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欣赏室内乐的要点 > 第八讲 贝多芬下情真意挚天赋高远(第1页)

第八讲 贝多芬下情真意挚天赋高远(第1页)

第八讲贝多芬(下)——情真意挚,天赋高远

贝多芬一生的创作,不仅超越了古典主义本身的窠臼,而且跨越了整个西方音乐历史。第九和第十小提琴奏鸣曲无论在技艺上还是内容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相当晚才开始大提琴奏鸣曲创作,第一号大提琴奏鸣曲复杂的结构和充满力度的内部段落,完全展示出男性化的音响。他在钢琴三重奏这一形式上倾注了浓墨重彩的笔触,其中以《“鬼魂”三重奏》和《“大公”三重奏》最具代表性。他的后期创作甚至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极其前卫的音乐语汇,启发并激励了后世先锋派作曲家们的创作。

※贝多芬一生热爱自然,在乡间散步和徒步旅行成为他的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对自然的热爱也常常体现在他(尽管可能是非标题性)的作品中(图为希施金的《橡树林》)

※贝多芬诚挚地将op。12的三部小提琴奏鸣曲厚礼题赠萨列里

※青年时期的贝多芬

在贝多芬的作品清单上,一共有9首交响曲、32首有编号的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16首有编号的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作品和艺术歌曲。带编号作品有138首(以“op”标记)。尚有以“WoO。[1]”标记的作品205首。显然,这些作品是贝多芬认为不够成熟或者不够分量,而不希望划入自己的正式作品清单的那部分曲目。事实上,这其中有大量一流的作品,其他曲目虽然可能不是贝多芬最好的作品,但仍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或者成为研究贝多芬创作的不可或缺的文献。同时还有“Hess”编号体系,由瑞士作曲家威利·海斯(WillyHess)编定,系贝多芬作品全集外的补充文献,共有14卷。

贝多芬的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可以看到脉络清晰的创作轨迹。前3首是前期的作品,清新柔美,但缺乏深度。第四和第五走向成熟,第六、第七、第八(这3首一起编号为作品30)形式精美,具有成熟的艺术典范。第九“克罗采”和第十无论在技艺上还是内容深度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Op。12的3首作品题献与萨列里。贝多芬曾经跟他非正式地上过几次声乐课。拜1984年的美国影片《莫扎特传》(Amadeus,脚本根据彼得·雪夫曼原著改编)所赐,萨列里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音乐界头号恶人,在影片中,平庸之辈萨列里因为对莫扎特的天赋和才华恶妒连连,不断阻挠和破坏莫扎特的音乐活动,最后设计害死了他。事实上这一传闻早有记载,甚至成为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的歌剧题材(他的歌剧《莫扎特与萨列里》便添油加醋地借用了这一传闻),而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的创意来自于另一位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的诗作……看来这一故事很早就远涉海外,遍传欧亚。但一切都系空穴来风,萨列里一度是莫扎特在宫廷的作曲家同僚,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萨列里与莫扎特关系紧张。事实上,莫扎特包括最后3首交响曲在内的许多作品,都是由萨列里指挥首演的。而贝多芬诚挚地将op。12的3首小提琴奏鸣曲厚礼题赠萨列里,恐怕并非因为只是从他那粗浅地了解了一些声乐技巧,而必定是获益良多的回馈。不要忘了,萨列里受人尊敬的音乐教学的受益者更有舒伯特甚至李斯特等晚辈的大师。

