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民族体育课是什么课 > 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第3页)

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第3页)

对于缺乏运动或饥饿者,不能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4。运动性贫血

贫血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面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正常人的血红蛋白量为:男性12~16g100mL,女性11~15g100mL。判断运动性贫血的标准为: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g100mL,女性低于10。5g100mL,14岁以下的少年低于12g100mL。

(1)原因及症状

运动性贫血的主要症状有:乏力、倦怠、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在安静状态下以上症状很少出现,一般在运动负荷加大时症状表现明显。最常见的是面色苍白、嘴唇发紫。

(2)处理

轻度贫血(即男性为12~10g100mL,女性为11~9g100mL)时,可边治疗边训练,如果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0g100mL,女性低于9g100mL,则应停止训练,进行治疗。

(3)预防

运动中应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原则,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5。过度紧张

(1)原因

马拉松运动员过度紧张的现象在比赛中是屡见不鲜的,它是由于运动员训练水平低下,运动量一时过大,比赛经验不足,身体状况不佳及患病初愈等情况下参加比赛造成的。

马拉松运动员过度紧张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比赛途中或比赛终点,其征象为脸色苍白、脉搏快而弱、血压降低、头晕、头痛,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右季肋部及心前区疼痛,甚至昏厥等现象。

(2)措施

一旦发现运动员过度紧张,可使患者平卧休息、保暖、服糖水。个别重者可针刺人中穴及进行人工呼吸,静脉注射25%~50%的葡萄糖溶液。

(3)预防

对过度紧张的预防,主要是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提高训练水平,特别要注意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运动员患病或机能状况不佳时不要参加比赛,在比赛中要注意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在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6。运动性血尿

在马拉松训练或比赛后,有些运动员可能出现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但运动员的自我感觉良好,无其他症状,各项肾脏功能检查、血液化验及X光检查均为正常,绝大部分运动员出现血尿的持续时间短,一般在24小时内均恢复正常,最迟在36小时内恢复正常。

(1)原因

发生运动性血尿可能是因为在坚硬的马路上跑步,使肾脏长时间震动,导致红血球从肾小球中渗出引起的,运动员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腰部猛烈屈伸,也易造成肾脏被挤压及肾血管被牵扯、扭曲,使肾脏静脉压力增高,造成红血球从肾小球中渗出,引起运动性血尿。

(2)措施

一旦出现运动性血尿,首先应减小运动量,症状能随之逐渐减轻,以至消失。如减小运动量后仍不消失,那就应该停止训练,进行必要的治疗。西药可注射安络血、止血敏、三磷酸腺苷、辅酶A和维生素B12,口服维生素C、K等,中药可注射牛西西,或服用清热利湿、补血凉血为主的药物。

特别应注意区别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血尿和运动性血尿,以免延误治疗。

7。运动性蛋白尿

在剧烈的马拉松训练或比赛后,运动员尿中出现大量的尿蛋白,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目前对于运动性蛋白尿的原因还未有统一全面的答案,近年来世界上有人认为蛋白尿的出现,其重要原因是运动时肾血管缩小,从而引起血液流动停滞,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从而使蛋白质在肾小球膜被滤过。

过去一直认为运动性蛋白尿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健康无碍,也不影响运动训练。近年来国外有人对运动性蛋白尿进行了追踪观察及肾脏检查,发现其中有40%的运动员的主观感觉较差,同时还有某些疾病及过度疲劳的征象,因此认为运动性蛋白尿不能传统地认为是生理性的。

运动后出现蛋白尿时,其尿蛋白的数量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运动量大小及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时的紧张程度有关。

思考题

1。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2。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参考文献

1。罗兴华,主编。科学健身新概念[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2。姚鑫,主编。健康教育[M]。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2001。

3。季成叶,主编。体质自我评价和健康运动处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冉强辉。室内健身健美200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