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族院校公共体育教程 > 第二节 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的步骤与方法(第1页)

第二节 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的步骤与方法(第1页)

第二节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的步骤与方法

体能锻炼计划的制订步骤包括:一般调查、临床检查和功能检查、体能测验及状态诊断、制订体能锻炼计划、体能锻炼中的医务监督、修改实施计划和调控。

一、一般调查

通过一般调查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状况。一般调查有问卷调查和个别交谈的形式。调查内容应包括:询问有无病史及健康状况、了解运动史、了解体能锻炼的目的和了解其社会环境条件等。

(一)了解有无病史及健康状况

询问有无病史及健康状况应包括:既往有无病史,家族病史,学生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目前的健康状况,女性须了解月经史等状况。

(二)了解运动史

调查中应了解学生的运动经历、运动爱好和特长,目前体能情况(是否经常参加锻炼、重要运动项目、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中后期的身体反应等),在运动中是否发生过不适或运动损伤等。

(三)了解参加体能锻炼的目的

应了解学生参加体能锻炼的明确目的及通过锻炼提高体能的期望等。

(四)了解社会环境条件

了解参加体能锻炼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营养、住房和学校距离),街道的体育设施条件和学校可用来锻炼的运动设施及条件、有无体能锻炼的同伴及指导,等等。

二、临床检查和功能检查

体能锻炼前的临床检查主要包括:运动系统的检查、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呼吸系统的检查、神经系统的检查等。

(一)运动系统的检查

1。肌肉力量的检查和评定

(1)肌肉力量的检查方法

①手法肌力测试。手法肌力测试是最早应用的肌肉力量的测试方法。其基本方法是:让受测试者在适当的位置,肌肉做最大的收缩,使关节远端做自下而上的运动,同时由测试者施加阻力或助力,观察受测试者对抗地心引力或阻力的情况。表6-2为手法肌力测试MMT的分级标准。

手法肌力测试的优点:适用于全身各肌肉群的测试,适用于“0”级至“5”级各级肌力的评定(而器械测试只能测试和评定“3”级以上的肌力),使用广泛。其不足是:分级较粗,缺乏客观数据。

表6-2手法肌力测试的分级标准

②器械测试。当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可利用测力计等器械进行测试。目前使用较多的器械有:握力计、捏力计、背力计、手提测力计、专门的等速测力仪器(现专门的等速测力仪器有:Cybex、Biodex、Kin等多种牌号,测试较精确,数据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等。

③围度测试。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有关,当肌肉出现萎缩、肌力下降时,肢体的围度减小,通过测量肢体的围度可间接地了解肌肉的状况。常用的指标主要有:上臂围度、前臂围度、大腿围度、小腿围度、髌骨上5cm的围度、髌骨上10cm的围度等。使用肢体围度指标时须注意:肌肉和脂肪的变化均可影响肢体围度的大小。

(2)肌肉力量耐力的测试

目前尚缺乏肌肉力量耐力的测试仪器。可通过肌肉重复某动作的次数或持续的时间来间接表示肌肉的力量耐力。

(3)肌肉力量检查的注意事项

①测试前须做简单准备活动。

②测试的姿势和位置要正确。

③测试动作要标准化。

④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或饱餐后进行肌力的测试。

(4)肌肉力量评定的注意事项

①若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其结果不同,缺乏比较性。

②进行每次肢体肌力的测试,须做左右对比(因健康肢体的肌力也有个体差异及生理性波动),一般两次差异大于10%~15%时有意义。

(5)肌肉力量检查的禁忌症

①有心脏病的学生,慎用肌力测试;有较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学生,禁用肌力测试。

②运动时有肢体疼痛、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等,进行肌力测试时应小心;有严重疼痛、积液、急性运动损伤等,禁用肌力测试。

③关节活动度(ROM)受限时,只做等长或短弧等速的测试。

2。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