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文学理论新编第4版答案 > 二沧浪诗话诗辩严羽(第3页)

二沧浪诗话诗辩严羽(第3页)

[42]僭(jiàn):超越本分。

[43]妄:虚妄,不实。

[44]参:佛家语,对坐禅、说法、念诵的统称。参诗不熟,即作诗的功夫不深。

[45]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指唐代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46]大历十才子:指唐代大历时期的诗人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十人皆能诗,号称“大历十才子”。

[47]元和之诗:元和(806—820年)为唐宪宗李纯年号。元和诗人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

[48]苏、黄:指苏轼和黄庭坚。

[49]野狐外道:野狐,指野狐禅。佛教对一些非真正坐禅办道而妄称开悟者的称呼。据《传灯录》,有人解错了禅语的一个字,就有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百丈禅师予以纠正,才得解脱。后指外道、异端。

[50]别材:特别的材料。也有人解释为特别的才能。

[51]别趣:特别的情趣。

[52]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意为读书穷理是必要的,但是作诗不能陷入抽象议论和学问堆砌。理路,指议论说理。言筌,指堆砌文字。筌,捕鱼的竹器。

[53]《传灯录》卷十七:“(道膺禅师谓众曰)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踪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传说羚羊夜宿则挂角悬于树上,以避敌害。这里比喻诗歌含蓄蕴藉、意在言外的特点。

[54]透彻玲珑:指诗歌形象鲜明灵动。

[55]凑泊:靠近,捉摸。

[56]奇特解会:禅语,奇特的理解。

[57]使事:运用典故。

[58]不知着到何在:不知用意何在。着,着落。

[59]叫噪怒张:大喊大叫。

[60]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此指苏轼作诗讥刺时事,多怨刺之言。詈,骂。

[61]厄:灾难。

[62]王黄州:王禹偁,字元之,宋初诗人,曾任黄州知府,人称王黄州。

[63]杨文公、刘中山:杨亿,字大年,谥号“文”,故称“杨文公”。刘筠,字子仪,中山人。二人都是宋初西昆派的盟主,时称“杨刘”。

[64]盛文肃:盛度,字公量,谥“文肃”。

[65]韦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

[66]欧阳公: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67]梅圣俞: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欧阳修《六一诗话》称其诗“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68]山谷:黄庭坚,号山谷,宋代“江西诗派”创始人。

[69]法席:佛家语,讲法的坐席。

[70]赵紫芝、翁灵舒辈: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翁卷,号灵舒;徐照,号灵晖;徐玑,号灵渊。四人均为永嘉人,时称“永嘉四灵”。

[71]贾岛、姚合:贾岛,唐代诗人。其诗喜写荒凉苦寒之境,注重词句锻炼,刻苦求工。姚合,唐代诗人,喜为五律,刻意求工,与贾岛诗风相似,故“姚贾”并称。

[72]江湖诗人:指南宋后期的江湖派诗人,代表人物有戴复古、刘过等。

[73](宋)黄庭坚:《答洪驹文书》,见陶秋英编选:《宋金元文论选》,18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