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六祖坛经笺注在线读 > 第22章 机缘品第七1(第1页)

第22章 机缘品第七1(第1页)

第22章机缘品第七(1)

机谓根机,缘谓胜缘;机有利钝,缘有胜劣,机缘相感,自性开发。故以“机缘”名篇。按:古本无此篇题,别本或作《参请机缘第六》。今从流行本也。机缘者,兼师及弟子言之也。大凡世出世间,一切善法恶法,无不由过去生中种植前因,至于今生或他生,始获果报。种善因者获善果,种恶因者招恶报,此一定不易之理。必也见自性佛,已断后有,不遗诸因,而后果报可灭;因果即灭.始得超出三界,不入轮回。师之传佛心印,与弟子等之得闻大乘,皆非偶然,故立此品。

师自黄梅得法[1],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2]。时有儒士刘志略[3],礼遇[4]甚厚。志略有姑为尼[5],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6],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7]。

[1]黄梅,见前注。

[2]别本云:“师去时至曹侯村,住九月余。”然师自言:“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此求道之切,岂有逗留?作去时者,非是。按《传灯》《会元》《正宗记》等,以为未得法以前之事。今本则以为得法之后,至韶州逢刘志略。兹依今本。

[3]《万姓统谱》五十八:“志略,唐刘志道之子也。”

[4]礼遇,以礼相待也。

[5]父之姊妹曰姑。尼者,出家之女子,梵语比丘尼。“比丘”之语通男女,而“尼”音则示女性也。”

[6]暂,须臾之间也。

[7]《传心法要》:“裴相公问师曰:山中四五百人,几人得和尚法?师云:得者莫测其数。何故?道在悟,岂在言说?言说只是化童蒙耳。”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1]:此是有道之士[2],宜请供养。有魏[3]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4],竞来瞻礼[5]。

[1]年高德优之人曰耆德。《周礼》:“八十曰耆。”《周雅释诂》:“耆,长也。”《周语》:“耆艾修之。”注:耆艾,师傅也。

[2]《书》:“惟有道曾孙周王发。”杜甫诗:“先生有道出羲皇。”韩愈《诤臣论》:“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谓有道之士乎哉?”

[3]“魏”一作“晋”。

[4]魏武侯,《魏志》第一云:“太祖武帝,姓曹氏,讳操,字孟德,追谥为武皇帝。”或云曹氏玄孙有仕晋封侯者,故作晋武侯玄孙。按:玄孙,乃“系孙”之误,“系”与“”字体相近,故改“系”为“”,后又改“”为“玄”。故有此误。系孙即远孙。《旧唐书》:“柳宗元,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

[5]仰视曰瞻。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1]。遂于故基重建梵宇[2],延师居之。俄成宝坊[3]。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4],被其纵火焚草木[5],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6]。

[1]《帝王姓系》四:“隋都长安。始文帝辛丑,篡后周,即帝位。终恭帝戊寅,三主共三十八年而灭。”

[2]梵字,谓佛寺也。江总文:“我开梵宇,面壑临丘。”

[3]俄,顷也。时之至短速者曰俄顷。《翰墨大全发集》一:“给孤长者,布黄金地为伽蓝。故寺宇号为宝坊。”按:《大集经》一:“尔时如来示现无量神通力,渐渐至彼七宝坊中。”又云:“诸大菩萨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盖欲界、色界中间有大宝坊,佛于此说《涅槃经》。后称寺宇谓宝坊,即据此为美称也。

[4]遁,隐避也。

[5]纵,放也。

[6]挨,强进也。

石今有师趺坐膝痕[1],及衣布之纹[2],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3],遂行隐于二邑焉[4]。

[1]趺坐,结跏趺坐也。《声论》云:“以两足趺加致两,如龙盘结。”《慧琳音义》八:“结跏趺坐略有二种:一曰吉祥,二曰降魔。凡坐皆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以左趾押右股,此即左押右,手左在上,名曰降魔坐。诸禅宗多传此坐。依持明藏教瑜伽法门,即传吉祥为上,降魔坐有时而用。其吉祥座,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仰安跏趺之上,名为吉祥坐。如来昔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故如来常安此坐转妙法轮。”《嘉祥法华义疏》二:“结跏趺坐是诸佛常坐之法。作此坐者,身端而心正也。”

[2]常人闻石有趺坐痕,则起疑,谓为怪事。以意度之,师固未尝留痕于石也,石上今有膝痕者,殆后人重其德,或镌其迹于石上,如儒者所云“爱其甘棠”之意耶。然佛家多不可思议之事,慎勿以常人之见测度之。

[3]见上文。

[4]二邑,即怀集、四会二县。详见上文注中。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1],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2],后念不灭即佛[3]。成一切相即心[4],离一切相即佛[5]。吾若具说,穷劫不尽。

[1]唐释慧海《入道要门》下:“有行者问:即心即佛,那个是佛?师云: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无对。师曰: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传灯录》:“明州大梅法常禅师问: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师言下契,直入大梅山住二十年。祖令一僧去问:和尚见马祖,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祖向我道,即心是佛。僧云:马祖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去,任他非佛非心,我只即佛即心。僧回举似祖。祖曰:梅子熟也。”

热门小说推荐

御灵真仙
不问苍生问鬼神御灵真仙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