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艺术歌曲解释 > 五新发展时期18401870(第1页)

五新发展时期18401870(第1页)

五、新发展时期,1840—1870

1840年代是法国艺术歌曲的重要发展阶段,一批被舒伯特艺术歌曲感动并深受启发的法国作曲家开始竞相模仿。这一阶段比较著名的作曲家比如亨利·雷柏(HenriReber,1807—1880),他的作品深受舒伯特的影响,被认为是法语歌曲创作方面从浪漫曲向艺术歌曲转型时期的重要人物。雷柏是一位职业作曲家,后来还曾被聘为巴黎音乐学院和声学教授,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学院派。他的作曲技术扎实,写过交响曲(4部),所以,他将复杂的作曲技术带入到原本显得有些简单的浪漫曲创作领域。还有一位菲里西安·戴维(FéliDavid,1810—1876),在受到德奥艺术歌曲影响方面,戴维显得比雷柏更少一些。戴维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后来又到教堂当唱诗班童子,1830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成为凯鲁比尼的学生。1832年,他来到中东旅行,这次经历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844年他完成的交响颂歌《沙漠》(Ledesert),令他一举成名。东方旋律与阿拉伯音乐常被运用到戴维的作品中,比如《贝都因》(Lebedouin)、《苏丹·马哈茂德》(SultanMahmoud)等。那种古老的东方曲调特征、具有管弦乐色彩感觉的钢琴伴奏等,都成了他的鲜明特征。

维克多·迈斯(Viassé,1822—1884)是这一时期的另一位艺术歌曲作曲家,他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哈莱维的学生),1844年荣获过罗马大奖。后来一直以写歌剧出名,但也写艺术歌曲。他的艺术歌曲喜欢描绘地方色彩,比如声乐曲集《布列塔尼之歌》(tsbretons)就是比较出名的作品,其中用作歌词的诗歌大多出自法国诗人奥古斯特·布里泽(AugusteBrizeux,1803—1858),为了体现地方特征,作曲家特意用民歌般质朴的手法写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布列塔尼之歌》共8首,分别是:1。《伊芙诺克》(Ivona?c);2。《春之歌》(LaduPrintemps);3。《海鸥》(LesGo?lands);4。《沐浴之歌》(LadelaGerbe);5。《康沃尔的钟声》(Lesonneurdeuaille);6。《卢瓦之歌》(Ladelo?c);7。《茅屋》(LaChaumière);8。《玛利亚之歌》(Laarie)。

谱例:迈斯《康沃尔的钟声》

与戴维相仿,欧内斯特·雷耶(ErReyer,1823—1909)的创作同样也喜欢带一些异国情调,这可能与他曾经到南非和阿尔及利亚工作过一段时间有关,此外,由于他并没有进入音乐学院接受正规音乐教育,因此他的创作更少一些羁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