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先秦至唐五代文学创作的思想走向 > 三用法和用例(第6页)

三用法和用例(第6页)

1。表事态(49例)

(92)共疑过去人间世,曾作谁家夫妇来。(白居易《赠韦炼师》)

(93)远公唱喏,便随他牙人,直至相公门首。门人问牙人曰:“甚人交来?”(《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

2。感叹、祈使语气(8例)

(94)蟠木蟠木,吾与汝归草堂去来。(白居易《三谣·蟠木谣》)

(95)上睨谓曰:“非尔所知,取吾儿来。”(《次柳氏旧闻》)

(二十二)时

共36例。主要表假设语气,也可表提顿、作话题标记。

1。表假设(30例)

(96)假使在城时,终年有何乐?(白居易《山路偶兴》)

(97)母若食饱,由如夹石之中;母若饥时,生受倒悬之苦。(《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

2。表提顿、话题标记(6例)

(98)玉蹄红耳槽头时,餧(喂)饲真交(教)称体肥。(《敦煌变文·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

(99)既闻时,须发侧,勤把经文与寻觅。(《敦煌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一〉》)

(二十三)後(后)

共5例,表假设语气。如:

(100)煞鬼忽然来到後,阿谁能替我无常。(《敦煌变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一〉》)

(101)作是念已,遂语山曰:“若阿庠世王与阿难来,山当为开,令其得入;若归去後,复当还合。”(《祖堂集》卷一)

(102)若能晓了骊珠後,只这骊珠在我身。(《祖堂集》卷四)

(二十四)看

共72例(含4例“看看”)。表尝试语气,以白居易诗和《敦煌变文集》《祖堂集》中最多。如:

(103)旧诗多忘却,新酒且尝看。(白居易《无梦》)

(104)诸兄弟约什摩体格商量?到这里不假三寸,试话会看;不假耳根,试听声看;不假眼根,试弁白看。(《祖堂集》卷九)

(105)依实向我说看看,好恶不须生拒讳。(《敦煌变文·降魔变文》)

(二十五)在

共70例。出现于陈述句[5],表申明、强调语气。

(106)凤池冷暖君谙在,二月因何更有冰?(白居易《和韩侍郎题杨舍人林池见寄》)

(107)峰以手点胸云:“某甲这里未稳在,不敢自谩。”(《祖堂集》卷七)

(108)虽然如此,犹虑恐人笑在。(《祖堂集》卷十)

(二十六)里

共8例(含3例“在里”)。用法及语气义与“在”相近,也表申明、强调语气。

(109)后明皇帝幸蜀,至中路,曰:“岧郎亦一遍到此来里。”(《刘宾客嘉话录》正编)

(110)赵州云:“若与摩,和尚来时,莫向他说纳僧在里。”(《祖堂集》卷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