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国媒介实践发展而言,如何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真正实现公民的表达自由权利,不仅是大众传播媒介现实发展的问题,还需要媒介批评理论进行深入探究,立足于中国发展的现实,厘清媒介权力与社会其他权力之间的关系,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权力
2。媒介权力
3。符号权力
4。第四权力
二、简述题
1。简述权力研究的基本理论。
2。简述媒介话语权力的基本内涵。
3。简述媒介权力批评的基本理论。
4。简述媒介“第四权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案例分析
阅读新闻文本材料《韩国废除网络实名制》,载《财新网》,2012年8月24日,试使用相关媒介研究理论进行分析,思考媒介权力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关系问题。讨论:媒介权力与个体权利是什么关系?媒介权力如何影响个体权利?媒介权力是否是社会的控制力量,您如何理解现实中媒介权力实施的社会控制?
四、课堂练习
选取不同的视角,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查阅有关“媒介控制”的文献资料,并整理成系统的文献综述,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1][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145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参阅王伟利:《媒介·符号·权力——解析语言符号在媒介权力建构中的作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贺建平:《检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兼论布尔迪厄权力论》,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3)。
[4]陈力丹:《第四权力》,载《新闻传播》,2003(3)。
[5]陈沭岸:《浅谈美国媒体如何成为第四权力》,载《理论界》,2013(6)。
[6]刘建明:《第四权利说的历史滑落》,载《现代传播》,2006(4)。
[7]参阅陈沭岸:《浅谈美国媒体如何成为第四权力》,载《理论界》,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