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排在皇太极打击目标的第二位。阿敏不是努尔哈赤的亲儿子,而皇太极、代善、莽古尔泰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远近不一样。阿敏政治上有污点,为人简单粗暴,人缘不怎么好。最关键的是,他没有独立的小圈子,虽有资历,但靠得住的人不多,特别是在领导班子里。
对于阿敏,没有特好的机会,不能轻举妄动。对于阿济格,有机会要打,没有机会制造机会也要打。
1626年12月,皇太极即位5个月后,他就找到了打击阿济格、多尔衮、多铎3个小兄弟的机会。
蒙古扎伦卫儿宰吐贝勒儿子厄参台吉,逃离故地,投奔阿济格。皇太极非常不愿意看到阿济格实力壮大,也没有开会商量,就命令厄参及其带来的属下,搬到正蓝旗德格类那里,归德格类管辖。
德格类虽属正蓝旗,但他是皇太极的死党。壮大德格类的实力,就等于壮大了皇太极的实力。
厄参要是投奔代善、阿敏、莽古尔泰旗下,皇太极肯定不能说什么。他不是没意见,而是不敢有意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努尔哈赤在世时,就制定了对待前来投诚的蒙古贝勒、台吉的政策。
此政策大致有以下两点:
一、凡来投金者,全部优待。分配工作,定职称,给房子和安家费。
二、尊重本人的意愿,愿意把户口落在哪个旗,就编入哪个旗,后金政府不作要求。
厄参投金,阿济格接收,都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没有违规违法之举。他们这样做,虽不违规,却违背皇太极的意愿。
皇太极在三大贝勒默许的情况下,派德格类跟阿济格谈判,让阿济格交出厄参及其部众。
阿济格是一个愣头青,是把面子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人。他是镶白旗的旗主、当家人,如果他连投靠他的人都保护不了,让外旗人骑在脖子上屙屎撒尿,以后在镶白旗怎么混?今天允许别人带走一个厄参,明天就会有副将被绑走。大家把镶白旗当成免费超市,谁缺什么少什么都来拿,镶白旗能经得住几回拿?日后,在镶白旗,他还有什么权威,谁还会服他?
阿济格对德格类说:“这事,没商量,你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厄参自愿加入镶白旗,我愿意收留,这是双方自愿的选择,一合情,二合理,三合法。”
德格类是什么人啊?会武术的流氓。现在有莽古尔泰这个有权有势的亲哥做后台、大汗皇太极撑腰,哪里会把靠出身当上旗主的阿济格放在眼里?他早就对阿济格、多尔衮、多铎3兄弟靠母亲吹枕边风,当上两旗旗主感到不平衡。现在发泄愤怒的机会来了,他还能怕阿济格来硬的?
德格类指着阿济格的鼻子说:“小子,让厄参加入正蓝旗,是大汗的意思,我跟你好说好商量,是给你面子,别蹬鼻子上脸给脸不要脸啊!”
德格类仗势欺人,阿济格寸步不让,两个愣头青话不投机就动手了。德格类耍横,阿济格拼命,抽刀砍在德格类的脑袋上,砍出一个口子,血流不止。
皇太极见阿济格不服,就召开会议商量。与会者,只有多尔衮、多铎是阿济格的人。多尔衮是非常有心计的人,知道自己在后金圈子里属于弱势群体,该忍的要忍,不该忍的也要忍,保命才是第一。开批斗阿济格的会议上,他选择了沉默。多铎还是不懂事的孩子,虽为旗主,也只有虚名而已。
这个象征性的会议,开不开结果都一样。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把厄参编入正蓝旗,隶属德格类。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对阿济格处以1000两白银罚银、鞍马4匹、盔甲4副、马7匹。
这件不公平的事,提醒了间接受害人多尔衮,让他明白在后金圈子里,他应该怎么做。直接受害人阿济格,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他不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
皇太极利用圈子里的各种矛盾,捏了阿济格这个软柿子。对于不服他的,暂时又搞不倒的,只能实行先记账、后算账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