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外国文学史上册思维导图 > 二玩偶之家(第1页)

二玩偶之家(第1页)

二、《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圣诞节的前夕,律师海尔茂的家里充满了欢乐与幸福。他的妻子娜拉漂亮活泼,海尔茂称她为“小鸟儿”“小松鼠”,[11]结婚8年来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过了圣诞节,海尔茂将升任银行经理了,娜拉格外高兴,把好朋友林丹太太也请到家里做客。林丹太太让娜拉向海尔茂求个情,帮她在海尔茂的银行里找一份工作。恰好海尔茂正准备辞退一个名叫柯洛克斯泰的职员,因此,就决定让林丹太太接替柯洛克斯泰。不巧的是,几年前,海尔茂患了重病,那时,他地位低下,收入少,娜拉为了给海尔茂治病,只好向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钱。柯洛克斯泰要娜拉的父亲做保人在借条上签字,而当时娜拉的父亲正身患重病,无法拿到他的签名。出于无奈,她就伪造了父亲的签名,借到了这笔钱。但娜拉一直把此事瞒着海尔茂,因为海尔茂最恨向人家借钱。柯洛克斯泰获悉海尔茂要辞退他,就写信给海尔茂,把娜拉借钱的事都说了出来。开始,娜拉以为,海尔茂知道真情后定会原谅自己,甚至还可能出来承担全部责任。谁知海尔茂看了信后,就大发雷霆,骂娜拉是个道德败坏、撒谎、下贱的女人。娜拉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站着的这个人是海尔茂。林丹太太是柯洛克斯泰从前的情人,在她的劝阻下,柯洛克斯泰表示不再加害于娜拉,并将以前娜拉冒名签字的借据还给她。这时,海尔茂看到自己的名誉地位保住了,立刻又变得和蔼可亲起来,亲切地称娜拉是“小鸟儿”“小松鼠”。可是,经过这一场风波,娜拉看透了丈夫那虚伪自私的灵魂,看清了她自己在这个家庭中不过是丈夫的玩偶;她现在觉得,结婚8年来,她没有一天做过和海尔茂平等的人。于是,她毅然决定:离开这个“玩偶之家”。海尔茂再三苦苦挽留也无济于事。只听见楼下的门“砰”的一声,娜拉走了。

全剧的矛盾冲突在娜拉和海尔茂之间展开。娜拉是一个具有民主倾向的叛逆女性,是争取妇女解放的典型;海尔茂是男权思想的体现者,是那个社会的道德、法律、宗教传统的维护者。这个剧本尖锐的戏剧冲突,集中体现为思想冲突,并且,这种冲突由个人的性质转为社会的性质,由内部的冲突扩大为外部的冲突。所以,弄清这两个形象之间思想和性格上的对立因素,不仅是理解这两个形象的关键,而且还有助于剖析和把握全剧的主题。

海尔茂和娜拉思想和性格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海尔茂是虚伪自私的市侩,娜拉则是真诚而富有同情心和高尚品格的人。海尔茂似乎很爱自己的妻子,对娜拉满口的甜言蜜语。他说夫妻应当分挑重担,并且,他常常盼望有一件危险的事威胁着娜拉,好让他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娜拉。但到真正出了事时,他却是另一副面孔,和之前判若两人。他怒骂娜拉是“下贱女人”还不够,还不准娜拉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可见,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他爱妻子是口是心非。他解雇柯洛克斯泰,那无非是因为柯洛克斯泰是他大学的同学,知道他的底细并且常常叫他的小名。所以,从海尔茂对待娜拉伪签名一事的态度上,从解雇柯洛克斯泰的动机上,都表明他是一个虚伪、自私的家伙。

相反,娜拉真诚、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富于同情心。她同情在严寒天气里为她挑东西的脚夫,加倍算给他工钱;当林丹太太求她帮助找个工作时,她满口答应,尽力帮助;为了治丈夫的病而假签名借钱,突出反映了她对丈夫的体贴和忠诚;她费尽心机节省家庭开支,甚至还夜里干抄写工作,挣几个钱,为的是尽早偿还债务;当伪造签名的事将要败露时,她曾决定牺牲自己,甚至以自杀来保全丈夫的名誉。这些都表现出她是以真诚之心对待一切的,她的品格是高尚的。

