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清代官场有哪些 > 第十一章 隐形的手腕(第1页)

第十一章 隐形的手腕(第1页)

第十一章隐形的手腕

1。绝望,会吞噬人生信仰和职业操守

清政府里发生“大地震”,诸多军政要员纷纷落马。消息很快传到锦州前线,让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等人感到脖梗发凉。

济尔哈朗召集国公以上级别的将官,开了一个小范围会议。

在会上,济尔哈朗面色凝重地对众人说:“你们大概都知道沈阳发生了什么,你们心里一定很清楚,皇上为什么如此动怒。不管涉案人员与我们私人关系如何,我们都没有资格为他们感到悲伤、高兴或者愤怒。因为,他们的今天,很可能就是在座各位的明天。

“我们做奴才和臣子的,以效忠皇上为己任,以实现皇上的目标献身而光荣。所以,无论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多苦,面临的对手有多强大,都不是偷奸耍滑、违令不行的借口。我们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攻破锦州城,击败祖大寿和洪承畴。

“皇上命我为前线总指挥,我一定对皇上的信任、前线战事结果负责。但是,话又说回来,无论你们是何身份,在我这里,只是一个以战死为目的、不打半点折扣执行命令的战士。如果你们敢犯类似前任将官的错误,就休怪我不客气。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开这个会议,就是要求诸位绷紧神经,做好打硬仗的心理准备。我们准备越充分,把困难考虑得越全面,取胜的希望也就越大。请大家积极献计献策,我们对锦州应该采取什么手段,才能让战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多尔衮都被惩罚,其他人就不敢再有任何侥幸心理。诸位贝勒、大臣纷纷开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提出很多不错的建议。

济尔哈朗把大家的建议综合在一起,弃其缺点留其精华,达成克隆皇太极在大凌河城的用兵策略,依靠坚固工事,困死锦州。

济尔哈朗把八旗一分为四,在锦州城外,每面均驻扎8营士兵。营地与城池中间,挖一条深沟,沟边修筑垛口。相邻的两旗中间,挖一条长沟。

清军在城下、营外,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防止宁远明军偷袭、城里明军突围。

清军改变围城方式,祖大寿亲自上城巡视。他望着城下如潮水般的兵营,延绵不断、深不见底的壕沟,10年前大凌河城发生的一幕一幕,又在他的脑海浮现。

10年前,清军包围大凌河城,城外清兵蜂屯蚁筑,沟壑纵横,城内里无粮草,外无救兵,架骨为薪,人肉为食。大凌河城与守城的将士,最终成为天朝大国丢弃的鸡肋,一代名将不得不为命乞降。

不,锦州不会成为第二个大凌城。在1641年1月~1641年4月间,他与洪承畴利用多尔衮的麻痹大意,在城内囤积了大量的粮草。最让人放心的是,一代名将洪承畴,已经调集8位总兵、统领13万精锐部队在宁远驻扎,为与清军大决战做积极的准备。

祖大寿也召开了守城将士的动员大会,叫将士们安心守城。锦州城内囤积的粮草,支撑半年没有任何问题。一旦清军粮草不济,宁远13万大军就会与清军决一死战。

攻城在于攻心,夺城在于夺志。

济尔哈朗深谙战场心理学,他命舌尖齿利、善于忽悠的士兵组成宣传队,每天到城下对明军展开宣传攻势,以瓦解锦州守军的斗志。

一天,清军宣传队刚到城下,城上巡逻的蒙古兵对他们喊道:“广大清军兄弟们,别瞎忙活了,有空回家看看,家里守活寡的老婆已经跟别人跑了!”

清军宣传队员也不示弱,“上面是蒙古族兄弟吧?自古满蒙是一家,咱们不打自己人。以前天下就是咱蒙古人的,和尚朱重八把咱们赶到大漠,这么大的血海深仇,不能不报啊。现在是咱们跟朱明王朝算血账的时候了,你们这些草原上的雄鹰,应该立即掉转枪口,为我们的祖辈讨还血债才是!”

城上的蒙古兵喊道:“兄弟,别替你们的主子吆喝了。你们主子连自己的儿子、兄弟都不放过,还装什么善良的大尾巴狼?赶紧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你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支援锦州建设的,有本事就架梯攻城。承蒙你们的睿亲王协助,我们城里的粮草,足够我们吃两三年的,你们就别做困死我们的春秋大梦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