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和“忍”的艺术
一个想做大事的人,就必须隐藏他的锋芒
如果你认真观察狼在草原上的捕猎,你一定会惊诧于它的耐力。可能你在观察的过程中因为疲惫而睡着了好几次,狼却仍然是清醒的,它的注意力依然高度集中,它隐藏自己的姿势依然不会有任何松懈。为了获得食物,它不知疲倦地耐心守候,其超强的忍耐力不得不令人赞叹。
它隐藏自己的锋芒,只为了等待一个全力出击的最佳机会。
狼的这种品质值得人去学习。无论你有多么强的能力,哪怕你是天才,如果没有足够的耐性收敛自己的锋芒,在最佳机遇到来前低调隐忍,都很容易为自己招来危险与敌人。
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韩信是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天才。他年轻时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虽然有才华,但没有名气和地位,也没有人赏识他。曾经有一个无赖当众羞辱他,用高傲的口吻挑衅道:“你个头挺高,还带着把剑,可我看你就是一个软弱之人,不信你拿剑来刺我吧;如果你不敢,就乖乖地从我**爬过去。”
这时韩信的内心肯定有过激烈的挣扎,以他的剑术,杀掉眼前的这个无赖易如反掌,但是杀掉之后呢?以他的社会地位,他肯定会惹上官司,被官府捉去偿命。如果当时他一时冲动,真的这样做了,也就没有史上那个上演十面埋伏、成功击败项羽的淮阴侯了。
最终,韩信选择了“服软”,毫无脾气地从无赖的**钻了过去,还笑嘻嘻地对这个家伙赔笑,请求对方的宽恕。
围观者发出了肆意的嘲笑,无赖得意忘形地走开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胸怀大志的韩信选择了忍,默默地将锋芒隐于心中。因为他很清楚,当时爆发,只是在逞匹夫之勇。
在自身实力还不够强大且机会未到时,一个想做大事的人,就必须隐藏他的锋芒。
那些初涉职场的大学生很喜欢质疑自己身处的环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就觉得全世界的老板都是无情的资本家,到处都是与自己作对的人,但从不反省自身。他们最缺乏的正是韩信这样的忍耐力,以及面对现实时必要的隐忍和冷静。
有的人受到上司的几句批评便牢骚满腹,看到周围的同事加薪晋升,而自己什么也没有,就怨天尤人。还有的人随时准备着一份辞职书,稍有不满就递交上司,满不在乎地潇洒离开。
这样的人能成大器吗?怎么可能呢!
真正的强者必然是懂得收敛锋芒的人。他们要与韩信一样,外圆内方,绵里藏针。在事业的起步期,对环境还不够熟悉时,将自己的棱角隐藏起来。流水和石头相比,能轻易穿过任何缝隙,就是因为水是至柔至软的,可以任意改变自己的形状;石头却因为自身的刚硬和棱角,无法像水一样流动,只能待在原地。
像水一样伏地而流,这样的处世技巧才能使他人对你无计可施,即便是强行对你发起攻击,试图从你的手中争夺利益,也因为没有着力点而毫无效用。而当你的实力壮大以后,只需要伺机轻轻一击,便足以使你的竞争对手遭受重创了。
作为一个真正优秀的职场人士,你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学会这种技巧。假如你想在工作中突破重围,就要懂得先把脑袋低下,而不是站得很高,甚至上蹿下跳,生怕别人看不见你。
不少人自认为能力出众,理应得到重用,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做了上司,拿着比自己高出很多的薪水。此时,他们的心里就不平衡了:“那个胖子凭什么高高在上?他的本事有我的一半吗?不,我不能跟这种货色待在同一家公司,我要做点什么,让老板知道我的厉害!”这么一想,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懑,毅然决然地递上了辞职报告。可能临走的时候,他还会把这些“问题”向老板陈述一番。
说完之后,他会甩手走出大门,一边走一边大声对同事说:“看到没,这个环境待下去真没意思,我脱离苦海了,你们却还要待在这里!”这真的是一个不需要负责任的借口。可怕而又无法回避的是,同样的借口仍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公司中被使用着。
当然,看起来,炒掉老板的行为给他们带来难以言说的美妙快感,看起来何等恣意和潇洒,展现出的是一个人显露锋芒、我行我素的形象。然而,短暂的快意之后却要面对沉重的代价:我该何去何从呢?
他们在新的迷茫下又开始了焦躁不安,心态始终无法平静。既然如此,当时蛰伏起来等待机会,何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呢?
忍不了一时,就得忍一世。甚至可以说,许多伟大的成功,恰恰是忍了很久才最终等到了天赐良机,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机遇。就像明代良相徐阶在权臣严嵩手下的隐忍。严嵩在倒台时曾无比感慨地对徐阶说:“二十年来,在我手里倒下的人太多了,你做我的副手,能熬到我倒下,真不容易。”仅此一句,就佐证了徐阶的隐忍力是多么强悍!
老板的每一项人事安排一般都是在考虑到诸多因素后做出的。公司给某一员工更高的薪水也有其特定的原因。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但有时做下属的并不一定能有这样的智商和情商,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背后真正的原因,所以他们才会觉得自己无法再忍,不能容忍,以至非得拍案而起。
如果你具备了过硬的能力、骄人的业绩,老板定会对你另眼相看,不会一直亏待你的。老板请人来正是为了替自己赚钱,你有这本事,没有老板会忽视你的存在。老板聘请员工绝不是单纯地为他发工资,而是以工资为交换条件获取他的工作成果。这又是另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但许多人天真地认为,老板把员工请进公司,是为了人事争斗,是要“整我”而不是重用我。所以他们忍受不了一点委屈,有点风吹草动,就联想到阴谋权术和后宫争斗。
显然,这是不少年轻的创业者和工薪阶层的心理通病,他们对世事缺乏洞察力,并不知道何时要隐忍,何时要展示才华。只有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得到了提升,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成果,相应的回报才会到来。在此之前,你所有的牢骚、愤慨乃至跳槽都是徒劳的,与其那样做,倒不如多一点耐心和毅力,静静地蛰伏起来,完善自我,等待那个最适宜的机会。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一位叫高尔顿的将军很有军事才干,可是他毫无城府,经常口无遮拦,爱“放大炮”,不但使上司颇为难堪,自己也失去了不少人缘,被同事们称为“军队内部的战争贩子”。
有一年,高尔顿到斯科菲尔德军营观看演习,他对这次演习非常不满,就直接向指挥官递交了一份措辞激烈的意见书。他的这种做法是军队的纪律所不允许的,因为他只是一名少将,无权指责一名中将指挥官。他也因此招致了上司的非议和怨恨。
但高尔顿并未吸取教训。第二年,在观看了一场战术演习后,他又一次递交意见书去指责指挥官和相关人员训练不当,准备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这次他很明智地请副官代替自己签了名,但其他军官心里很清楚,知道又是他搞的鬼,所以联合起来一致声讨他。
众怒难犯,指挥官没有办法,只好把这位爱“放大炮”的高尔顿从少将的位置上撤下来。
你的才华可能的确非常出众,但如果你丝毫不懂得收敛,就可能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在社会上也是很难立足的。比如明代的官员海瑞,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处处挑起事端,最后却因为无人愿意与他共事,失去了发挥才干的平台。一个人在适当的地方和时间崭露锋芒是正常的,但他应该认清形势,不要不分时间和场合,要懂得适时地隐藏自己,同时要知道:有时候,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和体会,要学会融入环境,才有可能最终改变环境。