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粹派的史学主张 > 一夷六艺于古史(第2页)

一夷六艺于古史(第2页)

[11]刘师培:《孔子作春秋说》,《左盦集》卷2,见《刘申叔先生遗书》,第37册。

[12]章太炎:《驳皮锡瑞三书》,见《章太炎全集》(四),20~2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3]刘师培:《经学教科书》,第1册,第5课,见《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1936年宁武南氏铅印本。

[14]章太炎:《今古文辨义》,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1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15]邓实:《国学通论》,载《国粹学报》,第1年,第3期。

[16]章太炎:《今古文辨义》,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1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17]诸祖耿:《记本师章公自述治学之功夫及志向》,载《制言》,第25期。

[18]刘师培:《经学教科书》,第1册,第8课,见《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宁武南氏铅印本,1936。

[19]周予同先生分经学为:西汉今文学、东汉古文学、宋学三大派。见《经学历史·序言》,北京,中华书局,1959。

[20]戴震:《古经解钩沈序》,见《戴震集·文集》,卷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1]简朝亮:《尚书集注述疏序》,载《国粹学报》,第5年,第4期。

[22]孙诒让:《周礼正义序》,载《国粹学报》,第3年,第7期。

[23]皮锡瑞:《经学历史》,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24]章太炎:《经的大意》,见吴齐仁编:《章太炎的白话文》,泰东图书局,1921。

[25]刘师培:《经学教科书·序例》,见《经学教科书》,第1册,第2课,《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宁武南氏铅印本,1936。

[26]邓实:《经学篇第一·六经皆史》,载《国粹学报》,第2年,第5期。

[27]马叙伦:《史学总论》,载《新世界学报》,1902年,第1期。

[28]林獬:《新儒林外史》,载《中国白话报》,第21~24合期。

[29]邓实:《国学讲习记》,载《国粹学报》,第2年,第8期。

[30]章太炎:《与人论朴学报书》,见《章太炎全集》(四),153页。

[31]章太炎:《经的大意》,见吴齐仁编:《章太炎的白话文》。

[32]章太炎:《与人论朴学报书》,见《章太炎全集》(四),154页。

[33]章太炎:《与简竹居书》,载《国粹学报》,第7年,第8期。

[34]章太炎:《经的大意》,见吴齐仁编:《章太炎的白话文》,泰东图书局,1921。

[35]章太炎:《清儒》,《訄书》重订本,见《章太炎全集》(三),158~15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6]章太炎:《与王鹤鸣书》,载《国粹学报》,第6年,第1期。

[37]邓实:《国学讲习记》,载《国粹学报》,第2年,第8期。

[38]章太炎:《与王鹤鸣书》,载《国粹学报》,第6年,第1期。

[39]章太炎:《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载《国粹学报》,第3年,第12期。

[40]章太炎:《祝辞》,载《国粹学报》,第4年,第1期。

[41]《国粹学报明年之特色》,本刊第5年,第13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