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五十九年,西藏那边传来消息,找到了新的转世灵童,皇帝于是下诏,册封为六世达赖喇嘛。同时诏谕抚远大将军胤祯,仍驻守西藏。
消息传到耳边,我不过手中略停,便继续翻弄面前的一堆衣物。那些都是给胤祯预备的,待我一件一件地检视合格,便让人给他送去。
如今我已经做不成针线了,眼睛花得厉害,只能由织造府安排,但看一看总是要的。
岁月,果然是任谁也无法抵挡的。
胤祯经过这次的战事,在西北军中声望大涨。因为皇帝在诏书中承认了他的“大将军王”头衔,他的地位也越发稳固起来,而且得到了当地各部族首领的拥戴,威望日盛。
我的幺子,终于成长为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男子汉。
我在为胤祯的成长骄傲的同时,却也添了一桩心事。
当初胤祯走时,曾对我说过,要为我赢来天下至高的尊荣。这话,如今越想越令我觉得不安。
那孩子,只怕也生了问鼎的野心了。
这绝不是我所希望的。
纵然我的历史知识再浅薄,也知道九龙夺嫡的最后阶段,就是在老四和十四兄弟俩之间展开的。
皇帝虽然没有明说过什么,但我能隐约感觉到,十四绝不是他属意的接班人。胤祯年轻,有闯劲,有魄力。他的冲动,在战争中也许是好事,可在政治斗争中,却未必好。
正如皇帝说的,天下已定,如今需要的,不是打天下的,而是守天下的。要想守得住天下,一要沉得住气,二要狠得下心,三要耐得住寂寞。
这三点,胤祯都难做到。
即使谁也没有挑明,但我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了:
命运和历史的天平,已经倾向了老四。
他,才是最适合的继承人。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都容易被表象所迷惑。
如今纵观成年的皇子中,最出风头的就是十四了。他如今名正言顺的顶着“大将军王”的头衔镇守一方疆土,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选。真是一群短视且肤浅的人,他们的目光都被笼罩着胤祯的光环所蒙蔽,却忽略了我的另一个儿子。
老四近年来越发干练了,办事麻利,他老爹用着顺手,便越发不客气起来。
那些大臣们只怕很难发觉,他们的折子,如今大部分是由雍亲王批示的。
皇帝似乎有意在混淆大臣们的视听,把继承人的人选弄得迷雾重重,好让他们弄不清到底该站在谁一边,并避免再次出现朋党勾结之事。
十月的时候,皇帝的一道诏书,更印证了我的想法。
皇三子胤祉之子弘晟被封为世子,皇五子胤祺之子弘升为世子,班俸均视贝子。
老四家被直接跳了过去,于是又引来众说纷纭。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是因为老四家的三个阿哥都不是嫡出。
可我却有另外的看法:
何必要把未来的皇子册封为世子呢?
不过,这话我是不会对任何人说起的,只是给远在西藏的胤祯写了一封信,叮嘱他注意身体,安心做他的抚远大将军。
“额娘的心愿,于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