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由米开朗琪罗来完成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的任务,原来是出于心怀嫉妒的建筑师布拉曼特(1444-1514)的主意,他企图以此使缺乏绘画创作经验的米开朗琪罗当众出丑,达到贬低米开朗琪罗的目的。所以,当教皇执意要米开朗琪罗担当这一创作任务时,他确实感到很为难。但意志坚强的米开朗琪罗还是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挑战性的创作任务。他将最初的无比悲愤的心情很快转化为创作的**,谢绝助手协作,独自一人站在18米高的脚手架上作画,经过四年极其艰苦的劳动,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宏大的创作任务。
壁画中的许多人物虽多系宗教人物,但他们都不是基督教所宣扬的逆来顺受的奴仆和罪人,而是体态健壮,具有强烈的意志与力量,显示了米开朗琪罗是用人文主义思想来表现这些宗教人物的,寄托了他一贯追求的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理想。所以,这一作品与其说是表现虚幻的上帝创造世界的传说,倒不如说是体现了米开朗琪罗对宗教传说的再创造。
《雅典学院》(图10-13)是拉斐尔为罗马教皇在梵蒂冈签署法令的一座大厅内所画的四幅大壁画之一,又称《哲学》。它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创建的雅典学院为题,并以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描写了古希腊以来五十多个各方面的著名学者,以此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人的创造力。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他们两人为中心,两侧分别画出一些著名学者,如台阶下右侧的、手执圆规正弯腰画圆的秃顶老人是著名几何学家欧几里得(也有人说是阿基米得)。人物形象生动,各自的活动和动态都统一在为探求真理而自由争辩的崇高主题之中,丝毫不显杂乱。整个作品的构图十分宏大,画面层次分明,人物有聚有散,疏密得当。作为背景的三层高大的拱门,既显示了画面很强的纵深感,又加强了全画的宏大气魄。在色彩处理上,乳黄色的背景与人物衣饰的红、黄、白、紫等互相交错,鲜明而十分协调。
图10-13拉斐尔《雅典学院》
四、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1。作者介绍
扬·凡·艾克,15世纪初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奠基人,对油画材料、技法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细密画在东方民族和一部分北欧民间生活中十分流行,扬·凡·艾克兄弟作为民族艺术的继承者,进一步发展了它的写实技巧。由于它的细致入微,在色彩上必须作更多的实验,凡·艾克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为了像镜子一样反映现实的全部事实,凡·艾克不仅改进绘画技术,还发明了油画颜料,用油来调制颜料以便涂到画板上。以前的画家所用的颜料大都是有色的植物或矿物制作的,首先把有色的植物或矿物磨成粉末,使用前,加上一些**使粉末形成糨糊状。**最初用蛋清制成,但是干得太快,色彩也不易慢慢地相互转化以达到柔和。凡·艾克对传统配方进行改进,开始用油代替蛋清,这样作画时就可以从容得多。制作出的颜料,能够用于透明的色层,而且可以用尖的笔在画面上画出高亮度带,取得更逼真的画面效果。
2。作品介绍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图10-14)描绘了尼德兰典型富裕市民的新婚家庭,笔调一丝不苟,逼真地刻画了年轻夫妇俩的肖像。这是一件极富创造性的杰作。画中的男主人公是位荷兰皮毛商人,他是扬·凡·艾克的好朋友。阿尔诺芬尼,这个在1420年被菲力普公爵封为骑士的真实人物,在画上拘泥而彬彬有礼地正和他新婚妻子在洞房中迎接贵客:他举起了右手,表示一种仪式,象征矢志爱情;新娘则伸出右手,放在新郎的左手上,宣誓要永远做丈夫的忠实伴侣。
图10-14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3。作品分析
