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飞那份花花绿绿的"技术评估报告"还摊在桌上,各种曲线图看得他眼花缭乱,倒不如吴纯林当年递上来的密折来得清爽。
"李主任同志,市长让您去会议室。"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杨西海市长眉头紧锁,林晚秋副市长端坐对面,面前摊着厚厚一叠文件。
长条桌两侧坐着发改委、商务局的干部,个个面色凝重。
李卫刚在末席落座,就听见杨西海重重咳嗽两声:"林晚秋同志,你先把项目情况再介绍下,李卫刚从拆迁现场回来,可能还不了解。"
林晚秋抬眼扫过李卫,目光里带着几分审视。这位哈佛归来的女博士总穿着剪裁利落的西装套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活脱脱就是戏文里说的"洋派人物"。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像她的人一样冷冽:"德国格林环保集团的土壤修复技术,目前全球领先。
我们计划引进的第三代生物降解系统,在慕尼黑工业区有成功案例,治理成本比国内低30%。。。"
李卫注意到她翻PPT的手指微微发白,这是情绪紧张的征兆。
他不动声色地转动着桌上的陶瓷杯,这杯子薄得像纸,远不如官窑瓷器来得实在。
"李主任有什么意见?"杨西海突然点名,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凝固。
李卫放下茶杯,指尖在桌面上叩出三短一长的节奏——这是他在两江总督任上跟漕帮联络的暗号,如今成了思考时的习惯。
"下官。。。我以为,此事需三思。"
他及时改口,却引得林晚秋一声轻笑。
"李主任是担心技术不成熟?"
林晚秋点开高云飞那份报告,"高工的担忧我看过了,德国方面承诺提供全套技术支持,而且。。。"
"林副市长,"李卫打断她,目光锐利如刀,"乾隆爷当年修西库全书,光校对官就设了十二名。这洋人的玩意儿再好,总得有懂行的给咱把把关不是?"
这话糙理不糙,杨西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林晚秋正要反驳,会议室门突然被推开,陆思盈站在门口,一身职业套装衬得她身姿挺拔,清冷的眉眼间带着几分不耐。
"我爸让我送份文件。"
她言简意赅,目光掠过李卫时微微一滞——这个男人总让她想起故宫画册里的清代官员,明明穿着现代服装,骨子里却透着股陈旧的执拗。
尤其是他盯着自己的眼神,像在看另一个人。
"思盈?来得正好!"杨西海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你是法律专家,给我们看看这个环保项目的合同草案。"
陆思盈本想拒绝,目光却被李卫桌上那份技术报告吸引。她扫了两眼,又翻了翻林晚秋面前的合同,秀眉越皱越紧。"杨市长,这份合同有问题。"她将文件摊在桌上,鲜红的指甲点在第17条,"专利许可条款含糊不清,使用权和所有权界定模糊,这在国际技术转让中是大忌。"
李卫凑近细看,那些蝌蚪似的洋文他一个不识,但陆思盈圈出的中文注释让他心头一凛。
"姑娘的意思是。。。这就像当铺里的死当活当没写明白?"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窃笑,林晚秋的脸涨得通红:"李卫同志,请用专业术语交流。陆律师,德国方面承诺。。。"
"承诺没用。"陆思盈打断她,语气比手术刀还精准,"去年苏州工业园区的中法环保项目,就是因为专利许可条款不清,最终支付了2300万欧元的赔偿金。"她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调出一份判决书,"还有这里,环境责任划分条款,不可抗力的范围扩大到了政策变动,这意味着如果未来我国环保标准提高,所有改造费用都要由我方承担。"
李卫突然想起康熙爷当年跟罗刹国签的《尼布楚条约》,那些洋鬼子也是这般巧言令色,把"待议地区"的字眼玩得滴水不漏。他看着陆思盈专注的侧脸,恍惚间竟以为是岳思盈坐在那里,正拿着江苏巡抚的卷宗跟他分析河工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