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纯昭仪有孕给她带来的低沉,也没持续太久。
念儿收到消息,说她分到了一个名额,年前能召家人入宫相见。
一般而言,这种特权,只有高位嫔妃才有。不过,当今天子体察众人久居深宫,难免思念家人,便叫皇后在年前专设一日,每年派些名额下去,叫那些低位之人,也有机会与家人相见。
而皇后贵妃等人,随时都能召家人入宫,所以,她们并不屑凑这种热闹,故而趁着这日见家人的,至今还都是些真正的低位嫔妃。
对于这一名额,念儿的位份其实是高了的。
孟春打听到消息,说这次是皇后专门把她报上去的,并且同陛下提起,她之前病过一场,陛下忆及此事,便准许了。
“既然陛下能允许娘娘与家人相见,那定然是不再怪罪娘娘了。”孟春道。她见念儿这段时间以来,因纯昭仪得宠的事情,一直郁郁,便拿了这件好消息劝慰她。
皇后为何突然点她家人入宫?念儿还有一事想不通。
但她确实因此又高兴了起来。
她进宫这些年,只有封嫔的时才叫家人来过一次。可惜那次来的只有太太。这次姨娘能同太太一起来吗?
当时,她旁敲侧击地问太太,姨娘是家中有事绊住了,因此不能来吗?太太一下便懂了她的意思,脸色有些奇怪,却也没说什么套话搪塞她,直说她生母还未准备好,对入宫之事有些胆怯,因此未能成行。
“你姨娘说,娘娘今日只是嫔位,却叫生母与嫡母一起觐见,实在是坏了宫中规矩,有损皇家颜面。”嫡母原话是这样的。
可宫中绝没有这种规矩,绝没有因妃嫔位份太低,生母来见便是丢人现眼的规矩。且不说根本无人在意她请了什么人入宫,其它宫妃这么做的也不少。姨娘这是嫌自己位份不够,而不愿来吗?她或许是不知道情况,真的担心自己犯了宫规吧。念儿是有些失落的。
因为她知道,太太不会害她,也没必要骗她。
太太对家中子女,无论嫡庶,皆是尽心尽力。而她自己,反倒是有些对不住太太的。
这便牵扯到她进宫一事了。
念儿还记得那日姨娘激动的神情。
她甚至能记得那日院子里盛放的满墙迎春。
“念儿,我今日偷听老爷与太太讲,说宫中要开采选了,京中适龄女儿,都可参选。念儿,你去选吧,老爷是刑部侍郎,你一定能选中的。”姨娘紧紧地抓住她的双手,低声道,“你哥哥虽也是老爷的儿子,但毕竟不是嫡子,能结交的人少,未来仕途必然会坎坷一些。若你进了宫,他便多了一份助力,就能走得更远。”
说了这些,她似是发现只说儿子不太妥当,便补上一句:“你哥哥走得远了,我们也有了依仗,老爷也会正眼看我们的。”
这番话听在念儿心里,如五雷轰顶。
她对自己的人生规划里从来没有进宫。
她知道自己性格木讷,在家中默默无闻,无甚特别,还不太受其它姊妹喜欢。因此,她的愿望,便是让太太指一门不高不低的婚事,规规矩矩地嫁过去。若是能在京城,那便再好不过,这样还能时常回家来,探望探望姨娘。
但姨娘却并不给她吐露心声的机会,她直接去找了父亲。
这件事情是太太主动来告诉她的。
太太没有召她去正房,而是亲自来了她的院子。
“你当真是自愿的?”太太问她,她坐着的地方,便是姨娘要她进宫时,坐着的同一地方。
“我已经在老爷那里给你挡了去,若你真心愿意,我也不会阻拦。”太太又说
太太的善解人意让念儿终于绷不住了。
她的眼眶红了,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向着太太跪下,摇头坚定道:“不,我不愿。”
那是她第一次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意愿。
太太吓了一跳,赶紧将她扶起来,用手上的帕子为她擦拭眼泪:“若不愿意,我拦着就是,我们周家的女儿,不想去选,就不选。”
“请母亲为我择一门婚事吧。”念儿哭着求。订了婚,姨娘就不会强迫她入宫了吧。
“好。”太太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