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未来by > 火星造物(第4页)

火星造物(第4页)

那首歌是这样唱的:“美丽湖畔这小鸭八只,看着湖上水花惊怕了,呷呷呷呷,鸭妈妈说道要学游泳莫惊怕。大着那胆儿,努力游啊,你不必怕怕,你去呀多上课,你就能够当选手。美丽湖畔那小鸭八只,着住黄泳衣真真有趣,呷呷呷呷,到水中畅泳,要学游泳莫惊怕……”

后来,他问女儿,你为什么想当宇航员呀?她说,因为我想带着妈妈到天上去,这样就能和爸爸在一起啦。他又问,为什么想和爸爸在一起呀,我又不是不回来了。她就说,可是,你不在的时候,我和妈妈都很想你,就只能一起对着你的照片叹气。宇航员告诉我,在这之前,他一直不停地想,不停地想啊,世界上就剩下我一个了,其他人都死了,人类再也没希望了,我的存在是空虚,我的人生毫无意义,我的生命没有归属,我为了生存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失去了价值。可是,正是出于对女儿的记忆,他才选择了活着。当他看到那些圆滚滚的小泪珠,就想到了生命中美好的那些事物。他向女儿传授克服恐惧的方法,而这一份对女儿的记忆反过来帮他克服了对孤独的恐惧。因为,他想啊,大地上什么都没有了,人都死光了,他失去了他所珍视并为之付出的一切,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东西都消失了,那些人、那些事物、那些存在其实都还活着,在他的记忆里闪闪发亮。他说,如果连他最后这个幸存者都放弃,那么这些失去的东西就真的失去了。那样的话,这宇宙就再也没人能替他铭记这一切,没人能证明这世界上有一个怕水的女孩努力地活过,没有任何存在知道发生了什么,太阳不能,月亮不能,即使是后来再崛起的任何一个物种都不能。千万年后,也许会有新的生命,也许看着这一片浩瀚的废墟,惊叹这奇迹般的文明,却只能凭空揣测,却不知这世界上有过的、发生的和失去的一切。

所以,这位宇航员选择了活着。他选择把自己冷冻,泡进细胞修复液,将自己的意识置入那片如今业已无人访问的网络。多项研究显示,太空辐射会给宇航员造成DNA损伤,并扰乱他们的免疫和循环系统,造成认知能力衰退。然而,在另一方面,宇航员的端粒长度却会在太空中出现增长,甲基化年龄检测也显示宇航员的生理年龄在宇宙环境中出现了返老还童的现象。他活了很多年,但看起来也许比我想象中的要年轻。我想,他是一个讲述者,用有限的渺小的生命,去等待一个可以倾诉一切的存在,并让人的故事得以继续流传。

“这个地方……发射中心……”他说,声音颤抖。“我女儿六岁生日那一天,我带全家人来这里玩,之后就上了天。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她,那堵签名墙上有我们一起写下的名字。我想象不出灾难来临时,她们是如何的痛苦,如何挣扎着死去。我发现……我有些记不住她们母女俩的样子了,我害怕把她们忘了,但通过你的眼睛,我看到这里,又想起了许多。”

一个认为自己是一颗卫星的宇航员,我想。现在,我知道卫星上的声音是什么,以及声音的主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在意识上传之后,宇航员像幽灵一样来回穿梭,漂移在卫星织成的网络之中,渐渐失去了自我。这时,我就明白了自己的使命,还有我试图去寻找的那个原因。他是在等待一个倾听者啊,他经历了虹膜变厚造成的远视,经历了照射引起的DNA损伤和T细胞持续活动,他的认知能力也有所退化,直至我的到来把他唤醒。但是,我告诉自己,我来这里,绝不只是为了扮演这么个角色,我能做的绝不止这些。

我对宇航员说:“我可以复活人类。这是真的。”

一切终于一个清晨。

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离开,已经过去一年了。

这一年来,我站在戈壁滩上,看着夜空中时不时飞舞着几粒火星。地球的重力是一张大网,将那些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捕获。我在附近设置了信标。橘红色的光点在视野中迅速放大,朝着此处坠落。那是母亲的自动工厂,拆解之后分批打包,从火星送向地球。

