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乡野奇遇的书 > 第567章 新衣初缝的针脚(第1页)

第567章 新衣初缝的针脚(第1页)

晨阳透过窗棂,在木案上投下片暖黄的光。麦生蹲在案前,看着哑女把裁剪好的棉布铺展开——粉桃蓝叶的布面被滑石笔标上了细密的线,像给花朵画了道隐形的框。她手里捏着根银针,针尾系着段粉线,线头在舌尖抿湿了,轻轻一捻就穿进了针孔,动作熟得像在摆弄自家棉田的苗。“先缝袖口?”哑女抬头问,眼里带着点不确定。她把袖口的布边对齐,银针在布面上下游走,针脚不算密,却匀匀实实,像田埂上排得整齐的苗。麦生凑过去看,线在布背面打了个小小的结,“张叔说结要打在里子,外面看不见才利落。”哑女赶紧把结拆了重打,指尖捏着线头在布背面绕了两圈,拉紧时针脚微微陷进布纹里,果然藏得严实。她忽然笑了,眼里的光比案上的阳光还亮:“这样穿在身上,就像棉桃自己长出来的衣裳。”春杏挎着竹篮走进来,篮里是刚熬的红枣粥,甜香混着棉布的暖香漫过来。“我娘说缝棉袄得先锁边,”她把粥碗往案边一放,“不然布边会抽丝,穿不了两年就破了。”她拿起块锁边的布样,边缘的针脚像串小小的麦穗,“用‘回针’锁,又牢又好看。”小虎扛着个针线笸箩过来,笸箩里插着各色针线、顶针、剪刀,都是新置的。“刚从杂货铺买的,”他把笸箩往案上一放,“顶针是铜的,比铁的软和,不硌手。”他拿起个粉线团往哑女手里塞,“这线染得匀,跟你布上的桃尖一个色。”麦生拿起顶针套在哑女的中指上,铜环在晨光里泛着淡金,刚好护住捏针的指节。“试试锁边,”他扶着她的手,银针从布边穿进,隔半分再穿出,像给布边镶了道细密的牙,“慢着点,针脚对齐了才好看。”日头升高时,木案上的布片渐渐有了衣裳的模样。哑女锁完了虎娃那件小袄的边,正缝着衣襟,粉线在布面游走,把两片布牢牢连在一起。春杏则在旁边纳鞋底,麻线穿过布底的“嗤嗤”声,和弦线穿过棉布的“沙沙”声混在一起,像支温柔的曲子。“你看这衣襟的针脚,”哑女拉着麦生的手,指着粉桃图案旁边的线,针脚与桃尖的弧度刚好重合,像给棉桃画了道花边,“张叔说缝衣裳得跟着花走,才不糟蹋这好花样。”她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画着针脚的走向,直线用横线标,曲线用弧线标,像份精密的缝纫图。麦生翻着本子,忽然觉得这银针和棉线,像极了春天时打理棉苗的手——那时是掐芽、绑枝,如今是穿针、走线,都是把零散的部分连成整体,把单薄的片段织成温暖。他看着虎娃那件小袄的领口渐渐成形,粉线的棉桃围着领口转了半圈,像串刚摘的果,鲜活得很。张叔拄着拐杖走进来的时候,烟袋锅里的烟叶已经点着了。他拿起虎娃的小袄翻看,锁边的针脚整齐,衣襟的线走得顺,忍不住点了点头:“针脚稳,比我家老婆子年轻时缝得强。”他指着袖口的弧度,“这里再收半寸,娃的手伸进去才不灌风。”他磕了磕烟袋,“我年轻时穿的棉袄,都是你婶娘缝的,针脚粗得能塞下指头,却暖和,穿了十年都没破,因为她缝的时候,心里想着我冷不冷。”中午歇晌时,大家坐在案旁吃干粮。春杏娘也来了,手里拎着块新弹的棉絮,白得像雪。“给小袄填棉絮用的,”她把棉絮铺在布上,“得撕成小块填,才匀,不会结块。”她示范着把棉絮撕成巴掌大的片,一层层铺在布面里,“填的时候要轻,不然棉絮会飞得到处都是。”麦生咬着春杏烙的玉米饼,看着哑女小心地往布壳里填棉絮,指尖在棉絮里轻轻推,把边角都填得满满当当。阳光下,棉絮的细绒从布缝里钻出来,像给小袄镶了层银边,暖得人心头发软。“这样填出来,准比镇上买的棉袄暖和。”小虎在旁边凑趣,引得大家都笑了。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屋里,虎娃的小袄已经填好棉絮,鼓鼓囊囊的像只粉白相间的小棉包。哑女正在缝最后一道边,银针在布面上下游走,速度比早上快了些,却依旧稳当。麦生则在旁边给张叔那件棉袄剪扣子,用的是去年留的枣木,削得圆圆的,像颗颗小枣。夕阳把木案染成金红色时,虎娃的小袄终于缝好了,粉桃蓝叶的布面裹着蓬松的棉絮,在光里泛着暖融融的光。哑女把小袄往虎娃常坐的小竹椅上一搭,像个小小的人坐在那里,惹得大家都凑过来看。麦生知道,这第五百六十七章的针脚,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钉扣、整烫,会让这新衣更合身,把这一针一线的温柔,变成穿在身上的暖,和日子里实实在在的甜。晚风带着寒意掠过窗棂,麦生把缝好的小袄收进木箱,哑女则把针线仔细地放进笸箩。银针的余温还在指尖,棉线的触感还在掌心,像段未完的牵挂,等着明天再拿起针线,把张叔的棉袄也缝好。他们知道,这缝衣的日子,就像这棉袄里的棉絮,一针一线都藏着踏实,缝着缝着,就把冬天的冷,缝成了心里的暖,把岁月的痕,缝成了生活的甜。:()乡野奇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