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诺、圣-桑和马斯涅
法语艺术歌曲的重要作曲家还包括以下三位:古诺、马斯涅和圣-桑。三人之中,古诺的创作数量是最大的,写过200多首,风格上则受到舒伯特、肖邦、门德尔松的影响,有很浓的浪漫曲痕迹。古诺的艺术歌曲创作中,最具价值的大多是1870年之前创作的,1870年之后,水平有所下降,没有了早期创作那种迷人的魅力。他最著名的艺术歌曲当然是《小夜曲》(Sérénade),这首歌曲作于1855年,歌词选自雨果的诗歌(歌词十分迷人,比如“在那迷人的晚上,你依偎在我胸前歌唱。你亲切的歌声使我想起欢乐的时光,我的心禁不住轻轻跳**”)。古诺采用68拍,一开头钢琴的引子部分模仿曼陀林的效果,接着才呈现出宛转曼妙的主题。
谱例:古诺《小夜曲》
古诺的重要歌曲还有《五月的第一天》(LePremierJourdeMai,用17世纪政治家、诗人让·帕塞拉的诗作词)、《啊,我最好的反抗》(Omabellerebelle)、《来吧,草坪葱绿》(Viens,lesgazos)和《缺席》(L’absent)等。《缺席》是古诺自己作词的一首歌曲,和声写得非常巧妙,这些手法对后来福莱的艺术歌曲创作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谱例:古诺《缺席》
圣-桑的艺术歌曲创作数量比古诺要少,大约百余首,比较出名的大多是早期作品,如根据雨果的诗歌创作的《钟声》(Lacloche)、《守候》(L'attente),以及根据莎士比亚戏剧诗意而作的《奥菲莉亚之死》(Lamortd'Orphélie)等。迷人的旋律、精美的和声效果都是圣-桑歌曲的特点,温暖亲切的音乐与唱词的诗情画意相结合。与同时代的许多作曲家一样,圣-桑也偏爱雨果的诗歌,同时,圣-桑的天才和幽默感也在艺术歌曲创作中表现出来,比如1852年写的《缴械的约翰王》(Lepasd'armesduRoiJean)。还有1870年创作的声乐曲集《波斯歌曲》(Mélodiespersanes),是圣-桑对当时巴黎盛行的东方风味的响应,古老的东方旋律、单调的节奏和神秘的宗教感,使这套作品倍受欢迎。《波斯歌曲》共6首,分别为:1。《微风》(LaBrise);2。《华丽的空虚》(Laslendeurvide);3。《寂寞》(Lasolitaire);4。《宝剑在手》(Sabreenmain);5。《在墓地》(Aucimetière);6。《婆娑》(Tour)。
与19世纪中叶之后的许多法国作曲家一样,马斯涅深受古诺的影响,而他也立志成为一个受到人们欢迎的“大众”作曲家,他的确做到了。马斯涅的艺术歌曲创作数量很大,有近300首,他“在创作风格上追随古诺,但更为精细、更富感情”[8],其中受到追捧的那首旋律迷人的《可爱》(AMignonne),是1866年的曲集《四首私密的歌》(3times)中的第二首,简单却不失优美的旋律被评论家认为是将法国传统浪漫曲与艺术歌曲完美结合的产物。
谱例:马斯涅《可爱》
此外,马斯涅的《记忆的诗篇》(Poèmedusouvenir)被认为是比较重要的早期真正意义上的法语艺术歌曲声乐套曲,诗歌均来自马斯涅最喜欢的诗人西尔维斯特(Armare,1837—1901),因此,他也被认为是法国第一位写声乐套曲的作曲家。[9]这套《记忆的诗篇》包括6首:1。《逝去的女人》(àlatrepassée);2。《被带走的晚风》(L'airdusoiremportrait);3。《芬芳的气息》(Unsouffledeparfums);4。《空气里仿佛充满了丝线》(Dansl'airpleindefilsdesoie);5。《什么叫希望》(Pourqu'al'espérance);6。《墓志铭:永恒的记忆》(épitaphe:Souveernal)。除了这套《记忆的诗篇》之外,马斯涅的《四月的诗篇》(Poèmed'Avril)也是一套比较重要的作品,作于1866年,也是全部使用了作曲家喜爱的诗人西尔维斯特的作品,由一首前奏曲和7首歌曲组成:1。《晨的十四行诗》(Soinal);2。《现在有好多的百合花》(Voiciquelesgranslys);3。《你笑一笑》(Riez-vous);4。《明天你将会爱》(Vousaimerezdemain);5。《时间紧迫》(Quel'heureestdoncbrève);6。《在川上》(Surlasource);7。《再会:抱怨》(Adieu:plainte)。如此有引子,又有结尾的曲集,已带有明显的声乐套曲特征。马斯涅的艺术歌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后来对德彪西的影响。
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为法语艺术歌曲的“浪漫主义时期”,可以看到,当时法国音乐界的重要人物大多写过艺术歌曲。像比才写过近50首歌曲,比较出名的如充满了戏剧性的《阿拉伯女主人的诀别》(Adieuxdel'h?tessearabe)。还有如德里布,虽然只写过29首歌曲,但有不少都是音乐会常演的曲目,比如《早安,苏珊》(BonjourSuzon)、《西班牙歌曲》(espagnole,即《卡迪兹姑娘》,LesfillesdeCadix),等等。和古诺以及比才一样,德里布也喜欢在节奏、旋律与和声上使用民间音乐元素,这可以从他歌曲中旋律的质朴、结构的清晰(偏爱回旋曲式和舞蹈风)看出。肖松同样也是一位创作数量并不太大的艺术歌曲作曲家,他一生写过46首艺术歌曲,但同样也受到歌唱家的重视,比如他在1882—1888年完成的《四首歌》(Quatremélodies),全部采用诗人、雕塑家布齐(MauriceBouchor,1855—1929)的诗歌,分别是:1。《夜曲》(Noe);2。《旧爱》(Amourd'antan);3。《伤春》(Prie);4。《我们的记忆》(Nossouvenirs),这些作品已经具有印象主义的某些和声特征。
[1]De[M]。Norton,1960:200
[2]赛利格,孙慧双译。法国声乐与艺术歌曲[J]。人民音乐,1994(03):42—43
[3]俞宜萱。法国艺术歌曲及其演唱风格[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01):56—59
[4]邱曙苇。谈法国艺术歌曲的起源及演唱[J]。艺术教育,2009(09):96—97
[5]赛利格,孙慧双译。法国声乐与艺术歌曲[J]。人民音乐,1994(03):42—43
[6]俞宜萱。法国艺术歌曲及其演唱风格[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01):56—59
[7]赵锋。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艺术特征与诠释[D]。杭州师范大学,2012
[8]俞宜萱。法国艺术歌曲及其演唱风格[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01):56—59
[9]见《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之“马斯涅”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