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影视概论教程 百度 > 二镜头(第4页)

二镜头(第4页)

当俯角度镜头以垂直高角度状态出现的时候,又叫作“扣拍镜头”。扣拍镜头拍摄时,竖向的人和物压缩感更为强烈,环境空间的布局特别有型,画面造型非常极致,比较好看。一般歌舞片中运用得比较多。美国影片《魅影奇侠》中,贪婪邪恶的蒙古之王的一次出场,扣拍镜头运用得非常出色,身着规则图案的蒙古之王身形基本淹没,整体上展示出一个特别标准的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与美感的十字形,压抑窒息的气氛赫然显现;同时升降机的使用伴随着拉远的过程,镜头开始复杂运动,高角度的扣拍镜头逐渐转化成平拍镜头、仰拍镜头,景别也逐渐过渡到远景,人物形象的邪恶与恐怖得到了巧妙地塑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扣拍镜头影像构成虽然好看,但创作者刻意为之的意图非常明显。

另外,如果将仰角度镜头和俯角度镜头结合使用,还会达到对比强烈、褒贬鲜明的艺术效果。这样的镜头在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中运用得比较多,比如《英雄儿女》中,英雄王成临危不惧、壮烈牺牲的镜头多用仰角度拍摄,而惊慌失措、渺小猥琐的敌人则多用俯角度镜头。

(六)镜头的视点

所谓镜头的视点,指的是镜头所模拟不同的观察者(包括摄影师、观众和剧中角色)的视点。

1。客观镜头

客观镜头,又称中立镜头,即模拟摄影师或观众的眼睛,从旁观者的角度纯粹客观地描述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镜头。这是最常见的镜头视点。

2。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相对,模拟剧中某一个角色的眼睛,是角色视点所拍摄的镜头。使用过程中,主观镜头又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将摄影机镜头直接代替剧中角色的眼睛,来拍摄角色所看到的场面和情景。这可以使得观众产生与角色相似的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将观众有效地引入影片情境。美国影片《捕鼠记》中,摄影机代替剧中主人公老鼠,拍摄了很多两个恶棍的笨拙丑态。

(2)让摄影机镜头代表剧中角色直接参与表演,描摹角色特定情境下的体态与动作,比如酩酊大醉、摇摇晃晃等,直接参与剧情的发展。

当然,主观镜头的使用不仅限于前面两种情况,而且不同情况可以相互置换。但作用是一致的,当观众接受主观镜头时,无形中感同身受于剧情变化和深切体会特定的情绪情感,带来既逼真又抓人的艺术效果。

3。正、反打镜头

正、反打镜头,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两种视点镜头:正打镜头和反打镜头。一般在表现剧中人物对话时用得比较多。

一般表现为从听话人的视点观看说话人,并因此不断变动对话双方的视点。这种镜头可以是不出现听话人,而以听话人的视点看说话人的主观镜头;也可以是框入听话人的头部或者肩部,从听话人背面看说话人的客观镜头。

根据镜头的长度,一般可以分为短镜头、长镜头两种。

1。短镜头

短镜头,是指拍摄时间较短的一种镜头,或通过剪辑、尺数甚短的镜头。

电影创作中应用最多、时间最短的镜头画面,时长0。5秒,胶片为12格,正好界于“有印象”(0。4秒)和“有形象”(0。7秒)之间,最具有观赏的视觉效果。

短镜头与短镜头相接,可以形成急速而强烈的叙事节奏。

2。长镜头

长镜头,一般包括三层意思:一指拍摄时间比较长的一种镜头;二指含有起幅、落幅的完整过程的运动镜头,也称单镜头,它是巴赞电影美学的基础;三指包含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复杂运动形式在内的综合镜头。

长镜头的拍摄时间大约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长镜头不破坏事件发生、发展中空间与时间的连贯性,具有较强的时空真实感。长镜头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运动长镜头等。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长镜头,是弗拉哈迪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中捕海豹的镜头。

世界电影发展至今,长镜头的时长与形态也在不断变化,长镜头长达10分钟以上也常出现,甚至还出现了一部电影完全由一个长达100分钟左右的超长镜头构成的极致个案,那就是2001年著名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拍摄的影片《俄罗斯方舟》(RussianArk)。

除镜头的基本构成以外,有必要介绍一下电影中镜头运用的基本规律。只有真正掌握、研究了电影镜头的基本规律,才能真正地理解和使用电影镜头。

镜头运用的基本规律

在一部电影中,电影场景拍摄最多、最基本的人物形式是双人对话,由双人对话形成了场景人物、镜头空间的分布图,也就形成了镜头运用的基本规律图。其他的很多场景拍摄,通常都可以据此以下演变而来。

通常,人物表达都是根据以下9个基本镜头来完成叙事表达的(注:数字1~9代表的都是机位):

A和B之间形成一条假想虚线,这条线既是A、B的交流视线,也是人物之间的关系线——轴线。轴线,又称之为关系线、180度线、运动线。在实际拍摄中,轴线是制约摄影机(镜头)变换范围的分界线,基本上是人物行动方向和人物之间相互交流的位置关系的一条无形线。轴线的核心,是视线。

以轴线为基准,将空间分为上方和下方:上方是背景空间、现实空间;下方是调度空间。

1号镜头:是全景系列镜头(远景、全景,双人画面,视线对应)。

2、3号镜头:平行镜头,单人画面,视线向外,中近景系列。

4、5号镜头:外反拍镜头,过肩镜头,中近景和特写。

6、7号镜头:内反拍镜头,通常所说的正反打镜头,中近景和特写。

在多个机位的调度过程中,还要注意越轴问题。

越轴,也称之为“离轴”“过轴拍摄”,即指镜头拍摄转换时超越轴线一侧180度的范围界限。例如原来a在画面左边、b在画面右边,越轴之后,则变成了a在画面右边、b在画面左边。表面上是一个位置问题、拍法问题,但实际上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关系问题,会产生一定的视觉混乱。越轴概念的核心是:变位置、变背景、变视线、变光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