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第4页)

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第4页)

学生:她爱学习,很善良,男同学欺负她,她不向老师报告。

主持者:她对同学宽容是一种美德。欺负她的男同学不要以为她是软弱可欺的,不要再欺负同学了。

学生:她爱学习,从不抄同学的作业。

(班里有个留级的学生郭某,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出。主持者事先已对班里几个后进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因此,点了这位学生,请他上台。这位学生站出来时,许多学生哄笑起来,笑声很不友好,似乎对他很不以为然,他一副自惭形秽的神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末了说了一句,“我没有优点”,便逃回座位上去了。)

主持者:郭某同学说他没有优点,是这样吗?

众学生:不是,他有优点。

学生:他航模做得很精巧,还送了一个给我。

学生:他爬竿爬得很快!

学生:他很勤俭、朴素。

学生:他很会画画,他很爱劳动,大扫除很认真。

学生:他知错就改,尊重老师和同学。

主持者:知错就改,这个优点很可贵。每个人都难免有过错,有错不要紧,改了就好。郭某,同学说了你这么多优点,你都听到了吗?

郭某(点头):听到了。

……

(4)分小组进行以上活动。

在大约十位同学接受了“轰炸”之后,开始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优点“轰炸”活动,轮流对每位尚未被“轰炸”过的同学进行“轰炸”。(略)

(5)讨论被“轰炸”的体验。

主持者: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参与了“优点轰炸”的活动,都有了“轰炸”别人和被别人“轰炸”的经历,下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新的议题出现,有一阵冷场。主持者请一位接受过全班同学“轰炸”的学生起来谈感受。他站起来做思考状。主持者提醒他:你有什么感受就照直说出来,不要有过多的考虑。该生脱口而出:“我很兴奋、很激动!”)

众学生:

——开始我有点担心没有同学说我的优点,后来很感谢大家发现我这么多优点。

——我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有料到同学帮我找到这么多的优点,喜的是发现自己还有这么多优点和长处。

——有点紧张、心慌,从来没有过……越“炸”越兴奋,听到同学的“轰炸”声,心里甜滋滋的。

——我有些不甘心,没有被全班同学“轰炸”。但我今后要好好表现,争取被表扬。

——要向同学的优点学习,希望被我“轰炸”过的同学多帮助我。

——我被同学“轰炸”时有点害羞、不好意思,真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多的优点。

——我有点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有这么多的优点。

——有的同学虽然常被老师批评,可是他们也各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

(6)小结。

主持者: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优点被别人发现都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今后,在班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学着发现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吸取别人的优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周东苏)

(三)心理健康活动课分析

“优点轰炸”是学生在集体环境中,谈自己的优点(“自我轰炸”)、互相谈他人的优点(“他人轰炸”)。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自己的优点被别人发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满足学生被赏识、被赞许的社会性需要,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上进心;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看问题,才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向对方表达出来,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友爱、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优点轰炸》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形式,是非常适合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避免课程化、知识化的倾向。应当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对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但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其目标不是单纯掌握心理学知识,而是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具体事例或活动,获得情感体验、情绪调节,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使学生获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信心、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有的学校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以传授心理学的知识为主,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简单生硬地说教,甚至大量考名词、概念解释,有的还无足够科学依据地按学科知识的方法,规定出不同年级一学期的训练目标与任务,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心理压力,这种做法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三、班主任工作

班集体是学生的基层组织,是学生经常共同学习、生活的群体。它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社会”。它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化的途径,促进学生的社会成熟。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在学生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工作方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往往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楷模和启迪者。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班集体的管理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暂时不平衡所致,并不一定是价值观、道德品质问题。如果我们动辄冠以思想品德问题,教育工作不但没有实效,还会引起学生的心理阻抗,甚至造成学生终生的心理创伤。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不要急于给问题确定性质,而应细心了解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其心理动机,然后施以心理疏导和教育。例如,学生小高趁放学无人,弄乱班里的桌椅,把同学的杯子扔了一地,还把垃圾丢满教室。班主任老师没有简单地指责他“破坏班集体”,在与之交谈中发现,他是因为没有朋友,内心感到孤独而引起了心理失衡,便企图通过这次“破坏”行动,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二)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和谐、民主、健康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良好的心理环境要从以下几方面创设。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