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先秦语法 > 二语料的内部差异(第1页)

二语料的内部差异(第1页)

二、语料的内部差异

如同前面几章所谈到的,虽然这些语料大致可以反映出晚唐五代语气词的概貌,但是,语料内部本身也存在一定差异。因为这些语料的语体特征不一,作者的个人喜好有时也会影响语气词的使用。因此,在描写这一时期语气词系统之前,先来看看语料的内部差异(见表4-2)。

表4-2语料的内部差异

续表

这一时期我们所选取的语料,语气词的总体出现频率为3。86‰。相对于上一时期(南北朝时期)的8。37‰,显然要低;比战国末汉初时期的20。58‰就更要低得多了。具体到史书,《史记·本纪》为8。35‰;《后汉书·帝纪》为3。03‰,同一时期的《宋书·本纪》为2。90‰;而《旧唐书·本纪》只有1。80‰;这折射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气词的使用频率在逐渐降低。

我们统计的《全唐诗》(白居易、元稹等人的)和《五代词》的语气词出现频率分别只有0。75‰和0。19‰,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时期语气词的总体出现频率。诗词中语气词使用少,主要是语体特征使然。《祖堂集》中语气词出现频率统计结果为9。75‰,但如果排除掉那些否定词“不”和“无”,实际频率应低于这一统计数据。

这一时期新产生的几个语气词“摩”“着(著)”“来”“后”“看”“在”“里”等主要出现在《祖堂集》、《敦煌变文集》等文献中,当是因为这些文献口语化程度较高,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实际口语面貌。

热门小说推荐

武道至尊
暗夜幽殇武道至尊
...
无限邮差
过水看娇无限邮差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