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文学理论新编 百度 > 第一节 经典文本阅读(第4页)

第一节 经典文本阅读(第4页)

[68]“谬玄黄”二句:(就像绘画图色)如果弄乱了玄黄的着色次序,必然是污秽糊涂不鲜艳的。谬,动词,弄错。玄,黑色。秩序,次序。淟涊(tiǎnniǎn),秽浊,污秽。

[69]“或仰逼”二句:创作中有时会出现文意前后抵触的现象。仰逼,后文的文意与前面的文意抵触。俯侵,前面的文意侵犯后面的文意。

[70]“或辞害”二句:有时文辞粗劣但内容合适,有时文辞通顺而内容不当。比,合。义妨,文意不妥。

[71]“离之”二句:好的文意去掉了不好的文辞,顺当的文辞去掉了不好的文意,就都会成为优美之文;如果硬让它们合在一起,文辞和义理就会两败俱伤。两个“之”字,都是指“词害”及“义防”。离,去掉。

[72]“考殿最”二句:写文章要在很细微的地方考核高低,决定去留。核,考核。殿最,高低。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上等的称“最”,下等的称“殿”。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细小。毫芒,毫毛的末端,喻细小。

[73]“苟铨衡”二句:如果衡量文章的剪裁,应当以精当不精当为准绳。苟,如果。铨衡,衡量。绳,准绳。

[74]“或文繁”二句:有的文章文辞繁多,内容丰富,可是文意并不切合主旨。指,同“旨”,文章的本旨。适,当。

[75]“极无”二句:文章写到了尽头,就不能再写了。极,极点。致,尽。益,增加。

[76]“立片言”二句:用一句或几句放在文章最显要的地方,这才是一篇中的警句。居要,居于显要的地方。警策,本是使马惊动的鞭策,比喻文章最生动的句子,足以惊动人心。

[77]“虽众辞”二句:虽然文中众多词句都有条有理,但是它们一定要有了警句才会有好的效果。众辞,指警策以外的辞句。兹,指警策之句。效绩,显示出好的成效。

[78]“亮功多”二句:因为有了警策之句,写的文章就会优点多而毛病少,所以文章让人满意,不用再改动了。亮,同“谅”,确实。累寡,缺点毛病少。取足,得到满足。不易,不改变。

[79]“或藻思”二句: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像丝绸那样结合得匀称美妙,给人清新华丽的感受。藻思,文章的辞藻和文思。绮合,如丝织品那样,既美丽又结合匀称。绮,有文采的丝织品。芊眠,草木茂盛的样子。

[80]“炳若”二句:文章绚丽夺目像色彩富丽的锦绣,感人肺腑又像多弦奏出的乐调。炳,光明显著。缛,繁多的彩饰。凄,感动人。

[81]“必所拟”二句:思路必然有时相同,于是暗合前人之作。必,必然,必定。拟,考虑,这里指思路。不殊,没有不同。曩(nǎng),从前。

[82]“虽杼轴”二句:虽出于自己内心的构思,但也恐怕他人已先于我说过同样的话。杼轴,旧式织布机上管经线和纬线的两个部件,这里比喻文章的组织构思。怵,恐怕。

[83]“苟伤廉”二句:如果出现了这种可耻而不义的情况,即使自己很喜爱,也必须抛弃不用。

[84]“或苕发”二句:有时文章中有不同凡响的绝妙文辞,如“苕发颖竖”那样显露出来。苕,一种草。发,显露出来。颖,禾穗的尖端。竖,显示出来。离众,与众不同。绝致,绝妙的好文辞。

[85]“形不”二句:(文章的佳句不可多得),就像形影难以追逐、音响难以系留。

[86]“块孤立”二句:(那样绝妙的文句)孤独地峙立于一般词语之中,不是一般词语所能相称的。块孤立,特别突出的意思。块,孤独貌。特峙,意同“块立”。常音,平常的音调,喻一般的文句。所纬,所交织的。比喻文句组合成文。

[87]“心牢落”二句:心中觉得它孤立无依,没有与之相配的词句,但仍犹疑不定不能把它捐弃。牢落,孤寂。无偶,没有相配的。揥(dì),捐弃。

[88]“石韫玉”二句:石中藏玉能使山岳生辉,水中含珠能使江河秀丽。比喻佳句能使文章增辉。韫,蕴藏,包含。媚,美好。

[89]“彼榛楛”二句:那些如榛楛一样的庸音不要去掉,它们也可招致翠鸟群集,使文章生色。榛楛(zhēnhù),类似荆一类的植物,比喻文章中相对平庸的地方。

[90]“缀《下里》”二句:用平常的音乐掺杂在高雅的音乐中,也有利于佳句更加奇伟。缀,连接,组合,这里使动用法,使《下里》组合到《白雪》中去。《下里》和《白雪》均是公元前3世纪楚国的歌,前者通俗,后者高雅。济,有益,有利。

[91]“或讬言”二句:写成几句便无话可说,缺少素材而无法发挥。讬言,寄托言辞,指写成。端韵,简短的文句。穷迹,指较少的写作素材。孤兴,简单的感想。

[92]“俯寂寞”二句:看下文没有相配的文词,孤孤单单;看上文没有相配的佳句,空空如也。俯,向下,指下文。仰,指上文。

[93]“譬偏弦”二句:犹如乐器只有一弦发出声响,虽然含有清脆悦耳的声音,却没有他弦的应和而不成曲调。偏弦,乐器的旁侧弦,指单独一弦。独张,仅有一根弦弹奏。靡,无。

[94]“或寄辞”二句:把佳句放在恶辞之中,文句虽然美好,却缺乏光华。悴音,憔悴之音,比喻恶辞。靡,美好。

[95]“混妍蚩”二句:将美丑混合成文,反而连累好的部分成了缺点。成体,组成文章。累,连累,这里是有害的意思。良质,美好的内容。瑕,玉上的斑点,指缺点。

[96]“象下管”二句:(好坏相杂而成的文章,)好像堂下的管乐,虽然吹奏出堂上歌舞相应的曲调,但因偏快而不和谐。象,类似。下管,歌舞时在堂下吹奏的管乐。

[97]“或遗理”二句:有的文章不顾文意专求新奇,只白白去搜寻虚浮的辞藻,追求那细微末节。遗理,不顾文章的义理内容。存异,保存奇异的文辞。

[98]“言寡情”二句:文辞没有真情实感,虚浮不实。鲜爱,缺少爱憎情感。浮漂,虚浮不实。不归,不归于实。

[99]“犹弦么”二句:如果文章遗理和寡情,犹如弦么徽急之音一样,即使和谐也不感人。么,细小。徽,琴上的标志,如果它与琴柱距离远,弹起来声音缓和;如近,弹起来声音急促。悲,感人。

[101]“徒悦目”二句:仅仅为了迎合低俗的需要而悦人耳目,固然声音高而好听但是曲调低下。悦目,借姿色的美喻音乐的美。偶俗,迎合世俗的需要。

[102]“寤《防露》”二句:认识到《桑间》《防露》虽然动人,却并不雅正。寤,同“悟”,认识。《防露》《桑间》,都是古代情歌。

[104]“阙大羹”二句:缺少大羹的余味,如同古乐的清疏遗韵。阙,同“缺”。大羹,不加五味的肉汁。遗味,余味。朱弦,古代乐器上系着的红色丝弦,此指古代质朴的乐调。氾,散。古乐质朴,清散而不繁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