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能。有龙、亭子、狮子、伞、大头和尚戏柳翠。
被访谈人:刘成森,男,69岁,不识字,农民。
谈话地点:北极宫大街。
谈话时间:1999年3月1日上午
访谈人:董晓萍、秦建明
(二)访谈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社火的广场老太太)
例四
3月1日,正月十四,泾干镇各村集中到镇里耍社火。社火游行过来前,街头的群众已经围上了。他们说,十一点钟开始,年年这样,不变,准来。在泾干中学前的路口,武警人员来回走动,维持秩序,穿警服,有的腰里别着警棍,有的手里拿大哥大。他们不大阻拦行人,自己也在朝着镇政府所在地的远远的西边方向看,看游行队伍来了没有。从镇政府到泾干中学,围绕观者很多,老年妇女更多,她们坐在手扶拖拉机里,或坐在道边上,三五扎堆,说话儿,观景儿。另一处老太太多的地方是北极宫大街南口至县政府的拐弯处,那里有一个街心小转盘,转盘中间竖着一个高高的旗杆子,旗杆下面有石礅,老太太们就在石礅周围坐了一圈,三五扎堆,头上扎着布围巾。老年男人在北极宫道上等着,话不多。中年人骑车的,下来,推着车子走。青年男女跟着队伍走,看见队伍里有熟人,还喊一声,搭话。小孩儿来回跑。
(三)被访谈人的特殊生活史
例五
3月1日下午,兴隆村社火队应几个关系户之邀,轮流到对方单位去演出。演出范围是泾阳县吉元开发小区,小区中的农民企业家李尧定是能把兴隆社火队请到家的关键人物。此人知识分子出身,60岁,会俄语,一见到我们,当场给用俄文向我们说了“同志们好”“人民公社是我家”等句。据自己介绍,50年代读过函授大学,后因家庭出身问题,经历挫折,还乡劳动。“**”期间,他与兴隆社火队的副班主侯建岗(56岁)一起赶过马车。改革开放后,他当律师,给农民办了几个土地纠纷的案子,办成了,为农民出了气。后办乡镇企业,挣了钱,又扶植了吉元漆包线厂,又给陕西505中药保健品公司泾阳汇奇分公司投资,还捐资兴建了吉元小学的教学楼,为家乡农民致富办了不少实事。现任吉元农业发展总公司副董事长。3月1日午后兴隆社火队的演出,基本是围着他转的。老潘、老侯和队员们都十分卖力气。演出地点依次为秦元漆包线厂、汇奇公司和吉元小学。社火队在哪里演出,他就出现在哪里。有时还主动为我们讲解。演出费由各家自己掏,每家出400元。到演出结束时,我们告辞回去,李尧定还要请我们吃饭,好像有很多话要说。
被访谈人:李尧定,男,60岁,大学,吉元公司副董事长,农民企业家。
访谈地点:吉元村路边贺隆斋清真饭店(李请客,主食牛肉泡馍。饭店墙上题诗:“进门来位苏东坡,坐下韩信论萧何。用餐好似三结义,算账胜过请诸葛。不足本处不算账,始信伤情又伤和。”经理王水平,25岁,西安人,与李尧定相熟。
访谈时间:1999年3月1日下午6:00。
访谈人:董晓萍、吕敏、艾茉莉、秦建明
(四)被访谈人接受访谈的条件
例六
在山西洪洞县,仇池是四社五村用水组织最下游的社,又是老大,桥东村是仇池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桥西)。桥东和桥西分属不同的行政乡管理。但在四社五村里,两村是一个整体。我们原定计划只到桥西作调查,该村老支书董步云及现任村干部出于团结的考虑,兴旺田野小组也到桥东调查,于是我被派往桥东。桥西村的支书李长青骑摩托车把我带到桥东,找到村长马玉林。当时他正在吃早饭。初次见面,他并未表现出其他人所有的热情。他听完李的介绍后,表示配合我的工作。因为不熟悉桥东村用水的情况,我的调查就从马村长开始。马村长的介绍比较详细,随后他带我去做入户调查。但他却不按照我所希望的过门即入,而是引我去了村干部家、管水员的家和他的朋友家。这样第一天访了14户,成绩不佳,但却意外地访到两位管水井的人。第二天,马村长有事,临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带路,于是由我单兵独干。这样,因为自我介绍花了不少时间。我路又不熟,经常绕圈子,但因此也博得了不少村民的同情和好感。他们除了回答我的问题,还主动地讲一些心里话,或者问我这样做是为什么?这一天的调查比起第一天来讲,我觉得更接近村民的生活。
访谈人:庞建春
协助人:马玉林,男,60岁,桥东村人,1993-2001年任村长。
调查时间:2000年10月6、7日
被调查户数:桥东村55户(49个院子)
(五)在场地方田野作业者的反应
例七
陕山四县调查地方田野作业者白先生的贡献与分歧
2000年9月30日,我们趁国庆节放假下乡调查。当晚8点,在陕西泾阳县召开第一次小组工作会。会后董抄写地方田野作业者白先生搜集的富平碑目,共20通,题目如下:
1。怀德堰南北两渠分水碑(白说,明代以前有此堰。)
2。创修东济桥记(白说,此桥明崇德年修,清顺治年重修,现存。有北桥。)
3。三村开渠碑记
4。怀德渠水利定案碑记
5。陕西省政府布告
6。永润里广济渠碑记(白说,广济渠20世纪50年代犹在,似为明渠。)
7。广济渠碑记
8。永兴渠碑记(白说,似为明渠,今不存。)
9。勘断永丰、广泽两渠纠纷碑记(白说,广泽渠似为明渠,今不存。)
10。永丰碑记
11。重修文昌碑记(白说,碑不存。)
12。大小白马渠碑记(白说,碑不存。)
13。秦中劫灾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