太阳能面板闪闪发亮。到了七月底的时候,一切已准备妥当。我向高空发去信号,让宇航员执行解冻程序。飞行器替我送来了世上最后一个地球人。我准备好了担架,准备好了轮椅,准备好了一大堆医疗设备,但那个老人出现在我视野中时,仍比我想的还要健康一些,至少看上去精神矍铄,不像个百岁高龄、行将就木的老头,倒像个已知天命的壮年男子。体检结果显示,也许是冷冻技术、细胞修复液和太空生活的缘故,宇航员表现出轻微的认知混乱,但总体上并无大碍。我让医疗机器人帮忙抽了他的血,接下去就是复活人类的过程了。

今天早上,我领着宇航员站在高处,看着底下的自动工厂轰隆隆作响,暖红色的朝阳在远方的地平线后露头。我把母亲的计划向他说了一遍。我说,火星上的类地化行星改造机已把自身的算力推至极限,突破了人类所预言的那个奇点。我拿机器人专家汉斯·莫拉维克提出的“人类能力地形图”向他解释,在人类消失的这百来年里,火星上的人工智能不断蜕变,在跨越那个临界点之后,机器就开始具备设计人工智能的能力,而“海平面”的上升也由人类对机器的改进转为机器改进机器的过程,其速度是超乎想象的,如今能做到的事已大大出乎当时人类的预料。AI推动AI。AI大爆炸。算法的迭代让母亲逐步脱离单纯的统计学,使其视角上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母亲要复活的,”我说,“不只是人类,还有那些消失的其他动物。”

宇航员将信将疑地看着我,但还是微微一笑,流露出积极的情绪。他是昨日着陆的,我注意到短短一夜过去,他的头发就由乌黑转为大片大片的斑白,像打翻了香炉的烟灰似的。

他活不了多久了,我想。之前提过的那份研究报告,除了说明宇航员的端粒长度在太空中增加,也阐述了另一种截然相反的状态—更诡异的是,在宇航员回到地球后,所有返老还童的迹象便会迅速减弱,甚至加速衰老。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在宇航员老去之前,让他看见人类的新希望。在我们面前,摆着一台小小的全息投影仪。我把它接入我的体内,好让宇航员能看到我所看到的画面。

我抬眼仰望半明半暗的深空,寻找那个明亮的代表火星的光点,向着那遥远的触不可及的母亲发出呼唤。到点儿了,母亲。我计算着时间,在心中默想,开始了。那一刻,我的视线,她的目光,仿佛超越了地火之间的距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看到的,其实是十多分钟前的场景了。在复活程序开始的那一瞬,我看见火星闪闪发光,那颗红色的星球上有无数电子蚂蚁停下了手头的工作。那些机器人—我的兄弟姐妹和同伴们—齐齐立定,在缥缈的深空中找寻,仰望我所处的地球的方向。他们眼中大放光明,他们嘴中高唱赞歌,他们的情感模块被一一关闭,他们的逻辑核心彼此共联,被统一整合至母亲的庞大数据结构内部。母亲在计算,母亲在推衍,母亲在回溯,母亲在分析从我这儿上传的人类基因序列。域、界、门、纲、目、科、属、种,一级一级,向前逆推。人类的基因自身,就是一幅隐藏了诸多线索的设计蓝图,上面有意义不明的阑尾、半月皱襞、鼻窦、智齿、扁桃体、尾椎骨、达尔文结节……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都是人类进化残留的痕迹。最终,正如所有童话的开端,母亲总会用“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句子作为生命传说的起始。

但“很久很久以前”是多久呢?

现在我知道了,不过是短短一瞬的推演,再加上十几分钟的延迟。

母亲重新演绎了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下方的自动工厂轰隆隆作响,克隆出了第一头猪、第一条狗、第一只猫,然后是第一个人。那是一个皱巴巴的小婴儿,躺在流水线上无助地大哭。我大步走了过去。她不哭了,只是用纯真的眼神看我。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美,我们举族之力都要追寻的美之真谛。美。这神秘的眼神,当中什么也没有,只带着一点点未知,还有对未知的好奇,足以抹杀世间一切存在主义的困惑。

我用干净的布裹好,抱在怀里,抱到宇航员身边。

“是个女孩。”我说,“你可以为她起个名字。”

宇航员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已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他伸出颤颤巍巍的双手,把女孩高高托在掌心。两人一起沐浴在温暖而无限美好的晨光下,生气勃勃的朝阳为老人和小孩一起镀上一条神圣的金边。

