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幸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谁说的 > 第二章 谈情说爱(第3页)

第二章 谈情说爱(第3页)

1、说话用“我”字开始,表达情感;避免用“你”字开始,抱怨对方;

2、向对方提出明确的请求,切记不要给指令;

3、感谢对方所做的努力。

倾听是主动行为

我在北京大学执教心理治疗课程的时候,为临床实践的研究生做督导。几乎所有的学生感到最头疼的是:“不知道和来访者说什么。”其实,作为心理咨询师,首先得要学会如何听,而不是如何说。居家过日子、谈恋爱也一样,学会倾听,是维护良好关系的要素。

看见妻子拖着疲乏的脚步下班回到家,眉头紧皱,丈夫知道她肯定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试图帮她消消气。

妻:累死我了,一下午谈了三批客户,最后那个女的,挑三拣四,不懂装懂,烦死人了。

夫:别理她,跟那种人生气,不值得。(给妻子出主意)

妻:那哪儿行啊!顾客是上帝,是我的衣食父母!(觉得丈夫不理解她,烦躁)

夫:那就换个活儿干呗,干吗非得卖房子呀?(接着出主意)

妻:你说得倒容易,现在找份工作多难啊!甭管怎么样,每个月我还能拿回四五千元。都像你的活儿,是轻松,可是每个月你那三千多够谁花呀?眼看涛涛就要上大学了,每年的学费就万把元吧?!(觉得委屈,丈夫不理解,还说风凉话,开始抱怨)

夫:嘿,你这个人怎么不识好歹?人家想帮帮你,怎么冲我来啦?(也动气了)

妻:帮我?你要是有本事,像隔壁小萍丈夫那样,每月挣个一万多,就真的帮我了。(接着抱怨)

夫:看着别人好,和他过去!不就是那几个臭钱嘛?有什么了不起?!(急了)

……

你能想象得出,下面是一场越说越恶言相向的争吵。起因是丈夫不明白,妻子只是需要他听一听自己倒出的苦水,并不需要他出什么主意。女人就是这样,尤其是能干的女人,她念叨自己的事情,往往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希望对方接纳她的烦恼,而不是给她出主意。因为当丈夫给她出主意的时候,她的感觉是“你认为我做得不够好”。如果我们的丈夫同志们明白这一点,做出正确的反应,家里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看见妻子拖着疲乏的脚步下班回到家,眉头紧皱,丈夫知道她肯定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试图帮她消消气。

妻:累死我了,一下午谈了三批客户,最后那个女的,挑三拣四,不懂装懂,烦死人了。

夫:大热天的,再遇上个不懂事的顾客是够呛。快坐下喝口水吧。(把她平日爱喝的冰镇酸梅汤递过去)

妻:唉,挣这么几个钱不容易,为了涛涛今年上大学,我还得咬牙干下去。(感到了丈夫的理解与关切,继续宣泄心里的烦恼)

夫:是啊,你真是不容易,这些年,家里主要靠你挣钱撑着。我这个吃公家饭的人,最多能挣个宽敞的房子回来。(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主动把自己放在一个低调位置上)

妻:话不能这么说,涛涛的功课、人品,没有你下力,哪儿能有今天的模样?唉,我们都不容易。(气全消了,把丈夫抬回他应有的位置上)哎,厨房烧什么哪,这么香?

夫:红烧狮子头。(得意地笑)涛涛,别学啦,吃饭!你妈回来了。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着、说着,一天的劳累、烦恼就这样给消化掉了。

这下子好多了吧?丈夫懂得女人心,会倾听,妻子再累再烦,也心满意足了。而且,如果你能体谅感激她,她自然也会理解感激你,夫妻关系就能够平衡、持久。“原来连说话还得从头学呀?”我的学生惊讶地问。的确,你想一想,我们长这么大,学校里总是教给我们如何读、写、算,却从来没有人教给我们如何听。然而,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工作场所,会听的人往往是最受人欢迎、事半功倍的角色,也是有内心力量、有涵养的人。学会听,可是件大事。

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也是倾听。记得我跟着心理分析大师莱斯特·卢伯尔斯基博士(LesterLuborsky,PhD)学习的时候,发现他老人家是所有人之中,最懂得听人讲话的。在他的心理治疗名著《心理分析疗法原则》(PrinciplesofPsyalyticPsychotherapy:AManualforSupportive-expressiveTreatment)里面,详尽地阐述了心理分析的治疗和研究的方法,其中突出地教授了如何倾听。很多人认为,听还不容易?不就是坐在那里,点点头,说“嗯,嗯”就行了,多省力啊。

那不是倾听。倾听者虽然话不多,但是脑子却在飞速地转,不但要跟上倾诉者的故事、思想内涵,还要注意体会对方的情感深度。在适当的时机,共情、提问、解译,使得会谈能够步步深入下去,能够帮助来访者,将他她潜意识中的冲突,渐渐地浮现到意识中来解决。心理医生需要花费很大努力做到这些。所以,每次在一场有效的咨询之后,我都感到疲乏,尽管我说的话,还不及来访者的一半。可见,有效的倾听是一种主动行为,需要听者花费相当的能量来完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