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第三章 心理卫生理论中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第2页)

第三章 心理卫生理论中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第2页)

3。内射与仿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内射是一种与投射相反的心理防御术,它是将外界的因素吸收到自己的内心,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比如,有个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被父亲批评说这是不应该做的,影响了墙壁的美观、整洁,他就不敢再画了。假如此事重复了数次,父亲的批评就渐渐地内射到这个孩子的头脑里,以后即使父亲不在场,他也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了。从这个事例看出,父亲的道德、价值观念已经被这个儿童内射到自己的性格中了。“孟母三迁”故事中的孟母不断搬迁,选择好的邻居,期望好邻居的优秀的品行能够变为孟子的品行的做法,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利用了内射的机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就是内射的结果。

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事物,我们叫它“仿同”。例如,许多追星族的青少年有意识地模仿他们喜欢的歌星或球星的举止行为,这是消极的仿同。一些有上进心的青少年有意识地模仿、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如模仿科学家袁隆平等的远大理想、志向以及顽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就是积极的仿同。仿同了正确的态度、行为,对人格成长有益;仿同了错误的态度、行为,对人心理发育不利。充满矛盾的仿同,容易导致多重性格。

4。否认——眼不见为净

否认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自己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例如,拒绝承认亲人的亡故,仍坚持说自己的父亲没有死。又如儿童不慎将花瓶摔破后,知道闯了大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不敢再看已被打破的物品,其情形如同沙漠里的鸵鸟,当被敌人追赶而难以逃脱时,就把头埋进沙里一样。这种“眼不见为净”的心理,即为否认作用的表现。

5。退行——退回到幼时

当人们受到挫折无法应对时,就放弃已经学得的成熟的态度和行为,而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应对挫折的行为叫退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人格是会逐步走向成熟的。因此,人在长大以后对事物的应付方式会变得比较成熟。不过,有时候人们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的时候,借由退回到幼稚的行为以获得某种心理满足,这就是退行。例如,有一位5岁幼儿,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可是后来又开始尿裤子、尿床了。经了解,这家最近添了一个弟弟,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弟弟的身上而无暇顾及他,这个男孩发觉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获得母亲周到的照顾,就产生了退行行为。又如性变态患者用幼儿性活动方式来获取成人非常态的性的满足,像幼儿一样在异性面前****,就是病态退行的例子。

一个成熟的人遇到困难时经常退行,使用较幼稚的方法应付困难,或利用退行来获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以避免面对现实问题或痛苦,就成了心理问题了。例如,一个中学生在与同学发生矛盾不能解决时,还像幼儿那样躺在地上撒泼,就不正常了。又如,一个人在幼年时遇到困难常有头痛、肚子痛、手脚麻木等症状,且症状一出现既可以不上学或不考试,又可以得到父母特别的照顾,长大以后,遇到不能应付的困难时,就说头痛、肚子痛,以此逃避现实的困难。

6。固着——不愿长大

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发展水平叫固着。一般15~16岁少年的责任心、意志品质的心理发展水平应该能够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有些少年却还需要接受学习时的监督,说明他的心理还没完全成熟,停滞在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7。转移与移情——寻找“替罪羊”

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将喜爱、憎恶、愤怒等情绪向其对象直接表达与发泄,而转移到其他对象身上。寻找“替罪羊”迁怒他人就是该机制的典型实例。

例如,一位学生受到教师的批评,心中很恼怒,但是又不能直接向教师发泄。这时,另外一同学偶然与其开玩笑,他便会将内心的恼怒发泄在这一同学身上,向该同学大声吼叫或拳打脚踢。通过迁怒来减轻感情上的痛苦。又如,一对姐妹同时爱上了一位男士。结果是该男士娶了姐姐,并生有一儿一女。后来姐姐不幸病故,该男士便续弦娶了妻妹为妻。婚后妹妹善待男孩,却常常莫明其妙地凶恶地打骂女孩。经心理分析,其潜意识里认为姐姐抢走了自己的恋人,内心愤怒,便不知不觉地把对姐姐的仇恨,发泄到长得酷似姐姐的女孩身上。

一个两岁的孩子常常抱着小枕头玩不放手,家长管教也无效。原来这个孩子半岁时其外祖父病重,母亲为了照顾老人,便将他留给父亲抚养。每当这个婴儿哭泣时,他的父亲便把一个枕头扔给他让他玩,这孩子就常常把枕头角当成**吸吮或玩弄。这是他把对母亲的依恋转移到枕头上了。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心理患者身上也有所表现。恐怖症患者所惧怕的对象大都是正常人不值得恐怖的,原因是在无意识中将真正恐惧的对象置换为不值得怕的对象。

这种非常有趣的转移心理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当事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把幼年时对自己比较重要的人物(通常是父母)所表现的关系,转移到心理医生身上,形成了当事人与心理医生的职业关系以外的另一种关系,即为“移情关系”。移情是指患者把自己在儿童时期对父母的情绪依恋关系,转移到他人身上,他人成了他双亲的替身。

移情可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正移情是指,当事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爱慕之情,并且希望从他身上得到爱怜。笔者在临床中与其他女性心理医生一样常常被当做母亲,并且来访者希望从中得到母亲般的爱怜。负移情是指当事人感到心理医生如同自己的双亲那样不公正、冷酷、可恨,并且对他控诉自己在童年时期所受的不公正待遇。

8。反向作用——因爱而疏

反向作用是指,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相反的行为。在恐怖症患者中,有的人内心十分希望接近异性,反而表现出恐惧异性、疏远异性的行为。又如,一个六七岁的幼儿对一位不苟言笑的邻居叔叔有些恐惧的心理,但她却对其表现出过分的热情,每当见到该叔叔时,她便主动与之打招呼:“叔叔吃饭了吗?”

9。幽默——智慧的表达

幽默是采用有趣、可笑又意味深长的言行,从而既可以避免自己的心理不平衡,又不使他人不愉快的表达情绪的方式。

例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脾气非常暴躁。一天,当苏格拉底在与一位客人畅谈之时,他的妻子忽然跑进屋来大骂苏格拉底,有修养的苏格拉底并没有还击,他的妻子接着将一桶水倒在苏格拉底头上,全身都淋湿了。面对尴尬的情景,苏格拉底莞尔一笑,对着客人幽默地说:“我早就知道‘电闪雷鸣’之后,一定会‘倾盆大雨’的。”苏格拉底用幽默的话语,就把尴尬的情景解除了。

自嘲是一种高境界的幽默。例如,某人近来常受他人欺负,又因无法反抗而难过,就自我解嘲说:“虎落平阳被犬欺。”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暂时可以减轻自己不愉快的情绪。一般说来,幽默是一种高尚、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人格发展较成熟的人,常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幽默,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10。代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身体或心理上有缺陷的人可在其他方面力争得到发展,使自卑心理得到代偿,以解除这些缺陷带来的痛苦。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便是代偿作用。失明的人,经过努力,听觉、触觉可能比一般人更强,可能成长为歌唱家、演奏家或某方面的能工巧匠。例如,意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AndreaBocelli)弱视严重,几乎失明,曾受帕瓦罗蒂传授歌唱技艺,成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歌唱家。

11。升华——化悲痛为力量

升华是把为社会、“超我”所不能接受、不能允许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例如,居里夫人将失去丈夫的痛苦,转化成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积极投入到原子能科学的研究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