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文学理论新编第四版笔记 > 二沧浪诗话诗辩严羽(第2页)

二沧浪诗话诗辩严羽(第2页)

[7]悟入:凭自己的主观体会达到理解。悟,透彻理解、领会。

[9]向上一路:指佛理的最精妙之处。《传灯录》卷七:“(宝积禅师上堂示众曰)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老形,如猿捉影。”

[10]直截根源:指佛理中最根本的东西。《传灯录》卷三十一载真觉大师《证道歌》:“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11]顿门:顿悟之门。佛教禅宗在中国传播至六世分为南北两宗,北宗神秀,南宗惠能。南宗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号为顿门,又名心宗。

[12]单刀直入:直接抓住佛理的精髓。《传灯录》卷九:“(灵佑禅师曰)单刀趣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

[13]体制:体裁。

[14]格力:格调。

[15]气象:仪态,风貌。

[16]兴趣:诗中能激**趣的意境。

[17]音节:音韵,节奏。

[18]品:品貌,品类,这里指风格。

[19]工:功夫,技巧。

[20]起结:开端结尾。

[21]句法:句子的组织。

[22]字眼:诗中关键性的词语。

[23]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这是从整体上把诗歌风格划分为两大类。优游不迫是指一种从容闲雅、平淡含蓄的风格。沉着痛快是指一种沉郁顿挫、痛快淋漓的风格。

[24]极致:最高的造诣。

[25]入神:写物抒情达到神妙的境界。

[26]蔑:无。

[27]禅家:这里指佛家。

[28]乘有大小:佛教分大乘教和小乘教。佛家讲经说法,因人而异,人有智愚,故说有深浅,其深广者为大乘,浅小者为小乘。

[29]宗有南北:佛教禅宗自五祖弘忍后分为南北二宗,南宗由惠能所创,北宗由神秀所创,南宗讲顿悟,北宗讲渐悟。

[30]正法眼:佛家语,即“正法眼藏”,意为中正不偏,包罗万法的佛理真谛。《五灯会元》卷一:“释迦曰:‘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

[31]第一义:佛家语,谓至深之理,或事理的最紧要处。

[32]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佛家有三乘:一为声闻乘,从佛闻法,仅求自己得道,称小乘。二为缘觉乘,即辟支乘,并无师承,独自悟道。三为菩萨乘,着重利他,普济众生,称大乘。

[33]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

[34]临济:临济宗源出禅宗六祖弟子怀江,四传至临济义玄禅师,称临济宗。盛行于宋,有杨歧、黄龙二派。

[35]曹洞: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行思,四传至良价禅师,住瑞州洞山,五传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故合称曹洞宗。临济合曹洞属禅宗不同流派,无高下之分,严羽以此喻盛唐和大历以下诗歌,有附会之嫌。

[36]妙悟:佛家语,敏慧善悟。

[37]孟襄阳:盛唐诗人孟浩然。

[38]韩退之:中唐文学家、诗人韩愈。

[39]当行:内行。

[40]本色:本来面目。

[41]分限:一定限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