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影视艺术鉴赏学 > 第一节 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的审美知觉与审美意识(第1页)

第一节 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的审美知觉与审美意识(第1页)

第一节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的审美知觉与审美意识

一、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的审美知觉

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的审美知觉是影视艺术对象作用于人的审美感觉器官所发生的影视艺术审美反映。一般来说,它以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的审美感觉为基础,在对影视艺术作品作出个别性反映的同时,并对影视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全方位的整体反映,而且,这种反映以“认知”为前提。因此,可以说,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的审美知觉,是影视艺术鉴赏者对影视艺术作品的一种全面的、清醒的感觉和认知活动。

1。影视艺术鉴赏主体审美知觉的特点

众所周知,影视艺术鉴赏主体审美知觉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视知觉;另一种是听知觉,两种知觉形式同时运用,同步前进,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协调,构成了一种和谐完美的艺术视知觉运动。影视艺术鉴赏主体正是靠这两种审美知觉形式,完成其影视艺术审美实践的。一般来说,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的审美知觉特点有这样几种。

(1)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就是影视艺术鉴赏主体在运用视知觉、听知觉形式,对影视艺术作品进行审美知觉时,必须进行全面性的整体感觉和认知,并且,通过借助一种整体美感的认知形式,排斥一些支离破碎的、不全面的审美感觉,以避免对人的审美反映所作的片面性肢解。而且,它还有意告诉人们,影视艺术美感是由多种美感形式构成的美感整体,它具有多种艺术美感的整体美感属性,影视艺术的多种艺术特性或综合艺术特性,正是靠它,才被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了出来。

视觉的事物是决然不能通过其他艺术语言描述的,听觉的事物也不能用与它形式无关的艺术语言进行言语。其实,这里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任何企图借助此种艺术知觉方式,去附会性描述和解释彼种艺术知觉的方法,一方面,只会抹杀两种知觉形式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还会对被知觉的美感对象,作出不完整的局限性夸大和歪曲。所以,影视艺术语言中,画面语言、音乐语言、人物的身体语言、对白语言和一些环境语言,其实各有各的用途,彼此不可替代。只有借助与之对应的各个审美感觉器官,对之进行分门别类的个别化认知审美,才能得出影视艺术语言整体艺术美感的基本原貌。这正如美国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言,视知觉形式,“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1]

(2)选择性

选择性是影视艺术鉴赏主体在审美认知影视艺术作品时,所具有的一种定向审美知觉特点。由于不同的影视艺术作品对人的刺激点不同,诸如作用强度(冲击力)不同,作用持久度(韵律感、节奏感)不同,作用对比度(艺术反差)不同,也由于不同的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的感受点不同,有的人看重视觉,有的人喜欢听觉的东西,有的人对触觉的东西更感兴趣。结果,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影视艺术鉴赏活动中,影视艺术鉴赏主体只对审美对象中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细节进行定向鉴赏的审美认知局面。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实例,有的影视艺术作品以摄影见长,有的以演员的演技服人,也有的影视艺术作品以特技取胜,更有甚者以音乐吸引人。总之,只要抓住了影视艺术作品的“刺激点”,就有可能捕捉到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的审美知觉“感受点”。但是,影视艺术鉴赏的审美知觉是复杂的,有的影片由于找错了刺激点,结果造成了“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审美知觉局面,创作者认为是作品刺激点的地方,反而没有引起鉴赏者的注意,创作者没有想到的地方,结果竟成为鉴赏者共同感兴趣的感受点。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有时也是由于影视艺术鉴赏主体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由于不同鉴赏者在鉴赏相同的一部影视艺术作品时,其审美经验、审美态度、审美动机、审美兴趣、审美习惯等审美知觉基础方面存有差异的原因,结果,亦会导致这种审美知觉的选择性偏差。

综上所述,造成影视艺术鉴赏主体审美知觉选择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管这些原因是什么,影视艺术创作者只有充分考虑并利用鉴赏者的审美知觉选择性特点,才能创作出广大影视艺术鉴赏者喜闻乐见的影视艺术作品。而广大影视艺术鉴赏者,也只有完全掌握并依靠自己的审美知觉选择性特点,才能优先鉴赏那些思想性强、艺术品位高的优秀影视艺术作品。

