时数日至四五年不等。如果病程短,起病时有明显的环境、紧张刺激,有较好的生活环境,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强迫性性格特征不突出,则预后较好。

三、心理测验与诊断

MMPI测验结果提示,偏执、抑郁、病态人格分数增高。艾森克个性测验多E、N分高。SCL-90量表测评结果强迫症状、焦虑、人际关系量表分明显增高。依据CCMD-2明确诊断:①患者对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意向和动作知道不必要和不合理,有良好的自知力;②强迫症状来自自身内部,患者尽力克服,但无法摆脱,为此,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③症状内容不荒诞离奇,除强迫性仪式动作较复杂外,其他症状大多单一;④大多数患者具有性格特点。

四、心理治疗

(一)心理治疗

1。心理疏导疗法

给予解释,消除患者不正确的疑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森田疗法

要求患者对症状“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而不要压抑,采取不怕不理和不对抗的态度,使症状逐渐从意识中淡化以至消失。该疗法对强迫(观念)症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3。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思维阻断法、满灌疗法(又称冲击疗法)、宣泄疗法、模仿学习等方法对强迫症状都有较好的疗效。

(二)药物治疗

一旦确诊强迫症,要考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配合进行。虽然强迫症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但是有研究表明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是造成其发病的重要原因,包括:①5-羟色胺功能低下;②DA功能障碍;③Sigma-1受体不足;④谷氨酸含量升高等。抗强迫药物就是针对这几个环节发挥作用,来治疗强迫症的。

目前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而抗抑郁药物往往也可以治疗焦虑,有些抗精神病药也可以治疗抑郁、强迫,因为这些药物都可以作用于大脑的5-羟色胺、DA等多种神经递质,而这些神经递质和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均有密切的关系。

治疗强迫症的首选的药物有:SSRI类的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①氟伏沙明;②帕罗西汀;③氟西汀;④舍曲林。这四种药物是一线药物,临床实践证明这四种药物疗效比较好。这类药物的药理特点是增加脑内中枢神经系统的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起到抗强迫、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选择药物治疗强迫症一定在神经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五、心理护理

第一,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帮助患者安排有规律的工作与生活。第二,组织患者参加集体性的文娱活动和适量紧张的体力劳动。从有兴趣的活动中,转移其对症状的有意注意,使患者逐渐从强迫症状中解脱出来。第三,重症强迫症患者,由于难以克制的强迫状态深感焦虑和痛苦,可能产生悲观甚至厌世情绪,对此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同情并做耐心细微的工作,以免发生意外。第四,对病情好转的患者,应鼓励其继续配合治疗,以巩固疗效,争取彻底治愈。

热门小说推荐

武道至尊
暗夜幽殇武道至尊
...
无限邮差
过水看娇无限邮差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