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实用大学语文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萧萧(第4页)

萧萧(第4页)

“你瞧我,得这些这些。”

他把手中拿的和从溪中捡来放在衣口袋里的小蚌、小石头全部陈列在萧萧面前,萧萧泪眼婆娑看了一会,勉强笑着说,“弟弟,我们要好,我哭你莫告家中。告我可要生气!”到后这事情家中当真就无人知道。

过了半个月,花狗不辞而行,把自己所有的衣裤都拿去了。祖父问同住的哑巴知不知道他为什么走路,走哪儿去?哑巴只是摇头,说花狗还欠了他两百钱,临走时话都不留一句,为人少良心。哑巴说他自己的话,并没有把花狗走的理由说明。因此这一家稀奇一整天,谈论一整天。不过这工人既不偷走物件,又不拐带别的,这事过后不久,自然也就把他忘掉了。

萧萧仍然是往日的萧萧。她能够忘记花狗就好了。但是肚子真有些不同了,肚中东西总在动,使她常常一个人干着急,尽做怪梦。

她脾气坏了一点,这坏处只有丈夫知道,因为她对丈夫似乎严厉苛刻了好些。

仍然每天同丈夫在一处,她的心,想到的事自己也不十分明白。她常想,我现在死了,什么都好了。可是为什么要死?她还很高兴活下去,愿意活下去。

家中人不拘谁在无意中提起关于丈夫弟弟的话,提起小孩子,提起花狗,都象使这话如拳头,在萧萧胸口上重重一击。

到九月,她担心人知道更多了,引丈夫庙里去玩,就私自许愿,吃了一大把香灰。吃香灰被她丈夫见到了,丈夫问这是做甚么,萧萧就说肚子痛,应当吃这个。虽说求菩萨保佑,菩萨当然没有如她的希望,肚子中长大的东西依旧在慢慢的长大。

她又常常往溪里去喝冷水,给丈夫看见时,丈夫问她,她就说口渴。

一切她所想到的方法都没有能够使她同自己不欢喜的东西分开。大肚子只有丈夫一人知道,他却不敢告这件事给父母晓得。因为时间长久,年龄不同,丈夫有些时候对于萧萧的怕同爱,比对于父母还深切。

她还记得花狗赌咒那一天里的事情,如同记着其他事情一样。到秋天,屋前屋后毛毛虫都结茧,成了各种好看的蝶蛾,丈夫象故意折磨她一样,常常提起几个月前被毛毛虫所螫的旧话,使萧萧心里难过。她因此极恨毛毛虫,见了那小虫就想用脚去踹。

有一天,又听人说有好些女学生过路,听过这话的萧萧,睁了眼做过一阵梦,愣愣的对日头出处痴了半天。

萧萧步花狗后尘,也想逃走,收拾一点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但没有动身,就被家里人发觉了。这种打算照乡下人说来是一件大事,于是把她两手捆了起来,丢在灶屋边,饿了一天。

家中追究这逃走的根源,才明白这个十年后预备给小丈夫生儿子继香火的萧萧肚子已被另一个人抢先下了种。这在一家人生活中真是了不得的一件大事!一家人的平静生活,为这件新事全弄乱了。生气的生气,流泪的流泪,骂人的骂人,各按本分乱下去。悬梁,投水,吃毒药,被禁困着的萧萧,诸事漫无边际的全想到了,究竟是年纪太小,舍不得死,却不曾做。于是祖父从现实出发,想出个聪明主意,把萧萧关在房里,派人好好看守着,请萧萧本族的人来说话,照规矩看是“沉潭”还是“发卖”?萧萧家中人要面子,就沉潭淹死了她;舍不得就发卖。萧萧只有一个伯父,在近处庄子里为人种田,去请他时先还以为是吃酒,到了才知道是这样丢脸事情,弄得这老实忠厚的家长手足无措。

大肚子作证,什么也没有可说。照习惯,沉潭多是读过“子曰”的族长爱面子才做出的蠢事。伯父不读“子曰”,不忍把萧萧当牺牲,萧萧当然应当嫁人做“二路亲”了。

这也是一种处罚,好象极其自然,照习惯受损失的是丈夫家里,然而却可以在发卖上收回一笔钱,作为损失赔偿。那伯父把这事情告给了萧萧,就要走路。萧萧拉着伯父衣角不放,只是幽幽的哭。伯父摇了一会头,一句话不说,仍然走了。

