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其他现代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创作
贺绿汀(1903—1999)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长期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他是黄自先生的弟子之一,1934年凭钢琴曲《牧童短笛》获得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的一等奖。在贺绿汀的创作中,歌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的艺术歌曲创作包含了以古诗词谱曲的和以现代诗歌谱曲两类。前者比较有名的作品如《菩萨蛮》(唐·李白),后者则有《嘉陵江上》(端木蕻良词)、《恋歌》(郭沫若词)、《雷峰塔影》(徐志摩词)等。
《嘉陵江上》作于1939年,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的歌曲,具有很强的戏剧性,作曲家用两个对比的主题音调作为全曲的核心发展,前一个是宣叙调般地表达主人公心中的悲愤,后一个则更加戏剧性,刻画出人物要抗争、夺回家园的信念。
宣叙性的主题:
戏剧性的主题:
在黄自的“四大弟子”中,江定仙的年龄最小,但他一生的创作数量很大,其中艺术歌曲、合唱以及民歌配伴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以《岁月悠悠》、《静境》、《浪》、《一棵树》等比较著名。
《岁月悠悠》的词出自著名电影编剧黄嘉谟的手笔,也是江定仙从山西教育厅回到上海之后创作的一首代表作。
岁月悠悠旧情付流水,
忆去年今日送你上归舟,
江风拂杨柳,
一日不见如三秋。
岁月悠悠,
旧情不可留,
临江空惆怅,胜地忆旧游,
江风逐水流,旧情不堪重回首。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作曲家之外,还有如罗忠镕(1924—)创作的《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之一》、郑秋枫(1931—)的《我爱你,中国》、尚德义(1932—)的《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等,都是重要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成果。
[1]汪毓和。中国近代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巩琳。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概况与演唱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12
[3]汪毓和。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下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新音乐(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60
[4]见萧友梅《今乐初集·编辑大意》
[5]萧友梅。介绍赵元任先生的《新诗歌集》[J]。乐艺。1930
[6]唐慧霞。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30
[7]汪毓和。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下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新音乐(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60
[8]钱仁康。黄自的生活与创作[J]。音乐艺术,1993(4):20
[9]发表于1957年3月号《雨花》月刊,转引自:钱仁康。黄自的生活与创作[J]。音乐艺术,1993(4):20
[10]毕海燕。中西音乐交融的硕果——从青主的《大江东去》看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开端[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82
[11]王大燕。艺术歌曲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