其次,在爱情和家庭观念上,海尔茂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娜拉则是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追求者。海尔茂喜欢娜拉,只是因为她是个好看的“纸娃娃”,是一个玩偶,所以他叫娜拉为“我迷人的小东西”“我迷人的小妖精”。既然是玩偶,就不许有自由的意志,一切要听从他,由他来支配。在他看来,妻子对丈夫只有责任,而没有任何权利,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娜拉被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和附属品。正如娜拉所揭发的那样,“跟你在一块儿,事情都归你安排,你爱什么我也爱什么……这些年我在这儿简直像个要饭的叫花子,要一口、吃一口……我靠着给你耍把戏过日子。”在海尔茂眼里,男女是不能享受平等权利的,女人可以为男人做出牺牲,而男人则不行。他曾直接对娜拉说:“男人不能为他爱的人牺牲自己的名誉。”开始,娜拉没认识到自己的地位。觉醒后,娜拉就不愿再过玩偶生活了,她提出了男女平等的主张。娜拉要出走,海尔茂又企图用贤妻良母那一套来说服她。但娜拉说:“这些话现在我都不信了。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这表达了她要和旧传统观念决裂、冲出家庭牢笼的决心。因此,在爱情和家庭观念上,如果说海尔茂代表了一种落后的男权主义思想,那么,娜拉则代表了进步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壁垒分明,不可调和。

最后,海尔茂是现实社会制度的卫道士,娜拉则是它的叛逆者。海尔茂在娜拉要出走时,就搬出道德、宗教和法律来压迫娜拉,他把这一切都视为是天经地义的。他认为,宗教能拯救人的灵魂,犯过过失的人就应当认罪,要“甘心受罪”,也就是说,娜拉应当认罪。娜拉则提出反对说:“不瞒你说,我真的不知道宗教是什么,‘尽管’牧师告诉过我宗教是这个,宗教是那个。‘实际上’牧师对我们说的那套话,我什么都不知道。”“等我离开这儿一个人过日子的时候,我也要把宗教问题仔细想一想。我要仔细想想牧师告诉我的话究竟对不对,对我合用不合用。”这是她对宗教合理性的大胆质疑。海尔茂认为,现实社会的法律是神圣的、合理的,他还用法律来威胁娜拉。娜拉则公开对这种法律提出抗议,认为它是“笨法律”。她说:“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可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父亲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女儿给他省去烦恼。丈夫病得快要死了,法律不许他妻子想法子救他的性命!我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可见,在对待资产阶级法律、宗教的态度上,海尔茂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卫道士,而娜拉则是这个社会的叛逆者。

娜拉和海尔茂是思想、性格决然不同的两种典型。在剧中,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首先表现为思想冲突。通过对这种冲突的描写,该剧撕下了男权社会家庭关系中温情脉脉的面纱,暴露了建立在大男子主义统治基础上的虚伪的夫妻关系。剧本告诉人们,在一个极度专制却又涂上玫瑰色彩的男权社会里,女人只是供男人赏玩的摆设,而男人们总是搬出一大通堂而皇之的理论来捍卫他们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玩偶之家》上演后,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尤其是戏剧的结尾,娜拉出走时那砰然一响的关门声,久久在欧洲社会上空回响。娜拉出走的进步意义在于:它向男权主义提出了公开挑战,向社会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同时也向男权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抗议。

作为最出色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体现了“社会问题剧”的基本特征。

第一,严峻的真实。“社会问题剧”所写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人和事,矛盾冲突就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组织戏剧冲突时,总是把人物性格和事件的发展跟现实生活紧紧地结合起来,这样,在整个舞台上展现的就是日常生活。《玩偶之家》中,娜拉和海尔茂有生活原型,他们之间冲突的爆发乃是现实生活中的妇女、法律、道德、宗教等问题的集中反映。剧中人物性格和剧情的发展十分自然真实,合情合理,合乎生活逻辑。