一时没有相当的人家来要萧萧,送到远处去也得有人,因此暂时就仍然在丈夫家中住下。这件事情既经说明白,照乡下规矩,倒又象不甚么要紧,只等待处分,大家反而释然了。先是小丈夫不能再同萧萧在一处,到后又仍然如月前情形,姊弟一般有说有笑的过日子了。

丈夫知道了萧萧肚子中有儿子的事情,又知道因为这样萧萧才应当嫁到远处去。但是丈夫并不愿意萧萧去,萧萧自己也不愿意去。大家全莫名其妙,只是照规矩象逼到要这样做,不得不做。究竟是谁定的规矩,是周公还是周婆,也没有人说得清楚。

在等候主顾来看人,等到十二月,还没有人来,萧萧只好在这人家过年。

萧萧次年二月间,十月满足,坐草生了一个儿子,团头大眼,声响洪壮。大家把母子二人,照料得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一家人都欢喜那儿子。

生下的既是儿子,萧萧不嫁别处了。

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年纪十岁,有了半劳动力,能看牛割草,成为家中生产者的一员了。平时喊萧萧丈夫作大叔,大叔也答应,从不生气。

这儿子名叫牛儿。牛儿十二岁时也接了亲,媳妇年长六岁。媳妇年纪大,方能诸事作帮手,对家中有帮助。唢呐到门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的哭着,忙坏了那个祖父,曾祖父。

这一天,萧萧刚坐月子不久,孩子才满三月,抱了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小毛毛哭了,唱歌一般地哄着他:

“哪,毛毛,看,花轿来了。看,新娘子穿花衣,好体面!不许闹,不讲道理不成的!不讲道理我要生气的!看看,女学生也来了!明天长大了,我们讨个女学生媳妇!”

一九二九年作

(据四川人民出版社版《沈从文选集·第二集》)

作者档案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曾用笔名休芸芸、小兵、懋琳、甲辰等,苗族,湖南凤凰县人,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22年,受五四运动余波影响,沈从文离开湘西到北京,升学未成,后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坚持写作,1925年1月30日在《晨报副刊》第18~19号发表《公寓中》,署名休芸芸,是为沈从文的处女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26年,沈从文的第一部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合集《鸭子》问世。1929年,他与丁玲、胡也频合作创刊了《红黑》。1930年起,他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3年接编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于1934年写成《边城》,标志着沈从文创作艺术的成熟,并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抗日战争爆发后,沈从文任西南联大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编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北平《经世报》《平民日报》《大公报》副刊,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潜心研究历史文物。

沈从文有着向往“真、善、美”的文学理想,被称为“湘西生活的歌者”。他的作品擅长抒写湘西风俗人情和神秘传奇,追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表现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抒情色彩,文笔清新,其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汪曾祺等一些后辈作家曾深受沈从文创作风格的影响。沈从文著有小说集《边城》《蜜柑》《月下小景》等,长篇小说有《长河》,散文集有《湘行散记》《湘西》《新湘行记》等。

含英咀华

本篇小说最早发表于1930年1月10日《小说月报》第21卷第1号。这是一篇反映湘西独特民情的现代短篇小说,描写当地大媳妇和小丈夫的风俗。童养媳萧萧朦胧地向往“自由”,但对自己的不幸遭际并不自知,懵懂中与花狗产生恋情并生有一子,做出违背族规的行为,后因人情战胜陈规陋俗,最终幸免了被“沉潭或发卖”的命运。作者正是通过梦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刻画出萧萧身上真实平凡的人性。小说以诗意的笔法描绘未受到“现代文明”影响的乡野民风,展示了“不悖乎人性”即顺应自然人性的主题意蕴,同时也谴责了旧中国农村童养媳制度的愚昧与野蛮并对历史文化及民族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本文体现了沈从文“诗体小说”的艺术特征:第一,作者在小说中融入散文和诗的因素,使自然景物与人事民俗和谐相融,用流水行云般的笔调营造出田园牧歌般的抒情意境。第二,小说结构无所拘泥,具有散文化的流动性。小说遵循抒情所需,不重故事情节的叙述,将笔端移至风俗画等场面进行描绘,细腻抒写人物心理感情。

思考练习

1。《萧萧》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性主张?

2。结合作品谈谈这篇“诗体小说”的艺术特征。

3。课外阅读《边城》,体会沈从文作品浓郁的地方色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