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六祖坛经笺注后序丁福宝 > 第32章 付嘱品第十2(第1页)

第32章 付嘱品第十2(第1页)

第32章付嘱品第十(2)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1]。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2]。尔时,徒众作礼而退。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3],汝等速理舟楫[4]。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5]?

[1]《海水一滴》:“不见生灭迷悟,华果二法差别,则触目无障碍之大道。何二其法、二其心哉?”

[2]外界之事物来,自体与之感触,谓之缘。应其缘而自体动作,谓之随缘。《最胜王经》五:“随缘所在觉群生。”按:随缘好去者,六祖谓门弟子可各各随缘而去也。

[3]新州,南朝梁置,明废,今广东新兴县。

[4]楫,音“接”,短棹也,亦名桡,俗谓之桨。《易》:“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5]门弟子慰藉六祖,言师虽往归新州,然未必即行迁化,早晚可仍回到此地也。

师曰:叶落归根[1],来时无口[2]。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3]。遇满之难,杨柳为官[4]。

[1]《荀子》:“水深则回,叶落粪本。”《老子》:“夫物芸芸,各归其根。”此句,六祖言吾之归新州犹叶落之归其根也。

[2]此句六祖言,吾初来时,本无口无语言。此即无法可说之意也。《传心法要》下:“真佛无口.不解说法。”《六祖金刚经注》曰:“本心元净,诸法元空,更有何法可说?二乘之人执著人法是有,即有所说;菩萨了悟人法皆空,即无所说。是故经云: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按:此即无口之意也。《禅宗颂古联珠通集》七:“法云秀云:非但来时无口,去时亦无鼻孔。本觉又曰:五蕴山头一段空,来时无口去无踪。要明落叶归根旨,末后方能达此宗。”《吴志·薛综》曰:“无口为天,有口为吴。”据此又可谓六祖生时从天来也。录此备一别解。

[3]头上养亲者,言金大悲欲取大师之首,顶戴供养,如慈亲也。口里须餐者,言净满受金大悲之钱,来劫大师之首,为口腹所累也。

[4]《传法正宗记》六:“尊者入塔时,徒属思其言将有人取吾首者,遂以铁剑鍱护其项。开元十年八月三日,其夕之半,俄闻塔间有若拽铁索之声。主塔者惊起,遽见一人,状类孝子(此当日见一人著缞绖,而混言孝子者,盖顺乎祖师隐语之意耳),自塔驰出。寻视之,其铁鍱护处,已有痕迹。遂以贼事闻其州邑,官严捕之,他日于邑之石角村果得其贼。吏鞠问,贼自称姓张名净满,本汝州梁县人,适于洪州开元寺,受新罗国僧金大悲者,雇令取祖之首归其国以事之。吏欲以法坐之,刺史以其情不恶,乃问尊者弟子令瑫禅师。令瑫复以佛法论,欲吏原之。刺史善蹈之意,亦从而恕之。当其时州刺史曰柳无忝,县令曰杨侃,贼曰张净满。验其谶语,无少差谬。”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1],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2],昌隆法嗣[3]。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4]。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5]。

[1]一出家,指马祖道一禅师而言。一在家,指庞蕴居士而言。或曰,一出家,指黄檗禅师;一在家,指裴休。

[2]缔,构造。缉,补葺。伽蓝,佛寺之别称。《五分律》:“伽蓝,自瓶沙王施迦兰陀竹园为始也。园者,生植之所。佛弟子居之,取生植道本圣果之义也。”伽蓝,具云僧伽蓝,其义为众比丘之园。

[3]法嗣,嗣法之人也。

[4]按:自“问曰”至“垂示之文”《传灯录》、《五灯会元》、《正宗记》等中不载,而古本具载之,但文字间有异同,佛祖名数间有差殊耳。

[5]按:七佛以前,古佛应世之数,无量无边,非可以譬喻算之,实不可思议。久远劫来诸佛出兴,有二万亿威音王佛,二万亿日月灯明佛,二千亿云自在灯王佛,过去久远大通智胜佛等佛,实不可枚举。详见诸经。

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1]毗婆尸佛[2]、尸弃佛[3]、毗舍浮佛[4],今贤劫拘留孙佛[5]、拘那含牟尼佛[6]、迦叶佛[7]、释迦文佛[8]。是为七佛。

[1]《佛祖统纪》三十一:“过去庄严劫,此劫有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

[2]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也。《长阿含经》云:“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槃头,母槃头婆提。居槃头婆提城,坐彼婆罗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三十四万八千。神足二:一名骞茶,二名提舍。侍者无忧。子方膺。”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见《指月录》一,下同。《景德传灯录》一:“过去之七佛各举得法之偈,称为七佛所说偈。此七佛所说偈,未知出何经典。”是《宝林传》之著者慧炬所捏造也,《释门正统》曾痛斥之。其语载在《正统》第四卷中。

[3]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也。《长阿含经》云:“人寿七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明相,母光曜。居光相城,坐分陀利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二十五万。神足二:一名阿毗浮,二名婆婆。侍者忍行。子无量。”偈曰:“起诸善法本自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4]庄严劫第一千尊也。《长阿含经》云:“人寿六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善灯,母称戒。居无喻城,坐婆罗树下说法二会。度人一十三万。神足二:一扶游,二郁多摩。侍者寂灭。子妙觉。”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5]现在贤劫有一千佛,此其第一尊也。《佛祖统纪》三十一:“现在贤劫,以多贤人,故名贤劫。”《长阿含经》云:“人寿四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礼得,母善枝。居安和城,坐尸利沙树下,说法一会。度人四万。神足二:一萨尼,二毗楼。侍者善觉。子上胜。”偈曰:“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6]贤劫第二尊也。《长阿含经》云:“人寿三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大德,母善胜。居清净城,坐乌暂婆罗门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三万。神足二:一舒槃那,二郁多楼。侍者安和。子导师。”偈曰:“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7]贤劫第三尊也。《长阿含经》云:“人寿二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梵德,母财主。居波罗奈城,坐尼拘律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二万。神足二:一提舍,二罗婆。侍者善友,子集军。”偈曰:“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8]贤劫第四尊也。姓刹利,父净饭王,母摩耶。人寿百岁时,此佛出世。当此土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初八日自母摩耶右胁诞生。涅槃于此土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岁,寿七十九,说法四十九年。侍者阿难,后承命结集经典,为第二祖。子罗睺罗,皆大阿罗汉。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热门小说推荐

御灵真仙
不问苍生问鬼神御灵真仙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