第二,“追溯法”(或“回顾法”)的运用。所谓“追溯法”,就是不把跟主要情节有关的人和事直接在舞台上加以表现,而是在主要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等方式交代出来;这样,就使过去的情节和现在的情节交织起来,以过去的情节推动现在的情节,甚至现在的情节只是过去情节的结果。“追溯法”是易卜生在继承发展古希腊悲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方法,而此种方法的运用使其剧本在结构上形成了简练、集中的独特风格。《玩偶之家》描写的是7年前后的事,但实际上在舞台上表现的只是三天左右的时间内发生的事。大幕一拉开,虽然我们看到的是圣诞节前夕娜拉家里欢度节日的美好场景,然而实际上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非常时期,娜拉假签字的事隐瞒了7年,如今即将暴露。而这件事,是通过林丹太太上场后通过追溯法交代的。柯洛克斯泰的一封信令娜拉和海尔茂的矛盾冲突爆发,冲突的结果是娜拉出走。这里,假签字是过去的事,林丹太太的到来,柯洛克斯泰的揭发则是现在发生的事,海尔茂和娜拉冲突、决裂既是现在的事,又是过去事件的结果。可见,现在的事推动了过去事件的发展,带来了过去事件的结果。

运用追溯法构建戏剧冲突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使剧情简练、集中紧凑。次要的情节仅仅通过人物对话就交代清楚,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简洁,突出了主要情节。其次,有利于戏剧冲突的迅速发展,把描写的重点落在一触即发、途穷匕首见的关键时刻。《玩偶之家》一开始就直接表现结果,戏一开始矛盾马上要爆发,**即将到来,剧情的节奏快,冲突的进展迅速,扣人心弦。最后,有利于在矛盾中表现人物性格。在假签字一事公开之前,出现在观众眼前的娜拉是一个热情、真诚的贤妻良母,海尔茂则是所谓的“正人君子”。事情一公开,也即矛盾冲突一爆发,两个人物就被放在了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性格得到了成功的刻画。

第三,将“讨论”带进戏剧,富有辩论色彩。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很注重在作品中提出重大的社会问题,让剧中人物展开争辩,进而表述作者本人的态度。讨论的展开和剧情的发展紧密结合,讨论的内容渗透在剧情之中,使戏剧带上了论辩的色彩,具有引人入胜的逻辑力量。第3幕的辩论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讨论不仅涉及男女平等问题,而且涉及宗教、社会制度、法律、道德、责任义务、人权等问题。易卜生把讨论带进戏剧,既激发了读者和观众探讨问题的**,将观众与剧中人合二为一;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议论性与戏剧性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戏剧模式。

第四,运用细节和人物动作刻画人物心理。戏剧人物的心理活动常常是通过人物的独白或旁白来表现的,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不轻易用独白和旁白,而是通过人物动作、细节来表现。比如,“信箱”这个细节,“跳舞”这个动作,反映了娜拉紧张、焦急的心理。柯洛克斯泰将揭露娜拉假签字一事的那封信投到了海尔茂的信箱,信箱的钥匙只有海尔茂有。海尔茂回来后要去开信箱,娜拉紧张到了极点。这时,娜拉用狂乱的跳舞来阻止海尔茂开信箱,狂舞恰好是娜拉心乱如麻内心世界的表露。作者运用这个强烈的动作,表现人物复杂而激动的内心活动,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思考题:

1。易卜生的主要剧作有哪些?

2。何谓“社会问题剧”?

3。分析娜拉与海尔茂冲突的形成。

4。简析《玩偶之家》的结构艺术。

5。谈谈易卜生在欧洲戏剧史上的意义。

原典选读

《玩偶之家》(节选)

(挪威)易卜生

第三幕

[还是那间屋子。桌子摆在当中,四面围着椅子。桌上点着灯。通门厅的门敞着。楼上有跳舞音乐的声音。

……

娜拉你累了吧,托伐?

海尔茂一点儿都不累。

娜拉也不想睡觉?

海尔茂一点儿都不想。精神觉得特别好。你呢?你好像又累又想睡。

娜拉是,我很累。我就要去睡觉。

海尔茂你看!我不让你再跳舞不算错吧?

娜拉喔,你做的事都不错。

海尔茂(亲她的前额)我的小鸟儿这回说话懂道理。你看见没有,今儿晚上阮克真高兴!

娜拉是吗?他居然很高兴?我没跟他说过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