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一个普通嫔妃的爱情讲什么 > 21 喜气(第1页)

21 喜气(第1页)

21。喜气

封妃的圣旨很快到了。

同来的还有一应赏赐。屏风、书画、摆件各有一些,皆可用于装扮宫室,按制赏下来,正与念儿的妃位相配。

念儿从东院搬进了灵萃宫的主殿。因灵萃宫目前只有她一位娘娘,陛下特许她继续用着东院的宫室。

迁宫当日,合宫上下都喜气洋洋的。

“娘娘,我从陛下新赏的画里挑了几幅,这些画上都是些花草,红红绿绿的,挂在厅里,正能添几分热闹呢。”孟春抱着几卷字画,比划着怎么挂。

念儿看她热情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她摆摆手,接过孟春手上的画,却忍不住惊叹,叫孟春小心轻放:“哎呀,快仔细些,你手上这张,是前朝名家闻世山人的四梅图。”

“闻世山人擅绘梅花,以梅花自喻,因而他的梅花,自有一份君子的风骨。到如今,他的作品已经大多散佚,只在书中记载过,我今日竟然能亲眼得见。

“他还有一幅雪中探梅图,更为精妙,据说是几幅拼成,拆出来又是单独的花,若是能再见这幅画,就更好了。”

孟春一听,更坚定了要挂的心:“既是名家之作,更要挂出来,才能衬出我们娘娘的气度呢!”

她不是念儿这样的大家小姐,对字画之类一窍不通。只听念儿说,这画珍贵,那便要挂出来。

“非也非也,”念儿却笑着拦,“你方才不是说过,厅里要添几分热闹才好?挂梅花,未免显得孤冷。”

“且这不过四梅图中其一,单挂出来与其它字画摆在一处,多少有些曲解了画家的心意。”

这次新赏的字画,最珍贵的便是这副梅花,可惜只有一件,并不成套。

“便挂你怀中这幅芍药吧。”

她指着孟春抱着的另一幅画说。

这幅画出自宫廷画师之手,并没有什么名气。但画中芍药开得艳丽,粉粉白白,颇有生气。

让念儿最开心的,其实是书房。

搬入正殿后,她的书房大了不少。书架上摆着她从家里带来的旧书,书案上铺着新裁的纸,旁边是上好的松烟墨,并一方绿尾砚,笔架上挂着念儿惯用的竹管紫毫笔,四周的墙上也挂上了书画。

念儿环顾四周,有了些父亲书房的气象了。

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踏入父亲的书房,是求他让自己入宫,心情算不得愉快。

但她一眼便记下了父亲书房的陈设。到现在仍未忘记。

架上堆满了书,桌上是未写完的字纸,显得有些凌乱。墙上挂着些名家的字画,屋里有种常年不散的纸墨味道。

夏日过得快,转眼又到了立秋。

今年秋天,皇帝要去围场秋狝。

本朝以武立国,秋狝是开国以来的习俗,若严格按照习俗,每年都应举行,以彰武德。

皇帝即位时年少,年岁渐长后,又体恤民生,不愿铺张,因此秋狝便渐渐少了。

而今年,铲除了赵太尉这一块心病,皇帝便有闲心想起秋狝的祖制。

祖宗之法不可废,今年便顺势行一场秋狝。

秋狝时,天子驾临行宫,百官随行。依制,高位妃嫔均需伴驾。

念儿刚晋了妃位,自然也是要去的。

秋狝一共七日。最后一晚,皇帝于行宫设宴,封赏秋狝之中,表现优异的勇士。

此宴隆重,行宫诸妃,皆列于席。

念儿当然也出席了。

在过去的七天里,她一直呆在妃嫔之中,观赏围猎。除了行礼时远远地看过几眼,她与皇帝不曾打过照面。

当然,皇帝身边也只有皇后一人伴驾。一切皆依照宫规进行。

今晚大宴,是为了嘉赏臣子,妃嫔不可邀宠,因此便由皇后主持,为她们及一应重臣家中女眷,单独设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