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外国文学史上册电子版 > 三高老头(第1页)

三高老头(第1页)

三、《高老头》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优秀作品之一。就思想内容而言,它展示了《人间喜剧》的中心图画;在艺术上,它标志着巴尔扎克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正是从这部作品开始,巴尔扎克开始使用人物再现法。

小说主要写高老头和他的女儿的故事,以及拉斯蒂涅的故事。小说以“高老头”命名,但又以拉斯蒂涅的经历和见闻贯穿全书,这个人物在情节结构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成了小说的主人公。小说通过高老头的悲剧和拉斯蒂涅走向堕落的故事,形象地反映了资产阶级最终取代封建贵族阶级的历史进程,深刻地揭示出金钱腐蚀人的灵魂、毁灭人的天然情感、破坏人的一切正常关系的严峻事实,象征性地表现了人类历史进程中文明进步与人性异化的悖谬现象。在《人间喜剧》中多次出场的拉斯蒂涅是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形象,《高老头》这部小说所展示的乃是其野心家性格形成的过程。拉斯蒂涅的野心家性格是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受物质环境的刺激,野心萌发。拉斯蒂涅出身于外省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为了供他到巴黎上大学,家里人省吃俭用,就盼望着他有朝一日能重整家业。刚到巴黎时,他是一个有才气、有热情的有志青年,那时的他只想好好念书,将来做一个清正的法官,按部就班地进入上层社会。但在巴黎生活不到一年,观念就发生了变化。他住的那个寒酸破败的伏盖公寓和纸醉金迷的巴黎上流社会之鲜明的对照,引发了其内心的强烈**。暑假回家,乡下人简陋的生活,家里贫困的景象,使他内心矛盾加剧。他对勤奋学习、做清正法官的人生规划失去了信心。此后,鲍赛昂夫人将他带进上流社会,让他目睹了豪华风雅的生活,这更进一步刺激了他的欲望,坚定了他向金钱王国进攻的决心。

第二阶段:受“人生三课”的教育走向堕落。拉斯蒂涅先是向雷斯多伯爵夫人进攻,谁料在她家碰了一鼻子灰。向远房表姐鲍赛昂夫人请教时,情场失意的社交界王后怀着满腹的屈辱与怨怒向他解剖了这个社会。她指出,要往上爬,就要善于运用“心狠”“女人”“作假”三件法宝。这个社会是傻子和骗子的集团,只有以牙还牙方能生存立足。她的训导使拉斯蒂涅大受启发,这就是他所受的第一堂极端利己主义的人生哲学课。和拉斯蒂涅住在一起的在逃苦役犯伏脱冷,充当了他的第二个引路人。伏脱冷指出,这个社会“有财便是德”,所有的人都像“一个瓶子里的蜘蛛”你吞我,我吞你。他劝拉斯蒂涅,要想往上爬就得“大刀阔斧地干”,“不能心慈手软”,“人生就那么回事”。伏脱冷比鲍赛昂夫人更**裸地从反面指出了这个社会寡廉鲜耻、金钱万能的本质。这是他所受的第二堂人生哲学课,它促使拉斯蒂涅朝野心家道路上不断迈进。

在拉斯蒂涅尝试着去满足欲望的过程中,他周围接连发生了三幕人生悲剧。伏脱冷精明强干,结果被米旭诺老小姐出卖,锒铛入狱。鲍赛昂夫人曾红极一时,最后被情人阿瞿达侯爵抛弃,含泪告别了上流社会。高老头为两个女儿献出了自己的所有财产,最终像野狗一样死去,女儿女婿们谁也不去看他。这三幕悲剧一幕比一幕惊心动魄,担任导演的都是金钱。它们构成了对拉斯蒂涅的第三堂人生哲学课。拉斯蒂涅从中更深地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确实如伏脱冷等所说的那样,美好的灵魂是无法生存多久的。

拉斯蒂涅就是这样在物质环境的刺激下,在“人生三课”的教育下,经过良心与野心的激烈搏斗,完成了其野心家性格发展的过程,从一个没落的贵族子弟变成了资产阶级野心家。作为贵族子弟资产阶级化的典型,小说通过对其堕落过程的细致描写,反映了金钱对青年的腐蚀作用和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具有典型意义。在拉斯蒂涅身上,包含了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既同情又谴责的矛盾心情。

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观念的商业资产者典型。在大革命前,他是面条商,大革命期间靠囤积粮食,打击同行,很快就成了拥有两百万家产的暴发户,但他在家庭观念上却有浓厚的封建伦理观念。在妻子去世后,他把全部的感情都投放到两个女儿身上,让她们的生活奢侈得如同公爵的情人。女儿们出嫁后,他又把自己的家产分给她们。但是,当他手中无钱、病入膏肓时,女儿女婿们把他当作榨干的柠檬扔掉了。高老头对女儿的爱可谓是一片痴情,甚至达到了荒谬的程度。他用金钱培养了女儿的金钱观念和利己主义人生观,他自己也成了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牺牲品。通过这个形象,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和金钱的罪恶做了极为深刻的揭露。

