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欧洲国家礼俗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欧罗巴”意思是“日落的地方”或“西方的土地”。欧洲现有44个国家,面积约101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7。2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5%,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欧洲居民中的99%属欧罗巴人种,欧洲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欧洲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大陆,灿烂的古代希腊文明孕育了现代欧洲文明,对人类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法国
法国,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面积约55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400万,主体民族是法兰西人,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官方语言是法语,首都是巴黎,国庆日是7月14日。
1。社会与文化
法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烹饪是在西方世界最具影响和最具特色的烹饪系统,重视烹饪方法和就餐礼仪,是欧美西餐的代表。在某种意义上,对法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就是对法国自身的了解。
家庭是法国社会的黏合剂,大家庭为其成员提供情感和经济上的保障,每个家庭成员都对家庭和其他成员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尽管法国人以浪漫闻名于世,但他们对婚姻却抱有比较现实的态度,家长也非常重视监护孩子的责任。
法国人比较高傲,会对社交圈内、外不同的人士采用不同的行为规则。他们在所有的交往活动中都能表现得温柔、礼貌,而只有在自己家里或亲密朋友之间,才会表现出自我的本来面貌。法国人不易亲近,但一旦相熟,关系就比较稳固。在他们看来,友谊意味着对朋友的责任。
2。社交礼仪
法国人在社交场合惯用握手礼,但亲朋好友之间也流行吻面礼。在法国一定的社会阶层中,吻手礼也颇为流行,不过施吻手礼时,嘴唇不应接触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场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法国人的姓名结构为名前姓后,通常宜称其姓而不道其名,或姓、名兼称,只有亲朋好友之间才直呼名字。
法国流行互赠礼物,圣诞节、新年是送礼的最佳时机。法国人注重礼物所体现出的礼貌和友情,而不是礼物本身的价值,故不宜送过于贵重的礼物,并且初次见面就送礼物也显得不合时宜。法国人高雅、浪漫,喜欢知识性、艺术性礼品,但不宜送刀、剪之类的锐器,鲜花只宜送单数,且有品种方面的禁忌。收礼者会当面打开礼物。
3。餐饮礼仪
法国人极少在自己家里待客,若受到登门做客的邀请,应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法国人极其重视衣着,客人一定要着装正式。应给女主人带上礼物,鲜花、巧克力都受欢迎,但不能赠送玫瑰花、**。客人一定要准时到达,如果没有提前通过电话等向主人解释而迟到超过10分钟,会被视为严重失礼,而南部地区的人对时间的要求没这么严格。
法国人就餐非常讲究礼仪,其餐饮礼仪已经成为西方宴会的经典模式。客人应按主人排定的座次就座;在女主人发出“请用餐”的劝让之后,才可开始进餐。使用刀叉,要一直保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的方式;若暂停进餐,则要把刀叉交叉放在自己的食盘上。不要用刀叉切割色拉,要把生菜卷折之后用叉子进食;吃水果要去皮,切成小块再入口。要把手放到别人看得见的地方,但不能把两肘支在桌上。如果不想喝酒水、饮料,可让自己的杯子保持满杯的状态。用餐完毕,应吃光自己食盘里的所有食物。
4。习俗禁忌
法国人忌讳黄色,对墨绿色也极为反感;他们视孔雀为祸鸟,认为仙鹤是蠢汉和**妇的象征;视**为丧花,认为核桃、杜鹃花、纸花都是不吉利的;忌讳“13”“星期五”;认为称呼老年妇女为“老太太”是一种污辱性语言;忌讳男人向女人赠送香水,那会显得过分亲热,或有不轨企图之嫌。
交谈时喜欢选择历史、艺术等话题,以显示身份、品位;但忌谈个人隐私,对政治、金钱方面的话题也要回避,尤其忌讳谈论科西嘉独立的问题。
(二)德国
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面积约35。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211万,主要是德意志人,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德语为官方语言,首都柏林,国庆日是10月3日。
1。社会与文化
德国人的计划性可谓举世无双,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他们崇尚前瞻性思维,对具体哪一天的哪一具体时间具体做什么事情,都有着明确的计划。这种精心计划,不但为事业的发展,也为个人生活,提供了一种安全感。明晰的规则和条例,使人们对任何事务都有明确的预期,并据此规划自己的人生。他们认为,一旦找到解决某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没有必要再去尝试其他方法。德国人把工作和个人生活严格地区分开来,下班就应该回家;如果加班,只能说明你的工作缺乏计划性。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做事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德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无论公务还是私人交往,都十分注重遵时守约。
德国人以家为豪,认为家是一个使人身心放松、个性充分释放的地方,他们会把家里整理得一尘不染、井井有条,只邀请亲属和密友上门做客。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当德国人出现在公开场合以及与人交往时,讲究举止端庄、态度友好。他们富有责任心,对人敬重适度,事事循规蹈矩。总之,德国人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严谨、可靠、严肃、勤恳,但也有点慢条斯理、刻板和固执。
2。社交礼仪
德国人比较注重礼节,见面问候的形式比较正式。通常采用握手礼,握手时用力较大;亲朋好友见面,往往行拥抱礼。重视头衔,正式场合宜采用“头衔+姓氏”的尊称方式;一般场合可姓、名兼称,或仅称其姓,但不宜直呼其名。
德国人注重送礼,逢重大传统节日、亲朋好友生日或者应邀做客,大都会互赠礼品表达心意。赠送礼品,贵在真情实意,而不是礼品价格的高低,但会非常重视礼品的包装。鲜花、美酒、糖果、工艺品等皆可作为礼物,但德国人不随便接受不熟悉的人的礼品。收礼者会当面打开礼物。
3。餐饮礼仪
应邀做客,一定要准时到达。准时赴约,代表你的计划性强,所以也不能提前到达。如果没有事先给主人打电话解释而迟到超过15分钟,将被视为严重的失礼行为。衣着不需要特别正式,但要十分整洁。客人应给女主人带些礼物,鲜花、巧克力皆可。
非请勿坐,主人可能有座次安排;在女主人示意大家可以用餐之后,才可动手进餐。若是正式宴会,只有在女主人把餐巾铺放在腿上之后,其他人才可开始铺放餐巾。主人会首先祝酒,用餐过程中,主宾会择机回敬主人。刀叉的使用遵从欧洲风格;进餐过程中,不要将双肘支在桌子上;不要切割沙拉中的生菜,应用刀叉把它卷折起来入口;面包卷要直接用手撕着吃;可尽量使用叉子切割食物,这表明食物脆嫩,厨师厨艺精湛。用餐完毕时,应将自己食盘里的食物全部吃净,并把刀叉平行放置于食盘的右侧。
餐会次日,客人应给女主人寄送手写的感谢函,表达对女主人盛情款待的谢意。
4。习俗禁忌
德国人忌讳“13”和“星期五”,若“13”日恰逢“星期五”,则有大难临头之感;认为核桃是不祥之物;忌讳四人交叉握手,认为这是不礼貌的做法;忌讳蔷薇、**,因为它们专用于丧葬仪式;忌讳随便赠送玫瑰花,因为玫瑰花在德国有浪漫的含义;对纳粹党徽图案十分忌讳;对红色以及掺有红色或红黑相间的颜色都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