室内的所有细节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性,它们提示着对婚姻幸福的联想以及对市民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的赞颂。《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的人物手势动作、环境道具都有民俗的含义,十分有趣:阿尔诺芬尼夫妇的手势表示互相的忠贞,托着妻子的手表示丈夫要永远养活妻子;而妻子手心向上表明要永远忠于丈夫。华贵衣饰表明人物的富有;画面上方悬挂的吊灯点着一支蜡烛,意为通向天堂的光明;画的下角置一双拖鞋表示结婚,脚边的小狗表示忠诚,女子的白头巾表示贞洁、处女,绿色代表生育,**的红颜色象征性和谐,窗台上的苹果代表平安,墙上的念珠代表虔诚,刷帚意味着纯洁;画面中间带角边的圆镜代表天堂之意。所有这些象征物既有基督教的信仰,又有世俗的观念,画家都一一收入画中,作了极为细致的描绘。在人物中间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框带有10个突出的朵状方形,每个方形内又置一个小圆形,每个圆形内画一幅耶稣的故事画,图像细小到难以识别。中心圆镜内反射出整个房间的景物。这种精微工整细腻的油画世界罕见,也只有在尼德兰的细密画中可以见到。据说这种精微的描绘连现代摄影家都为之惊叹。使用镜子反射来扩大画面的空间,是这幅杰作的又一特色,这些艺术特色对后来荷兰的风俗画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五、提香:《乌尔宾诺的维纳斯》
1。作者介绍
提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性画家。提香在色彩和油画材料使用以及绘画技术等方面的成就令人注目。他是最早采用大型帆布做画的画家之一。他在油画技法上对后期欧洲油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提香是乔凡尼·贝利尼的学生,并受乔尔乔涅的影响。提香以长寿著称,至少活到了九十岁上下。提香青年时代在人文主义思想的主导下,继承和发展了威尼斯派的绘画艺术,把油画的色彩、造型和笔触的运用推进到新的阶段,画中所含的情感饱满而深刻。作为乔尔乔涅的助手,他帮助画了《睡着的维纳斯》后面的风景。宗教画《纳税银》和《圣母升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爱神节》、《酒神与阿丽亚德尼公主》等神话题材的作品,洋溢着欢欣的情调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在1533年查理五世授以他贵族称号后,则画了《西班牙拯救了宗教》和《菲力二世把初生的太子唐·斐迪南献给胜利之神》等趋逢权贵的作品。他的肖像画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中年画风细致,稳健有力,色彩明亮;晚年则笔势豪放,色调单纯而富于变化。在油画技法上对后期欧洲油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委拉斯贵支、德拉克洛瓦等人深受其影响。
2。作品介绍
在提香笔下,原本不食人间烟火、高贵典雅的爱神维纳斯,住进了贵族妇女雍容华贵的寝室里,并以充满了**力的姿态坦然注视着画外的观众。
16世纪的威尼斯人在财富的基础上发生了观念的变化。创造完美的**像已形成时尚,而提香笔下的**美,则具有生活与感情的因素,她们取代了过去神化了的女性。《乌尔宾诺的维纳斯》的画中人,人们推测是当时的一位贵妇人,名叫艾列奥诺拉·乌尔宾诺,所以她不是神,是追求资产阶级生活享乐的上层妇女形象。画家没有把这个女人画在大自然中,其艺术处理是十分大胆的。一个普通贵族的室内环境,华丽的床榻,女主人脚边的小狗以及远处正在翻弄衣箱的两个女仆和窗台上的盆花,所有这些细节说明,它是一幅风俗画。此画也是提香的创作处于最旺盛的年代的杰作。
3。作品分析
《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图10-15)身后黑色的帘幕将画面分成两半,身体如乔尔乔涅沉睡的维纳斯一样,**着横躺在白色的绸布上,腿由画面中心伸向右下角,但她却将视线投向画外,注视着走过的观众。
图10-15提香《乌尔宾诺的维纳斯》
《乌尔宾诺的维纳斯》现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兹博物馆。这幅作品表现出提香细腻描绘的功力与创新构图。画面前方横躺着一位身材匀称的**美女;她身后的一大面黑色帘幕遮住了左半边画面,右半边则表现出室内的情景与空间。提香将背景从中切开做差异性极大的处理,一方面在引起观赏者想知道黑幕后面是什么地方;另一方面也让大家满足内心偷窥的欲望。提香对这种题材及构图的处理方法,在当时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与突破。19世纪法国写实主义与印象主义时期的画家马奈受到这幅画的影响创作了《奥林比亚》(图10-16)。
图10-16马奈《奥林比亚》
画家将维纳斯置于一间贵族的居室中,似乎成了居室的主人。她的卧榻旁边有一只小狗相伴,内室有侍女为浴后休憩的女主人备衣。提香将维纳斯置身于具有浓厚家庭情趣的环境中,有助于加强亲近温存之感,同时迎合了上层社会的口味。在维纳斯形象的塑造上,画家充分发挥了其绘画特色,着意于刻画理想的、健康完美女性。维纳斯丰满、自然、柔和、充满了女性的青春美。这幅维纳斯成为提香类同题材中的佼佼者,也成为**女像中难以企及的典型。
课后思考题:
1。请简要分析《蒙娜丽莎》对空间和透视关系的处理。应突出个人观点。
2。请从美术史和美术创作的的角度,分别讨论扬·凡·艾克兄弟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不同之处。
[1]引自沃尔特·佩特:《文艺复兴》,P53。“……(达·芬奇对波提切利的)这种突出可能仅仅是出于偶然,但它更可能是一种谨慎的判断的结果,因为人们已经开始发现波提切利的作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