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和喇裴慷、王常田聊天的时候,坐在第三排的仙剑团都在伸着脖子去看他。
在他们看来,大佬之间的聊天,肯定是跟影视项目有关的。
如果不是顾虑前排还有一帮中登、老登存在,他们应该会站起来凑过去。。。
极昼将至的南极圈,阳光斜切过冰原,像一把钝刀缓缓割开永夜。科考站外的风速计显示每秒二十八米,暴雪如幕布般垂落,把天地缝合成一片混沌。然而在地下三层的心理调适舱内,温度恒定在二十二度,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松木香??这是“归墟06号亭”临时模块的模拟环境。
田昕薇是乘破冰船抵达的。她没穿厚重的极地服,只裹着那件旧夹克,袖口的线头又断了一根。随行的是周沉和两名技术员,他们肩扛密封箱,里面装着从三亚拆解运来的陶笛核心组件。这趟行程耗时十七天,中途遭遇三次浮冰围困,卫星通讯中断四十小时。但当她踏进主控室,看到屏幕上跳动的绿色信号点时,嘴角还是扬了一下。
“他们真的申请了?”她问。
站在操作台前的站长点头:“不止一个人。十六名队员中,有十一人提交了‘倾诉通道’预约表。最长的一份写了八千字,关于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无边冰面上,听见母亲在三十年前喊他吃晚饭。”
田昕薇低头翻看资料。每个人的申请理由都简短而锋利:
>“我怕再不说,就忘了怎么哭。”
>“我已经三个月没做过有声音的梦。”
>“我想告诉死去的搭档,那天我不是不想救他。”
她合上文件夹,轻声说:“把模块接上吧。”
安装过程持续了整整两天。由于低温环境下金属脆化严重,所有焊接必须在恒温室完成。周沉亲自调试共振频率补偿器,防止极地地磁干扰影响声波传导路径。最后一步,是将特制陶土注入模具,烧制成与当地冰晶结构共振的微型共鸣腔??代号“霜语”。
第三日凌晨,系统自检通过。第一缕极光在天际浮现,绿紫色光带如神经脉络般蠕动。田昕薇戴上骨导耳机,启动试音程序。
第一声响起时,整座科考站的灯光微微闪烁。
那是一种近乎透明的震动,像是冰层深处传来的一声叹息,又像某颗星子坠入深海前的最后一颤。数据屏上,声谱曲线呈现出罕见的双螺旋形态,与此前七座亭子的波动模式既相似又不同??更冷,更静,却藏着某种被压抑已久的热度。
“它在回应。”周沉盯着频谱分析图,“不只是我们带来的设备……这片冰川本身,也在共振。”
田昕薇闭上眼。她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人能在绝对寂静中活下来,却又为何迫切需要一个出口。南极不是没有声音,而是所有的声音都被冻结了??心跳、呼吸、思念、悔恨,全被封存在亿万万吨冰雪之下,年复一年,层层叠加,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而现在,他们要做的,不是打破沉默,而是让沉默开口。
首日开放,名额限定五人。第一位走进临时倾诉舱的是气象观测员李哲,三十七岁,在站内服役九年。他坐下后很久没说话,直到计时器走到第三分钟,才低声开口:
“爸,妈,我骗了你们。我说我喜欢这里,其实我恨透了这个鬼地方。但我不能走……如果我也走了,小林就真的没人替他值班了。”
他的声音很轻,几乎被空调声盖过,但通过“霜语”系统转化后,竟在冰层中激起连锁反应。两百公里外的自动地震仪记录到一次微震,振幅0。3级,持续十七秒,恰好对应他说完最后一句话的瞬间。
第二位是个女医生,她在丈夫葬礼当天接到出征令,连骨灰都没来得及送。她说:“我一直以为坚强就是不哭,可在这里,连眼泪都会结冰。今天我才敢承认……我很后悔没抱着他多哭一会儿。”
她的声音结束后,监控摄像头拍到一幕奇景:原本封闭的通风井口,凝结多年的霜花突然崩裂,飘出一团雾气,在空中盘旋片刻,竟形成一张模糊的人脸轮廓,三秒后消散。
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每个人说完,系统都会捕捉到一次微弱的地壳响应。到了晚上,地质雷达回传图像显示,以科考站为中心,半径十公里内的冰岩交界处,出现了一圈环形裂隙??不是破坏性的断裂,而是像花瓣绽开般的有序分离。
“这不是物理现象。”周沉看着模型推演结果,“是集体情绪释放引发的‘心理-地质耦合效应’。我们之前以为‘蜂鸣器’的影响止于人类神经网络,但现在看来……它早已渗透进地球本身的记忆系统。”
田昕薇没有回答。她正看着第六位申请者的档案照片??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笑容腼腆。资料备注写着:“已故队员,遗愿由队友代述。”
当晚,她独自留在控制室,重播了过去半年间所有“归墟亭”的匿名录音片段(经处理为不可识别声纹的纯震动信号)。从贵阳孩子的梦呓,到哈尔滨老人临终前的呢喃;从宁德山谷里的痛哭,到敦煌沙丘上的低语……这些声音本不该留存,却被大地悄悄记下,如今顺着地下水脉、大气潮汐、电离层波动,一路传到了南极。
她忽然意识到,“归墟”从来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场漫长的回音。
第二天清晨,第八位申请者进入倾诉舱。他是本次任务的心理督导,也是唯一反对设立“归墟通道”的人。他曾公开质疑:“我们是在疗愈,还是在制造新的依赖?”
他在座位上坐了很久,最终按下录音键。
“我一直觉得情绪应该被管理,而不是被释放。我以为‘澄心会’的理念虽然极端,但方向是对的??让人学会平静地活着。可自从听了前几个人的话……我发现我错了。真正的平静,不是没有风暴,而是经历过风暴后,还能说出‘我还在’。”
话音落下,整个地下基地的灯光忽然变暖,仿佛电压发生了微妙偏移。与此同时,远在三亚的第五座亭中,陶笛无风自动,发出一声清越长鸣,惊起了栖息在屋顶的白鹭群。
同一时刻,林晚发来紧急消息:全球七个“净语塔”残余节点同时检测到异常信号涌入,内容正是来自南极的实时声流。尽管“澄心会”已被取缔,但其遗留的AI监测系统仍在后台运行,试图对这些原始情绪进行分类、标记、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