(3)理解性

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指出:“知觉是最初的,简单的反省观念——知觉是人心运用观念的第一种能力,因此,知觉这种观念是我们反省之后所得到的最初而最简单的一种观念。有些人们概括地称这个作用为思想(thinking)。”[2]很显然,思想的获得过程,即是对事物的理解过程;影视艺术鉴赏的审美知觉过程,就是对影视艺术对象的审美理解过程。因此,在影视艺术作品的审美知觉过程中,“理解地研究是愉快而且有用的”,它可以使人们明确自己对影视艺术作品的“知晓理解的范围”,[3]使人们知道自己对影视艺术作品认识的程度,从而培养出影视艺术鉴赏审美理解力。

当然,这种审美理解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它必须依赖在长期的影视艺术鉴赏过程中,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影视艺术鉴赏审美知觉经验,审美知觉经验和丰厚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人们才能准确、深刻地完成对影视艺术作品的“最初的,最简单的反省”。

2。影视艺术鉴赏主体审美知觉的向度

向度是指认识事物的方向和程度。影视艺术鉴赏活动中,鉴赏主体的审美知觉在知觉一部具体的影视艺术作品时,就存在一个知觉方向和知觉程度的问题。一般来说,影视艺术鉴赏实践中,鉴赏主体借助审美视知觉和听知觉所形成的知觉优势,沿三个向度,对影视艺术作品,进行审美知觉。其主要内容包括:

(1)时间向度

这是一种体现影视艺术作品结构、线索、情节、对白、音乐和其他叙事话语美感的知觉向度方式。它的特点是沿着时间线索,使影视艺术美感呈现出不间断的连续性或线性的、流动的美感状态,从而使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的审美知觉、审美情感,表现出一种绵延不绝、此起彼伏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空间向度

这是一种体现影视艺术作品环境、背景、人物、形体、景色、构图、色彩等方面艺术叙事话语美感的知觉向度方式,它的特点是在一个时间截面内,使影视艺术美感分门别类地逐层次表现出来,从而使影视艺术作品在某一场面环境中,尽可能多地闪现出相对丰富的镜头语义美感。

(3)时空向度

这是一种同时选择影视艺术作品结构、线索、情节、对白、音乐和其他叙事话语美感的知觉向度,与环境、背景、人物、形体、景色、构图、色彩等方面艺术叙事话语美感的知觉向度方式。它是影响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在审美知觉过程中,选择和整合时间向度和空间向度两种审美向度,并通过审美认知融合和交汇,形成立体式影视艺术鉴赏效果的审美知觉独特形态,它的奇妙功能是能够使鉴赏者感知到影视艺术作品丰富的意义内涵。

3。影视艺术鉴赏主体审美知觉的原则

洛克曾指出,“由我们获得知识的方式看来,足以证明知识不是天赋的——据一些人们的确定意见说:理解中有一些天赋的原则,原始的意念(KollaiEvlvolal)同记号,仿佛就如印在人心上似的。这些意念是心灵初存在时就禀赋了,带在世界上来的。”洛克同意“获得知识”的非天赋原则,但却不同意“理解中有一些天赋原则”,他认为,“要把各种真理归于自然的印象同天赋的记号,那亦是一样没理由的”;相反,“人们只要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则不用天赋印象的帮助,就可以得到他们所有的一切知识;不用那一类的原始意念,就可以达到知识的确实性”。[4]应当说,洛克的论述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类社会实践证明,知识从来不是天赋的,它根本不是“原始的意念同记号”等天赋原则的结果。相反,如果说,人类理解中的确有一些“天赋的原则”的话,那应当是人类“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科学地进行学习认知的结晶。影视艺术鉴赏活动中,知识和美感也从来不是天赋的,它更不是鉴赏主体在“心灵初存在时就禀赋了”的。相反,它是鉴赏者遵守审美知觉天赋原则的必然审美结果。一般来说,影视艺术鉴赏活动有这样几个审美知觉原则,须鉴赏者在知觉影视艺术作品时注意:

(1)分离原则

众所周知,知觉影视艺术作品时,鉴赏主体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在形形色色的影视艺术语言意义群落里,抽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对自己影响非常深刻的那些艺术中心话语。影视艺术鉴赏主体这种拆解阅读影视艺术作品的过程,可以称之为影视艺术美的分离过程。一般来说,影视艺术鉴赏实践时,鉴赏主体都遵循这样的审美知觉原则,以分离出自己所要知觉的审美对象。分离对于影视艺术鉴赏主体有着极不寻常的知觉意义。

热门小说推荐

苟在四合院捡漏
梦的边缘看雪苟在四合院捡漏
...
天域苍穹
风凌天下天域苍穹
...
玄天武帝
别碰我的鱼玄天武帝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