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影像中的生死课有哪些电影 > 假如我是(第2页)

假如我是(第2页)

·我要认真地问我的父母:“我把生命还给你们好不好?”

·我要给父母写一封信,好好与他们沟通。

·我一定要给姐姐需要的一切。我害怕亲人离开,为了家人的幸福我愿意奉献一切。

假如我是姐姐凯特,我……

·我会感到愧疚,我会要求自己的生活有尊严,有品质,自然地离开。

·我要说:“对不起,原谅我,谢谢!我要做我自己,而不是病人。”

·选择一种让妈妈不遗憾的方式离开。

·我不想死,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接受别人而不是妹妹的肾,延续生命。

·我不害怕离开,我害怕妈妈会受不了,我要努力帮妈妈适应和接受我的离开。

·选择自然死去。两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活着,不如一个人去死另一个健康地活,这样就不那么伤心和痛苦了。

·我觉得自己太自私了,我要支持妹妹起诉。

假如我是爸爸布莱恩,我……

·我会尊重安娜自主平等的选择。

假如我是律师,我……

·免费支持安娜打官司。

·帮助安娜,通过安娜使家庭每个人承担起责任,让他们看到想要拥有的与失去的同等重要。

同样的角色,不同的选择,这里面已经反映了学生们不同的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出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所以,在学生分享过程中和分享结束后,我做了两件事情。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选择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并且挖掘出正向的资源,作为人生潜在的支撑力,也为其他学生提供榜样。例如,在第五轮的教学中,王璞珏同学说,他选择的是哥哥杰西,虽然哥哥在家中是最受忽略的,他也没有能力像父亲一样,担起维持家庭生存的担子,但是哥哥可以成为家庭的润滑剂。他可以告诉妹妹凯特,你生病不是你的错,我们是一家人,你不必为此感到内疚;他可以告诉安娜,你很勇敢,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生活;他可以告诉妈妈,你的努力、付出,我们都看到了……

作为老师,王璞珏的这段分享很让我感动。我问他:“哥哥杰西本是全家得到最少关注的一个人,但你觉得如果自己是他,你不会为此抱怨,而是担负起润滑剂的角色。如果哥哥这样做了,他会觉得自己是怎样一个人?”王璞珏说,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还说,自己看《阳光小美女》时就被影片中的哥哥触动,虽然那个哥哥有自己的问题,但他还能在妹妹需要时帮助妹妹。可见一个人可以突破自我的藩篱,有很多的可能性。

我请同学们把“突破自我的藩篱”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王璞珏同学的发言让我想到,也许我们从小在家庭中得到的关爱和肯定不够,也许我们曾在童年被重要他人(父母或老师)伤害过,但我们可以在成长中积聚起自身的力量,去突破自我的藩篱,活出新的可能性……”

这段话,我相信很多同学是听懂了的。在过去的作业中,在他们写给我的邮件中,我看到了一些悲伤的故事,我知道这些考进了名牌大学的“幸运儿”,并非都感到幸福。他们有的自我价值感很低,有的感到迷茫无助,甚至怀疑无法改变由童年经历所塑造的自己。电影中的故事,同学们的分享,都在开启一扇扇新的视窗,让他们看到童年的经验可以被重新建构,在大学不仅要学习知识,也要勇敢地“突破自我的藩篱”,为自己创造新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在同学们分享之后,我又给学生出了三道思考题:

1。刚才你写下的那段话说明你最重视的价值是什么?

2。这样的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

3。在听了别人的分享后,你觉得哪些与你不同?这些不同让你对问题有新的认识吗?

通过设置“回归性反思”,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对自身产生更多的觉察。这个回归性反思的结果,我没有让学生再做分享,不仅是时间不允许,也是因为这种反思会带出很多深层的个人问题。例如,同样选择了安娜,但是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健康,给姐姐捐肾;有人则会质问父母;有人会索性离家出走……这不同选择的背后,都与学生自己的生命故事有所勾连。如果是团体辅导,就可以进行深入的探索;如果是教学,就不易进入太深,毕竟课堂是开放的,课时是有限的。虽然没有分享反思的结果,但我相信它还是有效用的。这不,一下课就有学生跑来说,这样的反思很棒,她立刻就产生了很多自我觉察。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我渐渐摸索着地把心理教育和个人成长融合于生命教育中,希望生死学课程带给学生的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增加一些他们未来成长的动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