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探戈艺术的历史与变革心得体会 > 第五章 演绎风格(第1页)

第五章 演绎风格(第1页)

第五章演绎风格

从器乐发展的角度来看,探戈音乐发展的开端应该是从胡里奥·德卡罗开始的。但是我们还应该关注其他演绎风格的价值。

在轰轰烈烈的探戈音乐变革中,胡里奥·德卡罗开创自己演绎风格的同时,奥斯瓦尔多·弗雷塞多也创立了自己的风格。从本质上说,后者更注重音乐的旋律,并且更倾向于在德卡罗所困扰的问题上做文章。德卡罗的一些激烈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弗雷塞多这里却变得非常柔和。作为“上层人士”的弗雷塞多更倾向于创作比较沉稳的作品,节奏自由,随心所欲,他的指挥风格更加直观随性,这对于德卡罗来说都是超前的。在弗雷塞多的眼里,德卡罗也就是一个痞子。

但是,弗雷塞多的这些性格特点也导致了他的作品比较封闭,与其他演奏者的交集不多。然而,他创立的一些演奏和作曲的规则对卡洛斯·迪萨利(CarlosDiSarli)和米歇尔·卡罗(MiguelCalo)这两位重要的大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要对这两个流派的对比做一个总结,可以说胡里奥·德卡罗的作品比奥斯瓦尔多·弗雷塞多的作品更具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居民生活的沧桑感,像拉普拉塔河的景色那样更加刻板抽象。但这两种流派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探戈音乐改革的主流趋势。

除了这两种主要流派,同时期还存在着其他的演绎风格,但这些风格无论是外在表现还是内在精神均相对保守。通过历史对照,在探戈的指挥家中第一次形成了两股非常清晰的对立流派。这两股流派之间发生了非常剧烈的正面交锋。不同风格的流派最终将探戈定义为一种属于拉普拉塔人民的开放音乐题材。这种矛盾的产生并且激化的后果,就是使探戈时代“旧时代”最终画上了句号。不同的探戈演奏分成不同道路:一条是静静的保守者走的,甚至出现倒退;另一条是改革者走的,完全开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流派之间的相互指责越演越烈,最终形成了一条不可调和的鸿沟,但改革者们在加强自己的演绎时,也在接纳新一代的音乐家,他们的演绎风格如同一棵大树一样有组织的生根发芽,这棵树上不停地有新苗子崭露头角。如果乐团没有出现变革,就不可能有这种延续。

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很明确地表明了探戈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的初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已经形成了两个主要枝干,一个枝干从胡里奥·德卡罗开始,另一个从奥斯瓦尔多·弗雷塞多开始。在往后四十年的历程上,两个枝干不断发展,出现分支,每个分支也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在探戈演绎竞技场上,每种演绎风格也均有了自己最终的定位。两棵探戈大树已经繁荣到当代。

图5-1探戈“新时代”的发展轨迹

这两棵大树在“新时代”繁衍了大量的优秀的探戈音乐家。接下来将按照时间顺序简单地介绍18支传统乐团,这也是阿根廷探戈新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团:

译者注

阿根廷探戈乐团的名字通常以乐团最核心的人物命名,通常是乐团的创始人,也是乐团的指挥,但也可能既是指挥又是演奏者。以下乐团列表中,开头的时间是每个乐团创建传统乐团的时间,但此前每位指挥家都组建过乐队。乐团中每个位置的流动性都比较大,有的位置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其他人代替了,有的创建者更是将乐团解散后重新组建,有的则是创建者离开了,但乐团的名字却没有变动。黄金年代是阿根廷探戈最鼎盛的时期,多个流派并存,百花齐放。但每个流派之间的厮杀也非常激烈。

1922年——奥斯瓦尔多·弗雷塞多六重奏乐团(SEXTETOOSVALDOFRESEDO):班多内翁琴:奥斯瓦尔多·弗雷塞多和阿贝尔托·罗德里格斯(Albertuez);小提琴:阿道夫·慕斯(AdolfoMuzzi)和何塞·克雷尔(JoséKoller);钢琴:何塞·玛利亚·里苏提(JoseMariaRizzuti);低音提琴:乌姆贝尔托·科斯坦索(Humbertozo)。

译者注

奥斯瓦尔多·弗雷塞多(1897年5月5日—1984年11月18日),阿根廷探戈代表人物之一,班多内翁琴演奏家、指挥家和作曲家。他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巴特纳尔区,他父亲非常富有,在这个区有多处房产。弗雷塞多曾为了学习班多内翁琴从中学退学,他父亲得知后将他扫地出门。但事实证明儿子是个音乐天才。为此他父亲在家附近给他开了一家咖啡馆,作为他演奏探戈的固定场所。因此他也被称为“巴特纳尔的孩子”。

