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细节精益求精。
也好像从来不管比分。
这种感觉会让球员有压力,也有动力。
大家期待著能够整体变强。
但是。::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似乎教练组从来不给球员有空间去想这件事。
如果不是在曼联四年,戴飞亲身经歷过弗格森对球队进行轮换的胆子有多大,怕是也不会此时冒出疑问。
或许是英超跟德甲不同,英超赛程频密,尤其是魔鬼赛程,轮换是必然措施但像曼联哪怕在欧冠半决赛,也曾经在大局已定后的次回合雪藏主力。
彼时效力沙尔克04的诺伊尔应该对此深有体会。
今天的戴飞固然不需要轮换。
但团队中30岁以上的球员呢?
轮换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迫不得已轮换,再用下去,球员坚持不住了,不轮换就要透支。
另一种就是主动轮换,在没到油尽灯枯前就充电,缓衝,调整,降低球员状態波动的幅度。
拜仁慕尼黑冬歇期后一路踩油门往前冲。:。兴许是戴飞格局不够大。
他觉得球队已经达到接近天板的水平。
总不能联赛中追求屠杀到两位数。
欧冠淘汰赛也必须场场屠杀。
那不但变態,也有些不切实际。
拜仁慕尼黑却不降速。
戴飞提高自身保护意识,巴黎圣日耳曼在下半场却是继续严防死守。
並且动作也变得更加野蛮粗暴。
总比分已经0:5落后。
他们要是不奋力抵抗,指不定会是两场耻辱惨败。
比赛临近60分钟。
范德威尔驰援內线的凶狠下脚直接把里贝里放倒在地。
主裁判鸣哨后给了范德威尔一张红牌。
瓜迪奥拉悚然一惊。
里贝里捂著脚踝痛苦打滚。
这一刻他多么希望里贝里是在演技!
可是里贝里最终却是被担架抬出场,
拜仁慕尼黑球迷集体沉默。
大脑一片空白之后回过神来。
不禁发出哀豪。
“罗贝飞组合,少了里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