※古典主义时期的小提琴奏鸣曲通常由一把独奏小提琴与钢琴演奏,代表了室内乐的典型形式

这3首作品或许稍显稚嫩,但却是贝多芬音乐天赋最自然的流露。在许多初涉古典的爱乐者耳中,贝多芬似乎总是意味着僵硬、冗肿、晦涩,缺乏旋律天赋,只好堆砌嶙峋幢幢的怪异建筑以吸引眼球,尽管其中不乏优异的结构呈现,但总感觉缺乏灵性,做作而笨拙……好吧,听听这3首小提琴奏鸣曲,不要管作曲家的名字,然后……这居然是贝多芬的作品!多少美妙的旋律悠然流淌,令人目不暇给。D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op。12,no。1)的第二乐章的4段变奏尤其优美。A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op。12,no。2)的第一乐章仿佛是清晨雾霭中的潺潺溪流,以高音区与低音区的优雅应答(先是钢琴,然后是小提琴)开始……降E大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op。12,no。3)清丽流畅的外衣下,已蕴涵了复杂的技法,并且对于演奏家来说,这样的织体和速度必须要小心翼翼才能做好。柔板乐章带有梦幻般的意境,小提琴缓慢而饱含歌唱性的旋律倾泻而下,钢琴辅以流动性的、蒙獘的铺衬。然后钢琴也开始娓娓唱来,星星点点的音型仿佛水面的波光粼粼,小提琴陶醉在摇曳的分解和弦音型中。第三乐章则是塞满了优美旋律的回旋曲。

※在贝多芬所有小提琴奏鸣曲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当属《F大调『春天』奏鸣曲》。这一标题并非贝多芬本人所加

在贝多芬所有小提琴奏鸣曲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当属F大调“春天”奏鸣曲(no。1,op。25)。

※贝多芬的好友,小提琴家布里格托瓦有一半黑人血统。《克罗采奏鸣曲》最初是题赠与他的

这一标题并非贝多芬本人所加,而是后人根据这部作品而来的印象。第一乐章开始的主题即非常迷人,以小提琴陈述,钢琴优雅地以织体音型陪衬,在随后的段落中两样乐器做声部交换。在发展部经历了数次转调,但却并无不自然的处理,反使得主题显得更加柔媚甜美。第二乐章的主题从钢琴上缓缓流淌而出,小提琴引咏,矜持地相互唱和,以自由变奏的方式**漾着,一次比一次更为迷人。谐谑曲乐章的主题兴奋而充满了笑声,三声中部不是很典型,但却非常活泼,与谐谑部形成对比。第四乐章的开始回到流淌型的音型陈述,一首精心编织的甘畅的回旋曲。

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op。47)则是贝多芬小提琴作品中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起先是赠与贝多芬的好友,小提琴家布里格托瓦[2]的,并在一次早间音乐会上由贝多芬与布里格托瓦首演。据传在其后的一次争吵中,贝多芬所钟情的一位女子被布里格托瓦言语中伤,贝多芬遂撤掉了扉页上的题赠,并将这部作品改献当时最为著名的小提琴家克罗采[3],这首奏鸣曲因此得名。改赠的实际原因可能是布里格托瓦的演绎不能令贝多芬满意。克罗采则从来没有演奏过这部作品,并且断言这部作品“难以理解”且“无法演奏”。

※法国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克罗采,曾作有40部法国歌剧。贝多芬后来将这首奏鸣曲转赠与他,但是克罗采从来没有演奏过这部作品

※位于巴黎的克罗采的墓碑

对于当时的演奏家来说,这部作品确实太过不可思议,将近40分钟的容量本身就是一个考验。第一乐章带有一个安静沉稳性的引子,仿佛是黎明的清新明净。第一主题表达出不可遏制的**,在流动的陈述中不乏慷慨激昂的段落和斩钉截铁地和弦敲击。对比性的第二主题娓娓动听,略带羞怯,又仿佛是往日时光的片段,其后的交错发展有许多令人心动和热血沸腾的段落,前后对置,富于张力。第二乐章是一阕琳琅满目的变奏曲,钢琴声部尤其精彩,贝多芬几乎将他钢琴奏鸣曲中所有的技巧都以似乎是轻描淡写,事实上却精心着意的方式编织了进去。精彩的变奏后,钢琴与小提琴缓缓地滑向尾声,越来越宁谧,越来越飘逸,整个乐章的和声变化和调性调式转换带来了奇妙的光色,令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第三乐章可谓是炫技性的乐章,以富于节奏特征的塔兰泰拉[4]配以疾风骤雨般的速度,使得这一乐章从一开始就呈现出热烈奔放的气质和眼花缭乱的技巧展示,对于配合也是莫大的考验。与此形成对比的,其后出现的抒情性的主题尤其令人爱怜,似含哀伤,似有失意,高贵而浓情。再现部也包含激动人心的再度发展成分,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在动力性地变化与反复后,尾声前的片刻安宁更衬托出热烈辉煌的收束。