弗雷塞多的指挥生涯长达60年,他到1980年才退出指挥席。这个乐团从1922年到1925年期间,为胜利和奥德昂两大唱片公司共录制了600首探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他演绎风格异军突起时,包括他的学生在内,弗雷塞多风格依然独树一帜。

弗雷塞多演绎和创作的经典作品非常多,其中比较值得推荐的有:《我的生活》(vidamía)、《老虎》(Tigreviejo)、《辣椒》(pimienta)、《寻找你》(Busdote)、《但是我知道》(Peroyose)、《十一》(Elonce)等。

1923年——胡里奥·德卡罗六重奏乐团(SEXTETOJULIODECARO):班多内翁琴:佩德罗·马菲亚(PedroMaffia)和路易斯·佩特卢瑟里(LuisPetrucelli);小提琴:胡里奥和埃米利奥·德卡罗两兄弟(JulioyEmilioDeCaro);钢琴:弗朗西斯科·德卡罗(FranciscoDeCaro);低音提琴:莱奥波得多·汤姆森(LeopoldoThompson)。

译者注

佩德罗·劳伦茨不久后加入该乐团,替代了佩特卢瑟里,与马菲亚组成了号称史上最强大的班多内翁琴二重奏。

1925年——弗朗西斯科·卡纳罗乐团(ORQUESTAFRANARO):班多内翁琴:卡洛斯·马尔库西(arcucci)和胡安·卡纳罗(Juanaro);小提琴:弗朗西斯科·卡纳罗(Franaro)和阿赫西拉奥·菲拉萨诺(AgesilaoFerrazzano);钢琴:菲奥拉万提·迪西科(FioravantiDiCicco);低音提琴:拉法埃尔·卡纳罗(Rafaelaro);架子鼓:罗穆阿尔多·罗默洛(RomualdoLomoro)。

译者注

弗朗西斯科·卡纳罗(1888年11月28日—1964年12月14日),出生在乌拉圭,1940年入阿根廷国籍。探戈代表人物之一,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是阿根廷音乐作曲家和创作家协会创始人,也是探戈在欧洲的主要推广人之一。

弗朗西斯科·卡纳罗是阿根廷探戈史上最为多产的音乐人之一。无论是创作还是其乐团录制的作品,卡纳罗的风格非常独特。他创作的米隆加作品深受广大探戈舞者喜爱。如《没有像我故乡那样的土地》(nohaytierraia)、《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米隆加》(LamilongadeBuenosAires)、《有人议论我》(sedicedemi)等。他的华尔兹作品,《我不知道你的双眼对我做了什么》《蓝天之下》(Bajoelcieloazul)、《爱之夜》(Nochedeamor)、《金子般的心》(deoro)、《做梦而已》(So?arynadamas)等。卡纳罗的音乐最适合探戈的初学者,不仅旋律优美,节奏也很鲜明。

图5-2弗朗西斯科·卡纳罗乐团

1926年——佩德罗·马菲亚六重奏乐团(SEXTETOPEDEROMAFIA):班多内翁琴:佩德罗·马菲亚和阿尔弗雷多·德弗朗科(AlfredoDeFranco);小提琴:埃尔维诺·瓦尔达罗(ElvinoVardaro)和埃米利奥·普格里西(EmilioPuglisi);钢琴:奥斯瓦尔多·普格列瑟(OsvaldoPugliese);低音提琴:弗朗西斯科·德洛伦佐(FranciscoDeLorrenzo)。

译者注

佩德罗·马菲亚(1899年8月28日—1967年10月16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班多内翁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和阿尼巴尔·特洛伊罗、阿斯托尔·皮亚佐拉并称探戈三位最伟大的班多内翁琴演奏家。马菲亚创作的经典作品有《我建议你把我忘了》(Teaeolvides)、《蝴蝶》(Lamariposa)、《悲伤》(Triste)等。

1926年—卡洛斯·迪萨利六重奏乐团(SEXTETOCARLOSDISARLI):班多内翁琴:胡安·奥特罗(JuanOtero)和蒂拖·兰多(TitoLandó);小提琴:何塞·佩科拉(JoseD。Pécora)和埃克托尔·乐发勒(HectorLefalle);钢琴:卡洛斯·迪萨利;低音提琴:卡普罗(Capurro)。

1927年—安瑟尔莫·阿雷塔六重奏乐团(SEXTETOAA):班多内翁琴:安瑟尔莫·阿雷塔和何塞·纳瓦罗(JoséNavarro);小提琴:胡安·达里恩佐(JuanD’Arienzo)和胡安·库埃尔沃(JuanCuervo);钢琴:路易斯·维斯卡(LuisVisca);低音提琴:阿尔弗雷多·科尔雷托(AlfredoCorleto)。

热门小说推荐

苟在四合院捡漏
梦的边缘看雪苟在四合院捡漏
...
天域苍穹
风凌天下天域苍穹
...
玄天武帝
别碰我的鱼玄天武帝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