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实用大学语文成都电子科大 > 长恨歌(第2页)

长恨歌(第2页)

西宫南内多秋草[30],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31],椒房阿监青娥老[32]。

夕殿萤飞思悄然[33],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34],耿耿星河欲曙天[35]。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36]?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37],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38]。

排空驭气奔如电[39],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40],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41],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42]。

金阙西厢叩玉扃[43],转教小玉报双成[44]。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45]。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46]。

云鬓半偏新睡觉[47],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48],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49],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50],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51]。

钗留一股合一扇[52],钗擘黄金合分钿[53]。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54],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据中华书局版《白居易集》卷十二)

作者档案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太原,后迁居陕西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出生于河南新郑,晚年居住在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曾做过太子少傅,故人们又称他白太傅、白傅。贞元十六年,白居易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元和十年因越职言事得罪权贵,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他的诗歌主张是新乐府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纲领。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主张诗歌应该为现实政治服务,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观点。二是主张形式为内容服务。他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也就是说,诗歌应以情感和思想为根柢和旨归,语言声律只是表情达意的手段,是从属于情感和思想的。三是主张诗歌语言应该通俗浅显、平易质朴。白居易一生共作诗3600多首,是唐代诗人中最多产的人。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属于讽喻诗的《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和属于感伤诗的《琵琶行》《长恨歌》等。

含英咀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