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蹊也能看到可信度在疯狂变化,只是因为再多可信度都只是来源于面前几个人的,所以显得不多罢了,但是没关系。盛蹊在进来后就决定好了自己要做什么了。
男生站在空旷的试镜场地中央,手里拿着试镜剧本,眼皮略薄的丹凤眼轻轻抬起,没有急着开口,而是凝神注视了对面一会儿。
仿佛他在耐心等对面反应,或者是很习惯这样沉默地面对旁人站着似的。
过了一会儿,他轻轻一弯唇,众人就感觉到了:他在演古装发冠和长袍的那种束缚感。
古装演员总有种误区:古人仪态好是因为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实际上盛蹊面过无数个古装剧组,她很清楚,古人的四方步仪态,还有举手投足的轻缓闲适,很大一部分就是日常装束带来的。
现代人觉得繁琐,动作轻浮,是因为习惯了轻快的服装,但古人不同,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如此穿着,动作被衣服压慢的赏心悦目,刻在了骨子里。
这不是刻意表演的优雅,而是习惯成自然的圆融。当然了,她也不想让宋寅显得刻意,所以表现出束缚感和沉重感的同时,她加了一个小小地似乎要伸出手的动作。
剧本在这里,李若白和女主已经是很好的好友了,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阴谋,女主看出李若白温柔下的阴霾,时常刻意安慰他。
剧本里写阳光轻柔,盛蹊猜测,这也是李若白的心境。而这段被选择来考核,可能也有情绪转变考验的意味在。
果然,搭戏演员说词:“我有话想和你说。”
几乎是话音刚落,李若白眼睫颤了一下。为什么说是李若白,因为从这里开始,不仅仅是衣着仪态方面的沉浸,宋寅整个人也变成李若白了。
他没有很刻板地演那种:疑惑,到恍然,再到沉默的转变,而是很符合人物心境的,有所预感的轻轻讶异——因为李若白的个性,这种讶异被压在眼底,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与此同时,他下意识要为她拂去落花的手却收回了。对,殷玉莲想起来了,在这短廊外,是有落花的,这只是剧本上情境设置的闲笔,但他却用两三个动作就表现出来了!
这个带人进入情境的能力,太厉害了。
李若白却只是弯唇,他嘴角的弧度没有变,甚至没有下落或者扬起,眼神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某一种情绪稍稍复杂了些。
等他台词说完,他们才知道那情绪是什么——
“你想和我说什么呢?”
这个轻轻跟上的“呢”字,正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李若白对接下来要发生什么的毫不意外和情绪复杂。
是惋惜。或许还有几分憧憬,也许还有几分遗憾吧。可是对李若白的人设来说,他是不可能答应的。
因为他已经决定,和青城他们一起前去对抗外敌,而且无论发生什么,都不把女主给牵扯进来了。可是对女主的感情是例外的。
工作人员:“我想和你一起去迎接任玉回来……”
“不。”
李若白轻轻说出这个字,他们仿佛能看到对面虚化的女主都愣了一下,紧接着工作人员的念白都带上一点情绪:“为什么?”
剧本里这段李若白是没有开口,“久久沉默”。
然而现场,穿着一身现代装装束,却已经有古人气质的宋寅只是握着剧本,他的视线先是低垂,仿佛接受不了女主直白视线的拷问,但紧接着,他又慢慢抬起头来。
这个情绪转变,他处理得很好,寄托在视线动作的转换里,进行得非常自然。
他微微笑,说着:“你和任兄的事,我怎好从中干涉。”
他说谎。
他表现得这么反常是因为,他还不想承认,他还希望他们之间,两人境况是像从前一样。
任玉死了,她心无所属,而他们心有灵犀,可女主心里摆明了还有任玉,他不去,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就算快要死了,就算下不去手拆散任玉和女主,他也不想看着他们重归于好。
剧本说李若白温润如玉,心怀天下?真的是吗?可是占有是爱的特权,他就算是再温柔一个人,他再能接受不过任玉回来的事实,他也不会,放任自己成为这段感情的旁观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