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办公室内,
紫檀木办公桌泛着幽光,
陆文中指尖轻叩桌面,目光如深潭般平静地掠过站在对面的李卫与林晚秋。
空气仿佛凝固成实质,李卫能清晰听见自己袖口玉佩碰撞的细碎声响——这是他穿越时唯一带来的旧物,此刻正随着心跳微微震颤。
“林市长,”陆文中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你坚持引进的德国环保技术,确实代表行业前沿。
但李卫同志提出的质疑,也绝非杞人忧天。”他顿了顿,将两份报告轻轻摞在一起,
“一个总投资十二亿的项目,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民生账。”
李卫垂手而立,眼角余光瞥见林晚秋紧抿的唇角。这位以铁腕著称的女市长今天罕见地着了件米白色西装,平日里锐利如刀的眼神此刻收敛了锋芒,却依旧透着不服输的倔强。
他暗自佩服陆文中的开场白——先肯定双方价值,再拔高问题格局,短短几句话便将剑拔弩张的对立,转化成了对事不对人的工作探讨。
这等火候,比当年雍亲王府的谋士们还要高明三分。
“李卫,”陆文中转向李卫时,语气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听说你为了核实项目背景,连续三天泡在档案馆?”
“不敢当书记关心。”李卫微微躬身,袖口玉佩再次轻响,“只是臣。。。属下认为,这项目可行性报告里的能耗数据,与德国原厂公开资料存在偏差。好比盖房子,地基若有虚土,任你雕梁画栋也是空中楼阁。”他刻意用了“臣”的口误,又迅速纠正,这种恰到好处的破绽往往比滴水不漏更让人安心。
林晚秋终于开口,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李秘书引用的是三年前的旧数据,我们己经拿到最新的能效认证。
至于居民安置方案,发改委早就做过风险评估——”
“林市长!”陆文中抬手止住争论,指节在两份报告上轻轻一敲,“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各部门的评估报告都很专业,但就像盲人摸象,摸到的都是局部。”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厚重的窗帘,正午阳光瞬间涌进办公室,将三人的影子拉成长长的平行线。
“我决定,成立专项评估小组。”
陆文中的声音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由工业园,发改委牵头,科技局、环保局、法制办各派骨干,再聘请三位省外专家。”
他转过身,目光在李卫与林晚秋之间缓缓移动,“组长由工程院院士陈敬之担任,副组长——”
李卫心中一凛,这正是当年康熙爷设立南书房的路数!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压阵,再让持不同政见的少壮派共掌实权,既避免了专断独行,又能让各方相互牵制。
他悄悄抬眼,正对上陆文中意味深长的目光,顿时明白这场戏该如何接下去。
“我提议,”陆文中的手指在空气中虚点两下,“李卫同志,林晚秋同志,你们两位担任副组长。”
林晚秋猛地抬头,李卫几乎能看见她眼中一闪而过的错愕。李卫则适时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书记,这万万不可!属下资历浅薄,怎敢与林市长同列——”
“资历?”陆文中微微一笑,走到李卫身边,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当年你在户部当差时,处理江南盐务案,可比现在年轻多了。”
这句话如惊雷般在李卫耳边炸响!他浑身汗毛倒竖,僵在原地动弹不得。
陆文中怎么会知道他在清朝的经历?难道。。。他眼角余光瞥见林晚秋同样震惊的神色,突然意识到自己失态了。
再看陆文中,依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微笑,仿佛刚才那句惊世骇俗的话只是寻常寒暄。
“书记您真会开玩笑。”李卫强作镇定,顺势将话题引向安全地带,
“属下一定配合林市长工作,绝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故意将“配合”二字咬得很重,既表了态,又给足了林晚秋面子。
林晚秋冰雪聪明,立刻接话:
“请书记放心,我会全力支持评估小组工作。”她的语气依旧清冷,却不再带着之前的敌意。
陆文中满意地点点头,从笔筒里抽出两支钢笔:
“这是市委办公室特制的签字笔,笔杆刻着‘求真务实’西个字。”
他将笔分别递给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