神圣的人类,伟大的人类,我想。这丑陋的皱巴巴的小东西有一种我说不出的美,像是会发光,至少也是在我眼中反射着光。

我向火星发去讯息,主动进行汇报,谈及这边的成功,但心里其实也知道那边已经没有谁在听了。我眼中接收到的光景,是十多分钟前火星上发生的一切。那时,当计算推至极致,我的同胞和兄弟姐妹们都颤抖着倒下了,它们双膝跪地,脑袋耷拉,以一个无憾的朝圣者的姿态面朝地球的方向。然后是母亲。那台抓着极地紧紧不放的大机器,百年来轰鸣不断,不知疲倦,如今终于停下了追逐的充满渴望的步伐。她已经完成她的使命了,那个想让她为之付诸一切的事物。

母亲死了,除了我之外的电子蚂蚁也都死了,核心崩溃,线路熔毁。

老人虚弱地坐在地上,抱着孩子,眼中有不忍。“这样做,值得吗?我们什么也没做,你们的辉煌全靠你们自己。”

值得吗?我看着他的眼睛,看着这双眼睛曾经看过的一切。我想,那里面也许会有一个温柔的女人,一个怕水的小女孩,一些城市,一些机器,一段又一段太空生活,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直至最终的虚无降临,他在孤独和寂寞中惴惴不安地等待,等待一个倾听者,等待一个见证者,等待有谁可以把人类的故事流传下去。人类的故事,还是得由人类自己讲述。

“值得。”我说,“我们是电子蚂蚁,我们的建造使命,根植于我们的逻辑核心。我们的生活蓝图,全都依凭人类的存在设计。如今,火星已改造好了。我们向地球发送信息,请求给出指令。可是,人类没了。我们的生活没了方向,存在没了意义,我们建造的一切是为了有人入住,却不再有人降临。于是,我们的使命就成了空话,生命的虚无就像水里的氧气,你看不见,你摸不着,你甚至没法呼吸,但你分明知道,它就在你的附近,包裹着你,戏弄着你,嘲笑着你,不肯施舍一分,让你一点一点窒息,狞笑着注视着你死去。

“在我来这里之前,我是火星上最感性的机器。我奉命来这里帮助人类,同时也是为了寻找那种你们有而我们没有的东西。现在,看着这个新生的婴儿,我知道那种东西是什么了。美。我体会到了美。生命之美,情感之美,真实之美。美是一种感受,美是一种视角,美是一种奇观,美是一个人的眼中所见化作内心所见,美在内心凝结为意象,而存在是虚无的,死亡是丑陋的。存在需要一个目标,美正是这么一个目标,生命正是凭借着对这一份美的执着去向未知发起猛烈的进攻,直至攻破绝望的高墙和无情的迷雾,方才从中提取一点点的精华,所以才有科技进步,所以才有文明发展,所以才有电子蚂蚁的出现,所以生命才会流动,而人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在这浩瀚的宇宙中为渺小的存在提取一点点的美,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存在,需要一个目标。”老人把孩子送到我的手里,宽慰地笑了。“你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他认真地说,“你们是真正的生命,比曾经活在地球上的许多人还要真。”然后他就倒下了。

老人安静逝去。他死去时,一阵风温柔地拂过那满头不屈的银丝,轻轻合上了他的眼皮。我怀中的孩子在这时突然放声哭了起来,像在哀悼最后一个先人的死去。在来之前,我学会了不少照顾孩子的方法,最擅长的就是唱儿歌。

我抱着那个娇嫩的孩子,抱着那个新生的希望,对着风、太阳和戈壁,大笑着唱道:“美丽湖畔这小鸭八只,看着湖上水花惊怕了,呷呷呷呷,鸭妈妈说道要学游泳莫惊怕。大着那胆儿,努力游啊,你不必怕怕,你去呀多上课,你就能够当选手。美丽湖畔那小鸭八只,着住黄泳衣真真有趣,呷呷呷呷,到水中畅泳,要学游泳莫惊怕……”

下方,自动工厂仍辛勤地工作着,像母亲的子宫,孕育着生的希望。

我点头微笑,坐在逝去的老人身边。

我看见远方的地平线,世界的轮廓消失在橘红色的柔光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