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文学理论新编 百度 > 第一节 经典文本阅读(第2页)

第一节 经典文本阅读(第2页)

英国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有一个著名的讲座,叫克拉克讲座。该讲座以三一学院的研究员威廉·乔治·克拉克(1821—1878年)的名字命名。克拉克本人是一位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在克拉克去世以后,三一学院以他本人在遗嘱里提供的一笔赠款作为基金,设立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讲座,每年就“乔叟以来的某一个时期或几个时期的英语文学”这一个题目,邀请学者与作家前来发表一系列演讲。1926年3月,三一学院邀请当时知名的小说家福斯特主持次年举行的克拉克讲座。经过慎重的考虑,福斯特接受了这个邀请。为此,他系统地阅读了18世纪以来所有重要的英文小说(包括部分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写下了详细的读书笔记,为讲座做了精心的准备。他的讲座从1927年1月开始,到3月结束。讲座获得了成功。他旋即将讲稿整理,并于同年10月出版。这本书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了20世纪研究小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福斯特是以小说家和学者的双重身份来讨论和研究小说的,自然与一般的学者谈论小说有诸多不同。由于对小说文本自身深入细致的分析与阐释,他使一些小说理论中耳熟能详的老问题富于新意。像关于人物、故事与情节这些小说的老问题,在他的笔下都具有全新的阐释,而这种阐释是以小说文本的细读为基础的,因而也更具说服力。

《小说面面观》除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第九章)分别为开场白和结束语外,中间七章讨论故事、人物(占两章)、情节、幻想、预言、模式和节奏。从第二章到第五章,福斯特先从小说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故事”谈起,再将重心放在“人物”上,接着讨论从故事中衍生出来的“情节”。从第六章到第七章,福斯特专门讨论了两类比较特殊的小说类型,即幻想小说和预言小说。第八章则专门讨论小说叙述的模式和节奏。

这里所选的谈扁型人物和圆型人物的部分,来自该书的第四章,是20世纪关于小说人物的一种著名理论。在西方,在研究史诗和戏剧的理论著述中,经常谈到人物形象的问题,关于类型性人物(即福斯特说的扁型人物)的探讨,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那儿。[8]18世纪以后,像黑格尔这样的美学家在讨论人物形象时,强调他的个性,他在《美学》一书中强调:“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9]这种观点颇与福斯特说的“圆型人物”的性格特征类似。福斯特的贡献在于用“扁型人物”和“圆型人物”这两个富于比喻色彩的词来命名小说中的两类人物,并给予同等重要的地位,第一次予以明确的探讨。

3。文本解读

在福斯特的演讲中,“人物”被作为仅次于“故事”的小说的第二个要素来加以研究。在福斯特看来,小说家创造“人物”是他和从事其他艺术形式创作的同行不同的地方。他认为小说家和他的写作素材之间有着一种别的许多艺术家所没有的密切关系,画家和雕刻家可以不必以人作为他们创作表现的对象,音乐家如果不借助于说明书,即使他愿意,也无法表现人,而只有小说家,在其小说中创造出人,并赋之以姓名和性别,给之以合乎情理的姿势,再用引号使之说话道白。[10]

在福斯特看来,小说处理的故事无一例外的,而且首要的都是关于人的故事。因而,人物描写成了小说写作的中心。而小说家在小说中使用不同类型的人物,是写作时使用的基本方法。为此,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划分为两大类型:扁型人物和圆型人物。