降E大调弦乐与管乐七重奏(op。20)是贝多芬早期创作中非常受欢迎的一部作品,甚至在当时一度非常流行,有段时间可以在音乐会和城市各个角落频繁听到,令贝多芬自己倒了胃口,开始对自己这部作品厌烦,而这只能说明这部作品实在太过优美。弦乐部分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组成,管乐是单簧管、圆号与大管,形式接近嬉游曲,一共有6个乐章。

第一个乐章即充分展示了每样乐器的音色和特点,层次分明,结构细腻。如歌的柔板(第二乐章)的旋律优美而矜持,特别是木管上的展示更为动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慢速的流淌中,大管的魅力被贝多芬充分发掘出来,音色甘醇,音质富于色泽。小步舞曲乐章(第三乐章)的主题出现在贝多芬自己的G大调第20号钢琴奏鸣曲(op。49,no。2)的小步舞曲乐章中。这一主题带有明确的小步舞曲节奏,甚至可以直接拿来跳舞,温文尔雅。三声中部充分展示了管乐的音色以及丰富的泛音带来的空间感。弦乐组引出了向下分解和弦的圆号,接着单簧管以充满光彩的声音作上行分解和弦,相得益彰,妩媚可亲。

※如火如荼的塔兰泰拉舞是流传于意大利南部地区的民间舞,这一名称相传是得之于一种名为Tarantella的毒蜘蛛

第四乐章的主题速度徐缓(行板),不紧不慢地展开,随后开始五段变奏。第一变奏主题以三重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形式呈现;第二变奏小提琴活跃的陈述占据主导地位;第三变奏以大管和单簧管的对位织体为主;第四变奏转入小调,在弦乐的伴奏织体下,忧心忡忡地行进着;第五变奏回到大调,乐队以浓密的和声走向尾声,结束前管乐尚有充满趣味的表现,以渐弱的方式引出全奏的尾音。

谐谑曲(第五乐章)速度较慢,也无夸张的力度对比,主要通过管乐器之间的交错对比获得妙趣横生的效果,三声中部大提琴质朴而风趣的陈述与前后段落形成对比。末乐章一段序奏后是急板速度的主题,各个声部的交替应答更为快速,小提琴在这一乐章的表现更为积极和活跃,在其后有一个短小的炫技性的华彩段。尾声在小提琴上升的兴奋音调后引向和弦全奏的结束。如此精彩的作品如果没有在当时城市音乐生活中雄踞很长时间,反倒是一件奇怪的事了。

※贝多芬作有五部大提琴奏鸣曲,op。5的两部奏鸣曲题赠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此为腓特烈大帝年轻时的画像

贝多芬作有5首大提琴奏鸣曲,皆属中后期作品。他相当晚才开始大提琴奏鸣曲创作。因此第一首(op。5,no。1)就已经非常成熟。Op。5的两首奏鸣曲题赠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第一大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一开始的引子(5首大提琴奏鸣曲各个乐章中最为优美的引子)便极为迷人,大提琴缓缓的哼唱,配以钢琴富于魅力的织体,仿佛清晨由美梦中醒来的愉悦。而整部奏鸣曲复杂的结构和充满力度的各个段落,完全展示出男性化的音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