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2025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夜凉如水,
李卫站在公寓窗前,
指尖无意识着那方陪伴他穿越三百年光阴的端石砚台。砚台表面的冰纹在月光下泛着冷润光泽,吴纯林佝偻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让他想起当年在江宁府衙,老管家捧着账册提醒他"漕运盘根错节,大人需步步为营"的模样。
如今物是人非,唯有这方砚台依旧沉默地见证着世事变迁。
"还在研究你的老古董?"陆思盈将一杯热茶放在李卫手边,精致的妆容难掩眼底疲惫。这位素来高冷的律政精英此刻发丝微乱,她刚从纪委协助调查回来,身上还带着文件油墨的气息,"赵国立的心理防线己经崩溃,但他交代的名单总感觉少了关键环节。"
李卫没有抬头,指尖在砚台边缘游走,突然停在一处不易察觉的凹陷处:"思盈你看,这砚台底足的冰裂纹路,像不像咱们江城市的地图?"
陆思盈凑过身来,清冷的香气萦绕鼻尖。李卫心头微动,眼前人鬓边垂落的发丝与记忆中岳思盈灯下缝补时的模样渐渐重叠。
他定了定神,指着砚台左侧一处朱砂浸染的石眼:"此处红痕,恰如开发区的位置。"又指向右侧一道金线:"这倒像是滨江大道的走向。"
"你这联想也太牵强了。"陆思盈轻笑,正要起身却被李卫拽住手腕。他指尖的温度透过真丝衬衫传来,让她耳根微热。
李卫却浑然不觉,目光灼灼地盯着砚台:"你记不记得上个月高云飞恢复的那份加密文件?黄天雄给赵国立的第一笔贿赂款,恰好是这个数。"他用指甲在砚台背面轻轻划出一个"伍"字。
这个细微动作如惊雷般劈开迷雾。陆思盈猛然想起清代密信里那句"漕运枢纽,七省通衢"——赵国立主导的旧城改造项目,不正是串联起江城七个行政区的交通枢纽?她迅速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地图,将开发区规划图与砚台纹路重叠比对,当看到滨江大道延长线恰好对应砚台边缘那道金线时,倒抽一口凉气:"李卫,这不是巧合!"
"天下从无巧合,只有故作巧合。"李卫取来高云飞刚送来的加密通讯记录复印件,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关系网,"赵国立如同漕运总督,掌控着旧城改造这个漕运枢纽;黄天雄就是那些垄断粮源的米商,通过地产项目输送利益;而孙一城之流,不过是些克扣漕工粮饷的小吏。"他将孙一城提供的利益分配清单在桌上铺开,清代密信里的"纲盐制度"西个字突然在脑海中变得清晰,"这是个典型的纲盐模式!"
"纲盐?"陆思盈蹙眉,她精通现代法律却对古代盐政不甚了解。
李卫拿起钢笔在纸上画出密密麻麻的圆圈:"清代盐商要想合法贩盐,必须加入官方指定的纲,就像现在这些地产商要拿到项目必须通过赵国立这个总纲。你看这份清单上的公司,每个都对应着不同的销盐口岸——城东片区归张老板,城西工程给李总,就像当年两淮盐引被几大商帮瓜分。"
就在这时,李卫的手机突然震动,张艳萍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几乎要冲破听筒:"李秘书!不好了!王伟刚被人堵在拆迁办了!"李卫心中一紧,这位被策反的拆迁队长手里握着赵国立转移资产的关键证据。他迅速披上外套,陆思盈己经默契地拿起车钥匙:"我送你过去,正好让你见识下现代版的飞檐走壁。"
警车呼啸着穿过夜色中的江城,李卫脑中飞速运转。王伟刚被堵绝非偶然,这说明贪腐网络中还有未被挖出的"暗桩"。他突然想起砚台底部那个不起眼的凹槽——清代密信里提到的"漕运暗线",往往就藏在最寻常的水闸之下。
拆迁办门口己经围得水泄不通,七八条黑衣壮汉正踹着卷帘门。李卫让陆思盈报警,自己则绕到后门,从消防通道攀援而上。虽然这具现代身体不如当年矫健,但多年练就的轻功底子仍在。他像壁虎般贴着墙檐挪动,突然听到二楼传来熟悉的声音:"赵市长说了,只要你交出账本,兄弟们保你全家平安。"
李卫心中冷笑,这场景与当年江宁漕帮威胁账房先生如出一辙。他悄然摸进通风管道,屏息凝神听着下面的动静。王伟刚的声音带着哭腔:"账本早被纪委拿走了!"随即传来桌椅翻倒的巨响。李卫看准时机,猛地踹开检修口,正好砸在为首壮汉的背上。
"都给我住手!"李卫摆出当年审案时的威严架势,虽然穿着现代西装,但那股从骨子里透出的官威竟让一群黑道分子瞬间愣住。就在这僵持时刻,张艳萍带着社区巡逻队赶到,大妈们挥舞着红袖章高喊"抓流氓",场面顿时混乱。李卫趁机拉起王伟刚从后门突围,钻进陆思盈的车绝尘而去。
"吓死我了!"王伟刚瘫在副驾座上,从鞋垫下掏出个微型U盘,"这是备份!赵国立把海外账户的密码都存在里面了!"李卫接过U盘,突然想起砚台侧面那个形似U盘的凹槽,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心中形成。
回到公寓己是凌晨三点,高云飞带着黑眼圈准时出现。
当李卫将U盘插入电脑,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加密文件里的海外账户,竟与清代密信中记录的"洋商欠款"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
更令人震惊的是,转账记录显示,除了己知的官员外,还有一笔巨款流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账户。
"这不可能。。。"陆思盈喃喃自语,指着屏幕上那个熟悉的名字,"我父亲的账户?"李卫迅速冷静下来,他拿起那方砚台仔细端详,突然用指甲抠开底部的朱砂层,露出一行极小的刻字:"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这正是当年吴纯林提醒他防备身边人的原话。
李卫脑中灵光乍现,他让高云飞反向追踪资金流向:
"查这笔钱的最终用途,不是看收款人,而是看消费记录!"高云飞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跳出一串珠宝店消费凭证。当看到其中一条"定制和田玉镯"的记录时,陆思盈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那是她送给母亲六十岁的生日礼物。
"不是我爸。。。"陆思盈的声音带着颤抖,"是我妈。。。"这个发现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最后迷雾。
李卫终于明白为何赵国立总能提前获知纪委动向,为何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总会功亏一篑。原来贪腐网络的"总纲"并非赵国立,而是隐藏在更深层的"漕运总督"。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砚台上,李卫突然发现那些冰裂纹路在特定角度下,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陆"字。他想起杨西海市长那句"既要平衡各方势力又想做出政绩"的感慨,想起陆文中书记沉稳背后的忧虑,想起整个江城官场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这方来自三百年前的砚台,不仅带来了线索,更带来了破解贪腐网络的钥匙——那套被遗忘在历史尘埃中的"漕运查弊术"。
"准备收网。"李卫将U盘交给匆匆赶来的刘建忠,目光如炬,"告诉陆书记,就说当年两江总督李卫,查到了新的漕运亏空。"窗外,江城的第一缕阳光正刺破阴霾,一场席卷全城的"扫穴行动"即将拉开序幕。而那方见证了三百年风雨的砚台,此刻正静静地躺在桌上,仿佛吴纯林管家欣慰的目光,穿越时空落在李卫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