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六祖坛经笺注全文 > 第10章 行由品第一4(第1页)

第10章 行由品第一4(第1页)

第10章行由品第一(4)

[1]《岭南丛述》曰:“菩提达摩大师者,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至本国受王供养,知师密迹。谓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夫达摩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达摩。’因改号菩提达摩(《五灯会元》)。师心念震旦缘熟,行化时,至泛重溟,凡三周寒暑,达于南海,实梁普通八年丁未岁九月二十一日也。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已。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传灯录》)。后隐于嵩山少林寺,遇毒而卒。其年魏使宋云,于葱岭回,见之。门徒发其墓,但有衣履而已(《旧唐书》)。”

[2]《诗·小雅》:“庶民弗信。”

[3]《禅源诸诠》上:“六代师资,传授禅法,皆云内授密语,外传信衣。衣法相资,以为符印。曹溪以后,不闻此事。”

[4]《血脉论》:“三界兴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黄檗曰:“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云:‘若无心无法,云何名传?’师云:‘汝闻道传心,将谓有可得也。所以祖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

[5]自悟者,依本觉之内熏,不依他教,自然开悟。解,晓悟也。《礼》:“相说以解。”

自古佛佛惟传本体[1],师师密付本心[2]。衣为争端[3],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4]。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启曰:向甚处去[5]?祖云:逢怀则止[6],遇会则藏[7]。

[1]佛佛者,前佛后佛也。本体,诸法之根本自性也。《大日经》七:“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

[2]《传心法要》下:“从上祖师,惟传一心,更无二法。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密付本心者,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宗门之传授,在言语之外也。

[3]《左传·昭公传》曰:“郑铸刑书,叔向曰:‘民知争端矣。’”

[4]命者,支持暖与识,而为生物之元者。《俱舍论》五:“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后汉书》八十一:“孙福言茂曰:‘臣为贼所围,命如丝发。’”

[5]甚,何也。姜夔词:“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6]怀,即怀集,县名。明清皆属广西梧州府,今属广西苍梧道。

[7]会,即四会,县名。明清皆属广东肇庆府,今属广东粤海道。《会元》一“六祖章”曰:“后传衣法,令隐于怀集四会之间。”《正宗记》及《传灯录》同。

惠能三更,领[1]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2],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3]。祖令上船,五祖把艣[4]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艣。祖云:合是吾渡汝[5]。惠能曰:迷时师度[6],悟了自度[7];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8]。

[1]领,受也。

[2]肇庆府新兴县,禹贡扬州之南境,秦为南海郡地。六祖新兴人,故云南中人,犹言岭南人也。

[3]驿,音“亦”。《清会典》:“腹地为驿,军报所设为站。皆为交通递送之用。”《大明一统志》五十二:“九江驿即九江府浔阳驿也。”

[4]艣,行舟之具,所以拨水而使之前进者也。通作“橹”。

[5]合,应也。

[6]度,与“渡”通。

[7]自度者,先度自身,即渡生死海至涅槃岸也。

[8]唐释慧海云:“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时,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见《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

祖云:如是如是[1]。以后佛法[2],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3]。汝今好去,努力向南[4],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5]。

[1]《胜鬘宝窟》上本:“印述之辞。如是如是,诚如圣教;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2]此佛法指达摩所传之禅宗而言。唐圭峰禅师曰:“诸宗始祖,即是释迦。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诸祖相承,根本是佛亲付。达磨受法天竺,躬至中华,见此方学人,多未得法,惟以名数为解,事相为行。欲令知月不在指,法是我心。故但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3]《传灯录》三:“忍大师既付衣法,复经四载,至上元二年逝,寿七十有四。”《正宗记》、《会元》等亦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