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六祖坛经笺注在线读 > 第26章 机缘品第七5(第1页)

第26章 机缘品第七5(第1页)

第26章机缘品第七(5)

[1]沙门为沙门那之略,又云桑门。梵语舍罗摩拏之讹,译云勤息。出家修佛道者之通名。此出家者,勤修诸善法,止息诸恶法也。《四十二章经》:“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阿含经》:“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遇乐不忻,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号沙门。”

[2]《楞严经》:“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对于具足戒之二百五十,该称其他之细行而云三千威仪。三千者,但显数之多。如三千威仪经法数者,强凿成三千之数量也。三千之威仪者,小乘比丘之事。大乘之菩萨,有八万之威仪。按:八万者,八万四千之略,是亦仅示数之多量。然法数者作说谓三千威仪配身口七支,成二万一千。此约贪瞋痴之三毒与三毒等分而成八万四千。见《大藏法数》六十八。《撰择集》:“不犯威仪有二:一、大乘谓有八万;二、小乘谓有三千。”《法界次第》下之上:“三千威仪,八万律行。”三千威仪约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仪,合为一千。三世转为三千。三千威仪,分配身口七支,则为二万一千。复约对治三毒及等分,则成八万四千。见《翻译名义集》四。

[3]《僧史略》:“行满德高曰大德。”

[4]我慢,见前注。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1]。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2]?曰:体即无生[3],了本无速[4]。师曰:如是,如是[5]。玄觉方具威仪礼拜[6]。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7]?师曰:谁知非动[8]?曰:仁者自生分别[9]。

[1]生死呼吸间,不遑具威仪,请师直示。

[2]师言何不体取无生无死之真理,以了此无常迅速之生死乎?《俱舍光记》一:“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摄死,故言众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众死。”据此则知:言无生者,可以包括无死在内。故不言无生无死,而但言无生。

[3]体认自性,则自性本无生无死。

[4]一了百了,其生死已无迟速之可言。

[5]玄觉禅师本为求六祖为其证据而来,如是,如是,即为其印可也。

[6]生死事大,岂可盲拜师尊?今为印可,所以拜之,示以非慢。

[7]本,本来也。有动即有迟速,本自非动,岂有迟速之可言。

[8]还诘之,逼入一层。

[9]言六祖不可自生分别心。《唯识述记》七末:“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慈恩寺传》七:“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惟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断除。”黄檗曰:“心若不生,自然成大智者,决定不分别佛与众生,一切尽不分别,始得入我曹溪门下。”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1]?曰:分别亦非意[2]。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3]。后著《证道歌》[4],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5],时称为真觉焉[6]。

[1]分别有二种:一为心、心所之分别,此吾人所不可有者:一为《维摩经》:“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此吾人所不可无者。六祖谓果无意谁能分别,因此“分别”二字含有二种之意。闻玄觉如何答法,即可以证其学问之高下也。

[2]分别者,即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也。第一义不动,即非意也。孔子四绝中第一种之毋意,同此。

[3]《宋高僧传》:“既决所疑,能留一宿。故曰一宿觉。”

[4]《传灯录》:“永嘉大师著《证道歌》一首及《禅宗悟修圆旨》,庆州刺史魏靖缉而序之,成十篇,目为《永嘉集》,并行于世。”

[5]《传灯录》五:“师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安坐示灭。十一月三日,塔于西山之阳。敕谥无相大师,塔曰净光。””

[6]《传灯录》五:“觉者辐凑,号真觉禅师。”

禅者智隍[1],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2]。庵居长坐[3],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4],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5]?隍曰:入定[6]。

[1]《会元》三:“河北智隍禅师,始参五祖,虽尝咨决,而修乎渐行,乃住河北继庵,长坐积二十四载,不见惰容。后遇策禅师激励,遂往参六祖。”

[2]正受即禅定也。《探玄记》三:“纳法在心,名为正受。”《观经·玄义分》:“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同《序分义》:“因前思想渐微细,觉想俱亡,惟有定心,与前境合,名为正受。”

[3]奉佛之小舍曰庵。

[4]黄河之北岸曰河朔。

[5]什么,犹言何事也。

[6]入于禅定也,定心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谓之禅定。《观无量寿经》曰:“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1],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2],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3]。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4],体用如如[5]。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