扁型人物即是一般所谓的“类型性人物”与“漫画式人物”,用福斯特的话解释,即是“作者围绕着一个单独的概念或者素质创造出来的”人物,亦即是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的人物。换句话说,扁型人物是小说中性格单一的人物。只要你想象一下出现在你眼前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的形象,你就可以明白福斯特所说的扁型人物的形象的含义。福斯特进一步指出扁型人物的两个优点:一是“不管他们在小说里的什么地方出现,都能让读者一眼就认出来”;二是“读者容易在事后把他们回想起来”。这也正是类型化人物的魅力所在,一个人物往往就代表着一种单纯的性格特征,而由于这种性格特征的单一的鲜明性,读者一眼就能在小说中认出这个人物形象,并能在事后把它回想起来。也就是说,这样的扁型人物已经深深地留在读者的记忆中。而这正是它的艺术魅力所在。关于这一点,只要你想想《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由于其“重义”这一单纯的性格留在读者心目中长久的英雄形象,你就可以对福斯特这一描述表示信服。

福斯特在他所划分的小说人物的两个类型里,并没有因为扁型人物性格的单一性而贬低它,相反,他明确地说:“一部内容复杂的小说,往往既需要圆型人物,也需要扁型人物。”他还以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小说中扁型人物的塑造为例,对此加以说明。狄更斯尽管在他的小说里用的是类型性的、漫画式的人物,然而,他取得的效果却并不呆板,还显示出很有深度的人性来。福斯特认为狄更斯实际上是“为我们所拥有的大作家之一。他在塑造类型性人物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表明:扁平的形象里包含的内容,也许要比那些态度比较严苛的批评家们所乐于承认的更为丰富”。

通过详细的考察,福斯特认为扁型人物被塑造成喜剧性角色的时候最为出色。这一点应该说是基本符合文学史的实际的。尽管我们不能说关云长是喜剧性的,但我们确实可以说他是被漫画化的。而且,在文学史中,绝大部分的扁型人物确实都是喜剧性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想起猪八戒的懒惰、好吃、贪睡与好色时,就会发出会心的微笑的理由。当然,小说并不能都描写这些类型化的、喜剧性的、漫画式的人物,小说还要描写严肃的或者悲剧性的人物。在福斯特看来,如果将严肃的或者悲剧性的人物描写成扁型人物,往往惹人生厌,“惟有圆型的人物才宜于扮演一个悲剧性的角色而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才能够使我们产生除了幽默诙谐和恰如其分以外的任何感觉”。这或许称得上是福斯特谈论小说人物时最有价值的观点之一。

与扁型人物相对应,圆型人物即是那种不能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的人物。由于圆型人物是与扁型人物相对而言的,福斯特因而没有用与扁型人物相对应的大量的篇幅来讨论它,而只是指出了一些例证,并做了少量的说明。根据福斯特的看法,俄罗斯的小说中很少有扁型人物,像《战争与和平》里的所有主要人物都是圆型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全部人物也都是圆型人物。福斯特还列举出了检验小说中圆型人物与扁型人物的标准:“对于一个圆型人物的检验,要看他是否令人信服地给人以惊奇之感。如果他从来就不使人感到惊奇的话,他就是个扁型人物。”

在福斯特看来,小说家在实际的写作中,通常“运用圆型人物——有时单独运用他们,在更多的场合里,是把他们和扁型人物结合在一起——使人物和小说里别的那些‘面’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福斯特关于小说中的两大类型的人物的理论,业已成为20世纪小说理论中关于人物的一种著名理论,扁型人物和圆型人物这两个概念因之也成为文学评论中经常见到的两个概念。

[1]体液性人物,即类型化人物。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认为,人体中含有四种体液:黏液、血液、肝液和胆液。每个人的气质或性格就看他的体内哪种体液占优势而定,分别构成属于冷淡、热烈、愠怒和忧郁四种不同气质和性格的人。

[2]米考伯先生、米考伯太太,都是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

[3]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主人公。

[4]狄更斯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中的主人公。

[5]莎士比亚的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人物。

[6]指英国小说家希拉·凯-史密斯(1887—1956年)写的小说《塞赛克斯的荆豆》。

[7]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作品。

[8]参阅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第二十章谈典型人物性格的部分,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四卷,734~740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9]参阅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第二十章谈典型人物性格的部分,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四卷,744~746页。

[10][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117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