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从盐碱地里长出来的成功
1。该做事时,做正确的事
几年间接连发生的几件倒霉事儿,使政治庸人代善不仅失去了接班的机会,也使他对做下一届圈主彻底死了心。现在,代善只想靠着多年积攒下来的老本,在圈子里混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承认,凭借他的头脑,根本无法掌控后金圈子的是是非非。
代善对竞争对手皇太极,也是口服心服。的确,他把皇太极无可奈何。他想到的,皇太极已经做到;他想不到的,皇太极也已经做好准备。两个人,根本不是同一重量级的选手。在皇太极面前,代善只有伸脖子挨打的份儿。
代善的政治精神脊梁被折断以后,皇太极的机会来了。
皇太极,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家,野心大,能力强,心计多,善于驾驭和掌控局面。他不但知道别人有什么,还知道自己缺什么,应该补什么。他没有褚英、代善的先天优势和机会,但他会利用他们的弱点,给自己创造机会。
在后金大圈子里,皇太极神不知鬼不觉地积极发展他的小圈子,把有能力、有资历的人,都拉到他的圈子里,为他所用。即使这些人不能与他成为朋友,也不能让其成为他的敌人。
开始时,皇太极在他的正白旗内网罗心腹,培植亲信。其中有一个人,名叫拜音图,虽然没能力,但非常有眼力,有心计。通过观察,拜音图发现,皇太极虽然暂为主旗贝勒,地位排在四大贝勒末位,但是他有野心,有战功,善经营,将来一定能成大事。
于是,拜音图主动投到皇太极门下,处处维护皇太极的利益。皇太极想到的,他已经做到;皇太极没有想到的,他已经妥善安排。皇太极对拜音图非常信任和赏识,并想尽一切办法为他谋职谋权。
直到天命末年,能摆到桌面上的战功,都没有拜音图的份儿。但是,皇太极却以“勤勉政治,善于统兵”的理由,再一次向努尔哈赤推荐拜音图。努尔哈赤看在皇太极再三推荐的分上,封拜音图为一等副将,成为正白旗掌握实权的人物。
不仅拜音图,只要是主动站在皇太极小圈子里的人,皇太极不问出身,不看战功,都会利用一切机会,为这些人谋职谋权,逐渐壮大他的小圈子的实力。
皇太极多次分析过能参与竞争汗位人选的实力。
八旗中,努尔哈赤亲自统领正黄、镶黄两旗;代善统领正红旗;莽古尔泰统领正蓝旗;阿敏统领镶蓝旗;他统领正白旗;代善的大儿子岳托掌管镶红旗;褚英的大儿子杜度掌管镶白旗。
莽古尔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一个不能让任何人放心的人。他母亲和代善闹出**绯闻之后,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取悦努尔哈赤,竟然手刃亲生母亲。近几年来,努尔哈赤再三强调,甚至逼着众贝勒发誓,父子、兄弟之间,即使有天大的矛盾,也不能相互杀戮。莽古尔泰弑母,已经触及努尔哈赤确定的高压线。这两项加在一起,导致他根本没有资本、资格竞争汗位。
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舒尔哈齐的儿子。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被圈禁而死。努尔哈赤再无私,境界再高,也没有修炼到不考虑儿子只考虑侄子的地步。只要他的儿子不傻得非常彻底,阿敏根本没戏。
杜度,乃是褚英之子,在褚英获罪之后,努尔哈赤让他顶替罪父当上旗主,在很大程度上有照顾的意思。再说,他是晚辈,有这么多叔叔在,还轮不到他。尽管杜度身为一旗之主,努尔哈赤对他一直是限制性使用,并未给予充分信任。杜度本人,也因为父亲的原因,在后金圈子里很低调,凡事避让三分。上了年纪的努尔哈赤,对任何人都提防,他不会把汗位传给与他有杀父之仇的人,尽管这个人是孙子。
经过分析,皇太极认为,对他构成威胁的,只有代善。
还有一股势力,他不能忽视,那就是十二阿哥阿济格、十四阿哥多尔衮、十五阿哥多铎。这三个小贝勒,虽然年纪小,只有阿济格略有战功,但是,他们的母亲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女人,是一个非常有头脑、有野心、善于经营的女人。正是因为有她,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虽不主旗,又无显赫战功,却挤进后金国九大贵族之列。
对此,很多人不服,但不服不行,后台太硬了。
皇太极经过精准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他成为一圈之主的最大对手,就是代善和阿巴亥。这两个人,代善占有资源,阿巴亥占有资本。他在这两项上,远远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