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民族体育课是什么课 > 第二节 网球的基本技术(第1页)

第二节 网球的基本技术(第1页)

第二节网球的基本技术

一、握拍技术

(一)握拍术语

1。手掌根:即小鱼际所在的部位。

2。食指下关节:即食指掌指关节腹面所在部位。

3。手指垫:即拇指指间关节腹面所在部位。

(二)握拍技术

传统的握拍方式有三种,即东方式、大陆式和西方式。

1。东方式握拍法

东方式握拍法因广泛使用于美国东部的沙土场地而得名。分正手和反手两种握法。东方式正手握拍法:亦称“握手式”握拍法。

①动作要领

东方式正拍握拍法:左手先握住拍颈,使拍子与地面垂直,手掌垂直于地面,手握拍柄,好像与人握手。故亦称“握手式”握拍法。准确地说,用右手掌根与拍柄右上斜面贴紧,拇指垫握住拍柄的左垂直面,食指微离中指,食指下关节压住拍柄右垂直面。由此拇指与食指成“V”形,对准拍柄的右上斜面和左上斜面的上端中间。

东方式反拍握拍法从正拍握法把手向左转动(即把拍子向右转动),使拇指与食指成“V”形,对准拍柄左上斜面与左垂直面的中间条线。用手掌根压住拍柄的左上斜面,拇指贴在左垂直面上,食指下关节压在右上斜面上。

②使用特点与注意事项

该握拍法非常适宜底线正、反拍击球,同时对各种高度的来球及各种旋转球的打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用东方式反拍握拍法进行发球及发球上网、网前截击球时不用再转换握拍。虽然东方式正、反拍握拍法转动不大,但当球打到身体的另一侧(即正拍或反拍区)时,必须变换握拍法去迎击球。注意变换握拍开始于准备动作,用左手扶住球拍颈部,在球拍向后摆动准备击球之前,握拍必须调整完毕。

2。大陆式握拍法

这种握拍法起源于欧洲大陆,故得此名。适合于臂力、腕力都较强的人。

①动作要领

与东方式握拍法不同,大陆式握拍法在进行正、反拍击球时都无须变换握法。握拍时用手掌根贴住拍柄上的平面,食指与其余三指稍微分开,食指上关节聚贴在右上斜面上,拇指垫贴在拍柄的左垂直面上。

②使用特点与注意事项

由于该握拍法无须变换握拍位置,所以具有简便灵活的特点。适合处理低球,对上网截击也很有利。但对于腰部以上的来球,不易控制拍面,故打高球不太方便,同时也打不出强有力的上旋球。

3。西方式握拍法

此握拍法是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的水泥硬地球场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握法的正反手击球都使用网拍同一个面,在软式网球中多采用这种握法,用这种握法,在打反弹球时,正手能打出强劲的上旋球,反手多打斜球。特别适合打跳球和齐腰高球,但对截击球和低球,特别是反手近网球,极不方便。因此这种握法在现在的硬式网球中逐渐被淘汰,已经很少有人使用,在优秀的网球选手中几乎见不到了。

①动作要领

西方式正拍握拍法手掌心朝下,手掌的大部分放在拍柄的底部,手掌根贴在拍柄的右下斜面上,拇指压在拍柄的上部手面,食指的下关节握住拍柄的右下斜面。拇指与食指的“V”形对准握柄的右垂直面。握拍的形状好似“一把抓”。

西方式反拍握拍法是在西方式正拍握拍法的基础上,把球拍上下颠倒过来,用同一拍面击球或手腕顺时针转,使拇指与食指的“V”形对准拍柄的左垂直面,食指下关节压住拍柄的上部手面,手掌根贴在左上斜面。

②使用特点与注意事项

该握拍法有利于抽击出强有力的上旋球,特别适合打腰部及腰部以上的来球。由于握拍手在球拍柄的下方,所以对比较低的来球,正、反拍都比较难处理。

二、发球技术

在现代网球运动中,发球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是唯一由自己掌握的击球法。它可以不受对方制约,在较大的程度上能够发挥出个人的特点来控制对方,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因此,要求运动员必须比较全面地掌握各种发球技术,以便在比赛中争取主动。

(一)动作要领

1。全身放松,侧身站立在端线外中场标记近旁(单打),左肩对着左边网柱,面向右边网柱,两脚分开约同肩宽,左脚与端线约呈45°,右脚约与端线平行,重心在左脚上,身体自然前倾。左手持球,轻托球拍在腰部,拍头指向前方。呼吸均匀,精神集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