作为一个艺术形象,高老头是复杂的。从经济状况看,他是资产阶级暴发户;从道德观念上看,他又有封建宗法社会的家族观念。可是在当时的金钱世界里,他的两个女儿的金钱观念已取代了宗法式的父女情感。她们爱父亲,主要是爱他的钱,钱没了,父女感情就断了。因此,高老头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观念战胜的悲剧。巴尔扎克将高老头的“父爱”与其两个女儿的拜金意识在对照中展开描写,否定和谴责了金钱的罪恶。巴尔扎克希望用这种“伟大的父爱”去改善人欲横流、天伦泯灭的社会现实,这当然是不切实际的。

鲍赛昂夫人是在资产阶级势力逼攻下走向衰亡的贵族典型。她出身贵族名门,才貌出众,乃巴黎社交界的“领袖”。她家的舞厅是巴黎贵族云集之地,是贵族权势的象征。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她的地位不断受到威胁。她感受到了时局的危机,但又不甘罢休。她恐慌地抓住阿瞿达侯爵,以便借此保全自己的荣誉和地位,但阿瞿达终于为娶一个有四百万法郎陪嫁的资产阶级小姐而抛弃了她。最后,她无可奈何地含泪告别了上流社会,退隐乡下。她的悲剧展示了贵族阶级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

伏脱冷是资产阶级野心家形象。在《高老头》中,他是在逃的苦役犯,某个高级盗窃集团的核心成员,堪称一个尚未得势、正在发家的资产者。他对这个社会了如指掌,因而善于用以恶制恶、以反道德对抗缺道德。在《高老头》中,他既是这个社会罪恶的揭发者、反抗者,同时又是社会罪恶的制造者,其思想本质是**裸的极端利己主义。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追溯了资产阶级的发家过程。

《高老头》在艺术上集中地体现了巴尔扎克小说的基本风格。

精细地描摹物质环境,为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服务。主人公拉斯蒂涅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野心家性格的,其余人物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也都有环境的依据。由于巴尔扎克十分强调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关系,因而,《高老头》不仅通过复杂的情节来揭示人物所处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还精确细致地描写出风俗画式的物质环境,揭示“物”对人的精神——心理的侵蚀作用。作者对伏盖公寓的描写是精确而细致的,人们从寓所的“集体饭厅”这一角,就可窥见公寓的全貌。饭厅是伏盖公寓房客活动的中心场所,作者精确细致地描绘饭厅,也便是在界定生活于其间的人的社会身份和精神面貌。透过这幅“毫无诗意”的寒酸的餐厅图画,我们就可以窥见就餐者的灵魂。小说对鲍赛昂府的描写也是精细的,其富丽堂皇与伏盖公寓的寒酸恰成对照,活动于其间的人也就有另一番精神面貌。

环境的描写只是为性格刻画提供了客观依据,更重要的还在于性格描写本身。巴尔扎克认为,塑造典型必须表现出某类人物“最鲜明的性格特征”。为此,他在刻画性格时,紧紧抓住某个重要人物的某种炽烈的情欲进行反复描写,使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受这种情欲驱使。拉斯蒂涅始终受着金钱欲望的吞噬;高老头日夜渴望着父女之间爱的情感,因而被人们称为“父爱的典型”;鲍赛昂夫人企求的是贵族荣誉与地位。他们各自为某一情欲所驱使,也就显示出了各自的个性。

巴尔扎克非常善于运用经济细节、肖像细节、行为细节、语言细节等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例如,高老头在伏盖公寓的生活费数字是逐步下降的;在伏盖太太心目中,他的身价和人格也就随之下降,因此她对他的称呼也由“高里奥先生”“高老头”再变为“老熊猫”“老混蛋”。这里的经济细节和语言细节,活画出了伏盖太太充满金钱铜臭的灵魂。伏脱冷第一次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也使得这个黑社会铁腕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呼之欲出。

《高老头》的结构很有代表性。小说写了拉斯蒂涅的堕落、高老头的惨死、伏脱冷的再度被捕、鲍赛昂夫人的退出巴黎、泰伊番小姐的遭遇、米旭诺和波阿莱良心的出卖、大学生皮安训的义举以及伏盖太太的活动等8个故事,其中拉斯蒂涅与高老头这两组故事是中心。这些线索不是独立存在、孤立发展的,而是相互纠缠、彼此推动的,从而使情节不断向前发展。其间,拉斯蒂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由此8条线索编织成了一张有机的情节网。这是典型的巴尔扎克式小说结构模式。

思考题:

1。简述《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

2。《人间喜剧》是怎样体现“巴尔扎克式”现实主义风格的?

3。以拉斯蒂涅形象为例,谈谈巴尔扎克的人物塑造如何体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现实主义原则。

4。你怎样评价高老头的“父爱”?

5。简述巴尔扎克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原典选读

《高老头》(节选)

(法国)巴尔扎克

第三章初见世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