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影视学概论 > 二电影评论的写作(第2页)

二电影评论的写作(第2页)

事实上就形式而言,在电影评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种类的评论形式,并且可以针对评论角度的不同而划分出不同的评论样式。如:从影片内容的阐述看,可以分为文本评论、影像评论、影片宏观把握评论、影片特色评论等;从影片评论的深浅层次看,可以分为观感式评论、阐述性评论、批评性评论、理论性总结评论等;从评论功能看,可以分为探索型评论、教化型评论、审美型评论、自娱型评论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掌握几种主要的电影评论写作的文体样式比较重要,这样面临具体影片和现象的时候,可以比较快地切入写作的角度,进入写作的状态。一般来说,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主要有论文式、短评式、杂感式等三种。

1。论文体

论文体是一种学术性的评论性文体,用于对电影作品或者现象作专门性的、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它最根本的特点是运用相关的电影理论评价作品的得失,总结作品的艺术价值,阐释作品的意义与手法创新性等,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论述过程中,作者必须对影片做具体的情节与材料的分析,而且论述主要是理论分析和实例论证,论点论据都强调理论性的概括,而且整个写作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刻严谨。

2。短评式

短评式是对某种电影现象或某部电影作品中具体现象的评论,主要特点是文笔犀利,篇幅短小而隽永,主题集中单一而具有针对性。短评要求抓住一点深入挖掘、辩证分析,不全面展开,短而精辟、反映及时,是一种比较常见、实用的电影评论体。短评式评论需要评论者具有扎实的电影理论知识、对作品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深刻的分析能力。

3。杂感式

杂感式评论是电影评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文艺性的评论文体,杂谈、漫谈、随笔、观感、编后感、信札等都是杂感体的形式。杂感体取材广泛,从抽象的理论见解到具体的感想感受,从对剧作的宏观审视到微观的细节读解,从电影界的重大事件到创作人员的杂碎事情,都可以随意采撷,任意谈论,篇幅也不受限制。杂感体可以看作一种杂文,表达言简意赅,往往是兴之所至,随笔写来,毫无拘束,或议论说理,或叙述复录,或抒情感怀,或夹叙夹议,风格则严肃认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而它没有论述体那样的严谨结构和思辨性、系统性。

此外,电影评论的文体还有诗歌式、散文式、书信体、乃至不拘一格的微型短评论等。

[基本概念]

电影理论先锋派电影理论蒙太奇电影理论纪实电影理论电影符号学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电影评论

[本章摘要]

1。电影理论,重在研究电影的本质、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可能性的逻辑思考。它的研究对象是电影的整体,包括全部镜语形式和内容元素。电影理论的发展过程以20世纪60年代作为临界点,大致可以划分成60年代以前的经典电影理论阶段、60年代以后的现代电影理论阶段。

2。先锋派电影理论的主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对叙事,排斥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纯粹的运动”“纯粹的情绪”;(2)重视电影节奏,真正发现和提炼出抽象的电影听觉造型的节奏美,力求以摄影的图像来追求“纯粹的节奏”,并进而探讨“电影诗”的表现形态;(3)主张超现实主义的纯粹的视觉表现,将电影作为抒发主体潜意识或无意识心理冲动的重要手段,将梦幻境界作为电影最高的美学境界;(4)拒绝使用同期声,唾弃主流商业电影中所谓戏剧化的人声等声音元素。

3。库里肖夫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以自己创造的“创造地理学”实验和“库里肖夫效应”为蒙太奇电影理论奠定了实践基础。爱森斯坦是将蒙太奇理论体系发展到成熟完善、并将蒙太奇理论提升到美学哲学高度的主要代表,其核心的理论主张主要有:蒙太奇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艺术思维方式,理性蒙太奇的实质在于通过不同画面的碰撞来产生新的思想;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把无论两个什么镜头对列在一起,它们就必然联结成新的观念;单镜头内部的冲突,是一种潜在的蒙太奇等。普多夫金也是重要的蒙太奇理论奠基者,他强调蒙太奇作为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的双重功能,强调蒙太奇的叙事功能,重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注重保持电影流畅的叙事风格。

4。巴赞纪实电影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主要包括电影影像本体论和长镜头理论。巴赞最早认为: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即本质上的客观性;电影影像是完整的写实主义的神话,不再出现艺术家随意处理的影响,也不再受时间的不可逆性的影响。数年后,他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等观点。他反对传统剪辑,反对蒙太奇至上的观念,认为长镜头和景深镜头能够使创作者最大程度地保持时空的完整和统一,在还原现实、逼真表现和展示丰富的空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电影第一符号学是随着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而诞生的,理论建构的重要标志是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语言还是言语》,此外还有帕索里尼的《诗的电影》、温别尔托·艾柯的《电影符码的分解》、彼得·沃伦的《电影与符号学:一些交汇点》等著作或文章。电影第一符号学主要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电影作品的结构形式,主要以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并把罗兰·巴尔特1964年在《符号学原理》中创立的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和聚类、外延与内涵等四大结构范畴作为理论依据。电影第一符号学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1)确定电影的符号学特性;(2)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3)分析电影文本的叙事结构。

6。电影评论,又称为电影批评,指以电影欣赏为基础,以电影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方法为工具,对各种具体的电影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创造性艺术文化活动。电影评论的对象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科教片四大片种,而且还包括电影作品、电影创作者、特定时期的电影现象、特定电影的风格流派等电影构成的各种要素。

[本章思考]

1。电影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电影理论的历史发展有什么特点?

2。经典电影理论的研究重点是什么?经典电影理论主要包含了哪些理论?

3。现代电影理论的研究重点是什么?现代电影理论主要包含了哪些理论?

4。电影评论的对象是什么?电影评论有怎样的意义?

5。电影评论的基本写作方法有哪些?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主要有哪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